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成功创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4月2日,在农业部召开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春季)推介会上,农业部授予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马山县位列其中。 近年来,马山县依托良好的生态和资源优势,把休闲农业作为拓展现代农业功能、增加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采取“五个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国家休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成效显着。
1.加强统筹规划。
按照国家、自治区、南宁市休闲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相关规划,马山县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依托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凭借较强的竞争力,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精心组织编制了《广西马山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7-2025年)》。 以规划为引导,加大休闲农业资源整合力度,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注重游客的参与体验,培育多元化休闲观光农业园区。
2.加强示范带动。
马山县积极组织农业示范项目申报,以点带面增强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县休闲农业发展。 目前,该县已建成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焦里果蔬产业示范区)18个,市县乡级现代特色(休闲)农业示范区13个,市县级现代特色(休闲)农业示范区13个。县级生态综合示范村,形成了以现代特色(休闲)农业示范区和各乡镇生态综合示范村示范带动的模式,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三是强化资源优势。
一是以黑山羊、立荡鸡、金银花、桑蚕、干莲藕等特色产业为重点,不断挖掘其产业特色和产业文化,建设相应的产业文化基地,进一步凸显休闲农业特色。 二是实施森林封山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5.09%,位居南宁市第一。 充分发挥森林生态优势,依托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发展生态健康休闲农业。
四是强化质量提升。
一是用互联网思维谋划休闲农业发展。 借助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平台推广休闲农业,销售黑山羊、干藕粉、金银花等特色农产品。 二是借助节日品牌发展休闲农业。 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系列赛(马山站)、文化旅游美食节、悦悦生态旅游活动等赛事和节庆品牌活动的综合效应,不断扩大影响力,树立全县休闲农业品牌。
5.加强农业与旅游融合。
围绕旅游市场建设农业园区,推动园区变景区、园林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农家乐变客房。 例如,在桥老河休闲农业示范区,以“山水映农家·诗画小杜白”为主题建设小杜白综合示范村,建设观光农业园、风情园、水车园、河亭。 公园、百乐乐园、百香园已成为还龙拉生态旅游区“吃、住、行、娱、购”一站式时尚生活休闲农业旅游基地。
马山县通过五项强化措施,成功打造了巧李果蔬产业示范区、巧老河休闲农业示范区、三甲生态综合示范村、水金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华兴果蔬产业示范区、鼓浪瑶寨金银花休闲观光园、黑山羊产业文化园、金丝蚕产业示范区等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区)。 全县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景区(点)148个,形成了弄拉周边“陆上漓江”经典旅游线路等12条优质旅游线路。 2017年,马山县接待国内外游客319.5万人次,近三年平均增长25%; 旅游总收入22.3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长30%。 休闲农业已成为马山县搞农业、美乡村、富农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线,写好山上的文章,特别是还龙拉生态田园综合体,以及我们的攀岩小镇项目。 做好水文章,我们的俏老河休闲农业示范区、红水河百里画廊、姑娘河下游休闲农业示范区都是重点项目。 而下一步,马山县还将围绕生态建设,依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示范园、示范点,让我们美丽的乡村更加美丽,真正把我们的绿水青山变成山。金银财宝,坚决打赢马山县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