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操场夜跑视频在网上疯传,学生大喊“我要疯了”

日期: 2023-07-26 16:08:28|浏览: 217|编号: 2088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大学操场夜跑视频在网上疯传,学生大喊“我要疯了”

大学操场夜跑视频在网上疯传,学生大喊“我要疯了”

新浪教育 2018.09.3017:52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

吃过晚饭

现在是七点

在线看剧

通过刷题学习

。 。 。 。 。 。

夜幕降临

你以为这就是一天的结束吗?

随着低温的到来

你要把自己的胖子包裹在厚厚的脂肪里吗?

近日,一段某大学学生夜跑的视频走红网络。 操场上可以说是人满为患了。 经过仔细询问,我发现这一切都与学校的新规定有关。

新规高校体育课开发自有App辅助

该大学最近实施了体育课程改革。 改革后,所有本科生的班内体育课程包括:专项教学课程、专项辅导课程、专项训练课程。 2018级学生每学期须修读体育课54学分,其中特色课堂教学32学分、特色课堂辅导16学分、体质测试2学分、体育安全教育与体育2学分。教育理论考试、校园体育比赛2学分。

特色教学课程分为长学期特色教学课程和短期特色教学课程。 长学期特色教学课程是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 目前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等特色课程36个,共60门课程。 专项辅导课程也是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 拟设立8个以上体育俱乐部和30多个特色课程。 每周都会有丰富的校园体育比赛供学生选择参加。

上面的课程改革有很多,我划一下重点:

1、扩大了体育课内容,提高了所需学分。

2. 每个学生必须参加至少一次校内体育比赛。

这还不够。 学校还开发了跑步软件“体一App”,供学生运动时记录、打卡。 为了避免作弊,要求学生在每次练习结束时及时上传照片到App。

学校在评分标准中规定,体一App跑步距离锻炼想要获得满分的学生,必须在有效锻炼时间段内完成有效跑步距离和有效跑步时间。 学生每学期要跑48次。 每次跑步的有效距离为:男生3.5公里,女生2.5公里该项目获得满分。

也就是说,为了获得远程训练的满分,男生每学期总共要跑168公里,相当于绕着周长约15公里的西湖跑11圈。 女生总共要跑120公里,相当于绕西湖跑8圈。

跑签到已成高校趋势,形式内容各异

这所大学并不是第一所实施这一课程改革的大学。 近两年,“跑大学、打卡”事件层出不穷。 许多学院和大学都推出了跑步应用程序,鼓励学生通过有趣的跑步时钟进行跑步。 跑步里程将与运动表现挂钩。

打卡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郑州一所大学实行跑打卡换早餐的形式。 早上起床在操场跑两圈,即可获得3元早餐券。 目的是鼓励学生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关于距离要求,各个大学的标准也不同。 安徽省一所大学规定,新入学的新生必须在未来四年内完成十次马拉松距离才能毕业。 全程马拉松距离为42.195公里,十场全程马拉松为421.95公里。

学校的初衷是非常好的。 面对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体检猝死事件频发的现状,不少高校不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质。改变,也希望通过体育比赛来培养他们。 学生的精神和品格。

但学生们真的接受这种方法吗?

“我要跑步”变成“我要跑步”,代跑业务不断增长

小姐姐的高中同学被要求使用一款app完成学校第二学期的跑步打卡,却因未能在app上打卡60公里而被取消运动成绩考核资格。 但体育课他没有缺课、缺课,体检结果全部达标。

他班上有一半的学生因为同样的原因需要重新参加体育课,包括但不限于认真跑了40公里但能力有限的学生。 记录一下,那些厌恶学校这种强制要求而彻底放弃的人。

事实上,很多高校开发的跑签到APP并不完善。

一是跑步地点安排不合理。 为了防止作弊,很多软件都设计了一系列限制:随机选择终点,每次打卡都必须完成选择的公里数。有网友抱怨:系统给我的随机路线要求我跑过一系列建筑物。 你为什么不让我游过游泳池?

第二个是感应点。 跑道至少需要经过3个感应点,其中至少有1个必要点。 操场上挤满了人,拿着手机低头看着感应点。 他们似乎都在奔跑。 网友@忍不忍不忍的狮子感觉很崩溃,“难以忍受的是软件时不时崩溃,让我功亏一篑,所以我必须一边跑步一边盯着手机屏幕。”

另外,为了防止学生互相帮忙签到,有的软件还设置了规则,不能同时上传两个相同的曲目。

总共120公里,每天跑步距离不能超过4公里,这保证了学生一个学期至少有30天的时间跑步锻炼。

锻炼本来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但强制性的做法让一些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于是校园贴吧上出现了不少“跑步生意”的广告,“5元/次”的跑步生意也出现了。

除了代办生意,为了通过考试获得学分,学生们还想出了各种招数来对付这个软件。 比如用滑轮代替跑步,某宝直接买学步车等等。

打孔卡有什么用?

部分高校实行远程跑签到、考勤。 未完成规定次数会影响运动成绩,甚至影响奖学金评定。 因此,学生们早上从床上爬起来,去操场报到,然后回到宿舍继续睡觉。

一些高校引进了高科技打卡神器,可以扫描脸部来核对姓名和照片,于是学生们就进化出穿溜冰鞋来打发时间,斜着穿过操场,尽量少跑。

一些高校提倡下载专门的APP在校园内设置打卡点,于是学生骑自行车、电瓶车、自己携带手机在整个宿舍内行走,还衍生出了跑步服务。

学校的初衷和学生的实际已经完全偏离了轨道。 是学生太懒还是课程设置不对?

一项涉及2100余名学生的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满意度很低,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安排、内容、教学质量等评价相对负面。

而学生也更愿意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来增加体育锻炼。

难道仅仅通过打卡就可以要求学生形成锻炼、锻炼的意识吗? 打卡到底是更好地监督学生还是限制学生,还需要大家自己判断。

对于跑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