体育中考调整耐力项目,“养康”后青少年该如何锻炼?
值此新冠病毒感染后实施“乙乙类管控”后的第一个新学期之际,多地发布了今年中考体育计划,主要对游泳、长跑等项目做出调整以及其他需要一定心肺功能的耐力项目。 一些家长担心新冠病毒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心肺健康。
对此,中新网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罗河。 她表示,青少年感染新冠的临床病程相对较轻,建议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健康。
资料图:初中生在学校上体育课。
耐力项目成今年体育中考调整重点
从多地出台的初中体育健康测试调整项目来看,主要变化体现在长跑项目(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要么取消了项目,要么更换了长跑项目。项,或将必填项改为可选项。 测试。
例如,江苏省镇江市近日发布的《镇江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方案》,免除长跑考试。 宁夏体育中考体能耐力测试项目(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免试,满分计入总成绩; 广东深圳将原来的强制测试项目(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调整为选择测试项目,按规定从项目库中选择一定数量的科目参加测试。
此外,游泳作为同样对心肺功能要求较高的项目,也被调整为选修项目,甚至在一些原本设置为必修的领域直接取消。 也有一些地区在保留长跑项目的同时降低了评分标准。 例如,广东湛江比去年略微降低了长跑和100米游泳的得分标准。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与科学健身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冠感染后的第一学期,成绩和难度体育中考应适当减少。 进行日常锻炼。 从学生健康的角度来看,这种调整是必要的,但只是暂时的调整。 随着学生运动能力的恢复,仍应加强体育锻炼和考核,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资料图:学生们在上体育课。
大多数青少年感染新冠后的临床病程相对较轻
罗河介绍,青少年感染新冠的临床病程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重症肺炎、心肌炎病例比较少见,有的甚至是无症状感染者。
她表示,某些青少年群体还是需要注意的,比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基础疾病的孩子,感染新冠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的加重,如果有这样的迹象,你需要及时去医院评估病情是否复发或恶化。
如果感染新冠后出现心慌、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且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去医院就诊。 经过体检,如果没有心肺等器质性病变,这些症状在一到三个月后就会逐渐消失。
针对近期报道的部分中小学校园出现多例发热病例,罗河表示,这些病例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必然关系。 她提醒,春季是甲型、乙型流感、诺如病毒等感染的高发季节,出现发烧、呕吐等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 勤洗手、勤通风。
资料图:操场上体育课的学生。
青少年肥胖等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重视
罗河还告诉中新网,最近她注意到青少年肥胖率略有上升。 “孩子们长期不外出,不进行规律的运动,反而会造成肥胖、体质下降,甚至心理问题。这应该引起家长和学校的重视。恢复正常的体育课学校将尽快帮助孩子们控制体重并恢复体力。”
她说,如果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没有引起肺炎、心肌炎等严重的各器官疾病,并且体温正常、身体自发感觉良好,就可以进行日常活动。 如果有运动习惯,两周左右就可以恢复之前的运动。 如果没有运动习惯,可以在一个月左右开始一些低强度的运动,逐渐加强体育锻炼。
“一开始可以以日常快走、慢跑为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洛河提议道。 回归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将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