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智慧丨福建运动品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黑科技?

日期: 2023-07-09 08:02:30|浏览: 420|编号: 1964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福建人智慧丨福建运动品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黑科技?

11 月 27 日

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开幕式

厦门马拉松开跑

安踏、特步、匹克是福建三大品牌

从众多跑鞋品牌中脱颖而出

陪同跑者登机

男女前三名登上领奖台

福建日报记者石晨静、见习记者林子健摄

这是厦门马拉松首次实现跑鞋登上领奖台的“本土化”。 背后是福建品牌凭借产品力和研发实力“追我赶”,打破了国际品牌的垄断,打消了跑者对国产跑鞋的疑虑。 有色眼镜。

01

跑出来的黑科技

根据2022年厦门马拉松跑鞋大数据显示,特步以35.7%的数据率牢牢占据跑鞋品牌整体榜单第一名。

特步的认可不仅是因为国人对国产品牌的支持,更是因为高性能跑鞋对跑步者的天然吸引力。

在今年7月结束的尤金田径世锦赛上,马拉松选手 Verdu也穿着特步160X 2.0突破了个人最好成绩。

左: Verdu 穿着特步跑鞋刷新个人纪录。来源:扬子晚报; 右:特步 X 2.0 来源:特步微信公众号

跑鞋作为跑步的核心运动装备的特殊性决定了用户对其性能的强烈需求。

2015年,特步斥巨资建立X-lab运动科学实验室,汇集6个国家的专业设备,剥开跑步运动的茧,从姿势、力量、触底时间等各种跑步数据中提取共性等,作为跑鞋技术研发的有力支撑。

难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引力波之父”巴里什表示:“中国特步让我大开眼界,无论是技术的领先性,还是实验的严谨性,都可以与人类比肩。”世界。”

除了特步之外,福建跑鞋也正在走出福建,甚至走进宇宙。

比如安踏氢能3.0跑鞋,作为全球“最轻”的慢跑鞋,也被宇航员“带上天”,科技感瞬间爆满。

宇航员聂海胜穿着安踏鞋跑“太空行走”!来源:晋江经济报

匹克“正吉”3.0 GT版通过克服超临界发泡技术制造技术,成功将重量控制在250克,重量不足半瓶可乐。

来源:匹克体育微信公众号

作为一项贯穿人类文明史的运动,跑步本身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单一体育赛事类别的限制,成为一种具有精神意义的体育符号。

福建运动品牌通过对跑鞋技术的深入研究,为这一运动标志贴上了“福建制造”的标签。

02

金牌黑科技

在服务大众的同时,福建体育品牌也在顶级体育赛场不断突破和取代国外品牌的技术垄断,将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喜欢运动的人一定听过这句话——“不怕耐克阿迪,就怕扛着国旗的安踏”。 这是安踏通过科技创新帮助中国运动员夺金夺银。 这就是中国的“神秘武器”。

今年2月5日,中国短道速滑队队员身穿安踏“冰上鲨鱼皮”夺得中国在北京冬奥会首枚金牌。新华社记者 熊琪 摄

去年东京奥运会上,安踏专为中国举重队打造的“吨位级”举重鞋帮助8名中国举重运动员夺得7金1银,中国力量横扫东京。

李发彬穿着安踏举重“吨位鞋”夺得东京奥运会中国第五金、福建首金。来源:北青体育

“吨位级”举重鞋鞋底采用A级专利超耐磨橡胶新材料; 足弓位置采用安踏的A-FORM技术,这是一种源自人体足弓结构的支撑稳定技术,可减少约30%的冲击力; 鞋面有绑带设计,这叫紧系,两个魔术贴牢牢锁住脚部。

来源:安踏集团微信公众号

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安踏拿出了更多“秘密武器”。

为了优化升级版滑冰服的减租性能,安踏在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引入了风洞测试,调整版型和身体分割线的最佳位置。

同时,服装表面采用异型结构,快速引导空气,使得与普通滑冰服装相比,阻力减少可提高5%-10%,中国队夺得冠军2000米速滑比赛,优势为0.016秒。 混合团体接力金牌,送出神助攻。

安踏对中国短道速滑队设计的专业比赛服进行风洞测试。来源:福建日报

在钢架有舵雪橇比赛中,安踏创新突破了12项发明专利的布局。 最终,钢架雪地摩托运动员在起跑和推进阶段的速度最大提高了0.054秒,平均提高了0.023秒。

来源:安踏集团微信公众号

如今,安踏已拥有1400多项专利,成为拥有专利最多的中国运动品牌。

创新的不断提升也为职业运动员各个比赛周期竞技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安踏为东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研发设计“冠军龙服”。来源:晋江经济报

03

使用黑科技

说完了穿什么,我们再来看看用什么。

2009年以来,厦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体育器材制造和出口基地。

当时,体育器材产业被厦门市政府列为重点培育建设的13个超百亿产业集群之一。

2015年,厦门体育健身器材出口基地被国家检验检疫总局正式授予“国家健身器材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8年起被商务部授予“国家体育健身器材产业升级示范基地”。

厦门首届运动时尚展上,参观者体验厦门港宇实业有限公司的运动健身器材。福建商报记者石晨静 摄

厦门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知名的体育用品企业,如港宇、康乐嘉、浪美、群鑫、麦动等大型健身器材生产企业。 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健身器材生产和出口基地。

据统计,全球每10台跑步机就有6台是“厦门制造”。

来自泉州的舒华体育有限公司也是健身器材行业的领军企业。

今年冬奥会上,泉州舒华体育有限公司将健身器材搬进了冬奥村的健身中心。

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冬奥村健身中心配备了舒华体育的跑步机、椭圆机、健身车、动感单车、力量训练器等近千台健身器材。

这也意味着舒华的运动健身器材将接受来自世界各地顶尖运动员的严格检验,这也是对中国制造的考验。

从制造到创造再到智能制造,从传统加工制造发展起来的福建体育用品制造业顺应时代潮流,通过产品升级、功能升级、质量升级、技术升级、制造升级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来源:晋江经济报

现在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体育产业大省

科技创新驱动福建体育品牌

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驱动

体育制造业转型进入“智造时代”

为传统体育制造业注入更多新活力

来源《福建智慧》编辑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