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升高你尿酸的不是高嘌呤食物,而是……
痛风的发生与尿酸盐的形成和沉积有关。 高尿酸确实是痛风的危险因素,同时还受到饮酒、肥胖等因素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高尿酸、痛风是“病从口入”,就是因为高嘌呤食物吃了太多,吃出来了。
事实上,这是错误的。
我们体内的嘌呤80%来自体内内源代谢,只有20%左右是由外源食物产生的。 “吃什么”不是大头。
尿酸高的原因主要是身体嘌呤和尿酸的代谢出现了问题,而不是因为食物中含有20%的嘌呤。
很多人可能会说80%的新陈代谢是不可控的,那我能从20%开始用脑子吗? 毕竟,100% - 20% = 80%,还可以少很多。
这可能仍然令人失望。
体内嘌呤也存在“动态平衡”。 如果我们严格限制饮食,少吃嘌呤,内源代谢产生的嘌呤就会适当地“填补空白”,最终导致整体水平相似。
2018年,著名学术期刊BMJ发表的系统综述提出,饮食差异对血尿酸水平有影响,但影响非常有限。
到底有多“有限”? 总体来说大概不会超过5%...
研究中观察到,特定食物组和所选饮食模式对欧洲人群的尿酸均没有显着影响。
单一食物最多只能影响0.99%的尿酸,所有食物的积累只能解释4.29%的尿酸变化。
实践发现,非常严格的限制对于降低尿酸水平50μmmol/L的效果最大。
当然,对于受高尿酸困扰的人们来说,即使降低4.29%也可能是一个小小的希望。
但要小心,日常生活中过度追求“低嘌呤”饮食可能有害。
严格遵循嘌呤清单饮食
可能会有负面影响
很多患有痛风的人都会在饮食上十分谨慎。 他们希望自己不能吃清单上的任何高嘌呤食物,因为担心有一天如果不吃正确的食物,他们会遭受骨质侵蚀疼痛。
但无论哪个版本的嘌呤表,都存在一个“先天不足”:不完整。
食物种类不够齐全。 目前还没有查出食物的嘌呤含量,那么可以吃吗?
烹饪方法也会影响嘌呤的摄入量。 比如黄豆的嘌呤含量很高,但加水打豆浆还可以,榨出水做豆腐则嘌呤更低。
不同类型的嘌呤最终对尿酸的影响也不同。 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的嘌呤种类不同,同一种动物性食品的嘌呤种类也不同。 例如,鸟嘌呤对尿酸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植物性食品和贝类中含量较高。
一份嘌呤清单最多包含几十、几百种食物,很难完全指导日常饮食。
其次,如果完全按照清单吃,就会出现严重的饮食失衡。
在大多数嘌呤排名中,鸡肉、鱼、虾、贝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大多属于高嘌呤食物。 如果严禁食物,那么就只剩下各种主食和蔬菜了,饮食结构就会更倾向于碳水化合物。 化合物,这对整体健康有害。
如果高尿酸还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血糖等问题),那么这种以谷物为主的饮食更容易引发痛风发作。
此外,严格限制嘌呤饮食也极大影响生活质量。
虽然很多健康的饮食要求并不是那么“美味”,但这种感觉在限制嘌呤之后尤其明显。 因为食物的“鲜味”很多都来自于嘌呤。 “苦行僧”的饮食方式很难坚持。
如果您并非处于痛风发作期,而只是尿酸普遍升高,请勿将饮食限制在少量嘌呤中。
但不过多关注嘌呤清单并不意味着高尿酸饮食就可以没有禁忌。
尿酸高,怎么吃?
简单来说,高尿酸人群的日常饮食要求与痛风患者预防痛风发作的要求是一致的:
减少食量并调整饮食结构,定期锻炼身体,减至理想体重;
食物种类多样化,多吃水果蔬菜、牛奶、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减少盐和油,控制糖分,多喝水,避免饮酒和含糖饮料。
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 事实上,这就是我们通常要求并适用于每个人的健康饮食和运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