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休闲农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日期: 2023-07-08 20:01:13|浏览: 399|编号: 1960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八闽休闲农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福建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实践充分展现了其增加收入的经济功能、带动就业的社会功能、保护和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功能、美化乡村环境的生态功能。 体育、产品变送礼,休闲农业正在成为提升农业、美化乡村、富农、刷新福建的重要新兴产业。 未来几年将是旅游消费向休闲消费转变的关键时期。 社会需求旺盛,民间投资热情高涨,休闲农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

“美国促进会”致力于推动乡村产业培育和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美丽乡村发展促进会(简称“美促会”)自成立以来,围绕休闲农业、休闲乡村两大产业热点和主题,开展了务实有效的工作。致力于推动乡村产业培育和发展。 发展。 鉴于协会拥有丰富的专业实践专家资源和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深刻理解,福建省农业厅决定委托协会组织编制《福建省休闲农业“十三五”规划》省。

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新产业形态,也是新型消费产业。 休闲农业具有农民参与度高、产业关联性强、产业覆盖面广、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点。 服务居民,在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农、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新常态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就业收入、农村繁荣稳定,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 打造产业优、人民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意义重大。

近年来,福建省休闲农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截至2015年底,全省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经营户2600多家。 2011年以来,南京、闽侯、漳平、上杭、长泰、顺昌、泰宁、连城、松溪等9县成功创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0家休闲农业企业荣获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5个村庄入选全国最美休闲乡村,6处田园风光入选中国美丽园林。 福州茉莉花种植和茶文化体系、尤溪联合梯田、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体系被申报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州茉莉花种植和茶文化体系也升级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据悉,2011年以来,福建省开展省级休闲农业示范活动,先后评选认定43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镇、171个示范点。 2015年,首次评选出福建省21个最美休闲乡村。

福建省将支持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发展

2016年上半年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主要是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产业链,重点打造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7条产值超千亿的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产融合发展和第三产业。 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将支持休闲农业发展,培育发展创意农业,优化休闲农业布局; 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福建农民创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

根据规划,到2020年,福建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310亿元,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66%。 同时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支持休闲农业发展,培育发展创意农业,优化休闲农业布局。 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地建设。 力争到2020年实现大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创建5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农产品90%以上纳入信息平台监督。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将支持500个省市县三级农民示范合作社和1000个省级示范农场。 到2020年,省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3000亿元。 形成5家年产值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

根据规划,到2020年,福建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50万吨以上,粮食储备规模达到超过360万吨;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电力1450万千瓦,全省农业保护区面积220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66%; 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900万亩; 全省森林蓄积量达到6.53亿立方米; )出口额达到110亿美元; 科技贡献率达到62%; 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据了解,福建省将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发展闽西北绿色农业产业带建设、闽东南优质农业产业带建设、蓝色农业等三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沿海工业带。 建设将全省农业生产功能区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三个农业发展功能区; 同时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

据悉,“十三五”期间,福建省每年扶持500个省市县三级农民示范合作社和1000个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农场。 到2020年,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3000亿元,形成年产值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 此外,实施种业创新工程,构建现代种业体系。 发展生物农业、光伏农业、功能农业,推广高新技术应用; 培育“互联网+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创建。

福州首批15个休闲农业示范点出炉

欣赏乡村美景、参与农耕体验、品尝农家绿色食品,是很多市民向往的生活。 2014年1月2日,在福州市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会上,晋安快乐园艺休闲农场、仓山民融生态茉莉花观光园等首批15个休闲农业点被授予“福州市休闲农业示范点”。

据介绍,近年来,福州市以城区为中心,着力打造环山、盘水、沿江、滨海四大都市休闲农业产业带,积极建设农业示范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 成绩显着。 目前,福州市已有3家企业入选国家休闲农业示范点,18家企业成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

福州市农业局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福州休闲农业点可提供风味餐饮、果蔬采摘、生态体验、农耕体验、亲子活动、运动休闲、民俗技艺体验、观光休闲、农家民宿、农产品售卖、教育讲解、教学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休闲农业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的新途径、新亮点。 据悉,福州已建成各类休闲农场143个、农家乐313间,总投资23亿元,年游客量近8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6亿元。 未来,福州市每年将评选15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打造休闲农业品牌。

泉州打造3条休闲农业体验带

随着全省休闲农业旅游的兴起,泉州市计划到2018年建成3条休闲农业体验带,以24个承载点为重点发展,链接现代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消费商业服务业紧密结合。 结合,重点构建“三生合一”(生产、生活、生态、体验)的休闲农业经营模式。 使休闲农业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的支柱产业。

据统计,全市拥有各种规模和接待能力的休闲农业场所137个,其中大型休闲农业场所70多个; 截至2013年12月,全市农业休闲场所总经营面积17.12万亩,年接待游客694.8万人次,带动农户24940户,带动农民就业11259人。 休闲农业逐渐成为我市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 但仍存在结构功能单一、基础设施薄弱、创意设计缺乏、服务质量不高、文化内涵不足、公共服务滞后、政策支持不足等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

未来5年,泉州市将联手形成“休闲农场”体验区、“休闲茶庄园”体验区、“休闲农业园”体验区等三大体验带。 依托著名的清源山风景区、丰泽区武陵生态休闲农场、清源山名山茶村、洛江区天日拉生态公园、324国道沿线泉港区绿地山庄、红星8个“休闲农场”,包括惠安县向日葵休闲农业生态园、晋江市衡山休闲农场、泉州台商投资区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形成一线、集群打造“休闲农场”。 农场”精品走廊。 借助永春县北溪村“2013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南安市香草世界(国家级示范点)、芜湖休闲山庄、永春县北溪生态旅游村的品牌效应,东西大峡谷、风雅松休闲农业度假村、金斗阳生态观光茶园、海峡蓝天生态庄园、德化县云龙谷等8个“休闲农业园区”强强联手,打造“休闲农业园区”示范模式。

此外,充分利用安溪铁观音的知名度和安溪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体系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有利时机,花香园茶庄园、中民卫士茶庄园、西平八“休闲”打造铁观音茶庄园、巴马茶庄园、凤山茶观光园、念念香茶庄园、威印铁观音茶庄园、南安市黄耆尖生态茶园等茶庄园”带,打造“休闲茶庄园” ”新格式。 【文/庆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