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云商七年转型的基础依然不稳。 马云入股两年亏91亿
近日,2009年从传统零售商全面转型互联网,在零售、物流、金融、泛娱乐领域全面进攻的苏宁云商,终于迎来了一份看似漂亮的业绩报告。
4月29日,苏宁云商发布17年一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77亿元,同比增长17.38%;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800万元,同比增长126.43%。 报告显示,苏宁云业务继2016年四季度成功实现利润转型拐点后,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此前,苏宁多次向媒体单方面宣布转型成功。 2016年1月9日,还出版了《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何胜出》一书,分享苏宁的转型经验。
富凯财经多少能理解苏宁云商的不耐烦心情,但这真的能算转型成功吗?
收入不依赖于主营业务
苏宁云商的收入并不依靠主营业务,而是通过资本市场运作以及出售固定资产变现、闲置资金进行投资和理财等方式带来投资收益。
从苏宁云商一季报中不难看出,其扣除非存在亏损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7900万元,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此外,苏宁云商3月31日披露的2016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5.85亿元,同比增长9.62%;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04亿元,同比下降19.2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1.08亿元,可见其未能摆脱亏损局面。
苏宁云商财报显示的净利润7.04亿元,仍是出售北京京潮苏宁电器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净利润9.88亿元的结果。苏宁云商以部分仓储物业为基础资产完成相关创新资产运营,交易实现税后净利润3.94亿元。
根基不稳,苏宁易购落后
再看业务层面,我们都知道,苏宁云商宣布转型后,全面出击,在零售、物流、金融方面形成了三条腿走路。 但基础仍然是零售,核心是电商部分,就是苏宁易购。
苏宁云商转型七年来,不遗余力地推广苏宁易购,甚至还搭上了马云的大腿,与阿里互相投资。 苏宁一度希望利用阿里的流量优势在线上与京东竞争,并在接入菜鸟网络后,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从数据来看,苏宁易购的增速进一步放缓。
数据显示,2016年,苏宁易购网上平台实物商品交易额为805.1亿元,同比增长60.14%,而2015年增速为94.93%。
与此同时,苏宁易购与竞争对手京东的规模差距进一步拉大,且仍没有弯道超车的迹象。
2014年,苏宁易购GMV(商品交易总额)为258亿,京东为2602亿; 2015年,苏宁易购503亿,京东4627亿; 2016年,苏宁易购805亿,京东6582亿。 从市值来看,截至5月4日,京东市值为3500亿元人民币(502.76亿美元),苏宁云商市值为958亿。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Q3,苏宁易购占据国内B2C市场份额4.4%,京东市场份额为25.1%。 苏宁的线上市场份额远低于京东和天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