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真的是运动之王吗?骨科医生:坚持跳绳,4大好处收入囊中
小九经常在读者群里向读者征集话题,发现大家都对运动很感兴趣,比如我之前写的关于步行、跑步、游泳的科普。
前几天有读者问了一个问题:
“九,据说跳绳是最好的减脂运动,既简单又方便,有这么神奇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家从小就接触的运动——跳绳。
1、简单的跳绳练习,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跳绳的能耗。
根据相关计算,70-80次/分钟的中速跳绳能量消耗效率为10大卡/分钟,跳30分钟即可消耗; 30分钟,可消耗480大卡。
与其他运动相比,跳绳是一项耗时耗力少、耗能少的运动。 而想要减掉1公斤脂肪,就需要消耗7700大卡的热量。 一个月后,如果能坚持以每分钟70-80次的效率跳跃30分钟左右,就可以消耗掉。
理想情况下,如果消耗的能量全部换成脂肪,大约可以减掉1.2公斤的脂肪。 如果能配合良好的饮食,效果会更好。
因此,跳绳的燃脂效果比跑步等很多运动要好,燃脂效率更高。 有着减肥界“运动之王”的称号。
不仅如此,跳绳还可以给你带来多种好处,比如:
1、改善心肺功能
跳绳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让血液获得更多的氧气,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和延缓心血管疾病。
2.增强身体协调性
跳绳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一种需要肩、腕、肘、膝、踝、脊椎等多个部位共同参与的运动。 长期进行此练习可以增强四肢的协调性。
3.增强肌肉骨骼力量
跳绳时,肌肉会收缩,加上重力的作用,可以对人体下肢的骨骼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刺激骨骼生长,强化骨质,对预防骨质疏松有一定的作用。骨质疏松症。
4、促进肠道蠕动
跳绳和其他运动一样,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加快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出,可以改善消化不良和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便秘症状。
总的来说,跳绳是一项很棒的运动,长期坚持对健康有多种好处。 但要注意,跳绳非常讲究方法,跳错了可能会危害健康。
2、跳绳错了,可能会适得其反
20岁的女孩小郑(化名),身高1.6米,体重100公斤。 看到闺蜜跳绳后身体和体质越来越好,我也下定决心开始跳绳。
刚过完年,她定下了每天跳2000次的目标,但由于体重较重,又从来不锻炼,她跳起来很困难,上气不接下气。 就这样坚持了半个月,膝盖、脚踝却越来越痛,连正常蹲下、站起来都做不到,只好去医院治疗。 检查发现,小郑的下肢关节受到拉伤,出现疼痛。
医生建议她暂停跳绳,调整饮食,待关节疼痛缓解后,从快走、慢跑开始练习。
小郑的经历告诉我们,盲目依靠跳绳减肥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
首先,场地不合适。 如果长时间在坚硬的地面上跳绳,很容易对足底键膜造成损伤和炎症。
其次,起飞和降落方式不正确。 如果脚后跟或整个手掌着地,很容易损伤脚踝和软组织。 有些人喜欢单脚跳,这样对膝盖的伤害更大,尤其是较胖的人。
最后是跳绳的时机和量。 有些人一味追求数量和时间,很容易使心脏、肌肉和关节负担过重。
想要通过跳绳达到保持健康、减肥的目的,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 那么,跳绳如何保护自己、锻炼身体呢? 这四点需要明确。
三、跳绳的正确打开方法
1.选择合适的跳绳
尤其是长度要合适。 最好双手握住绳子,抬起手臂并拉伸绳子,直到肩膀稍微低一点。
2. 选择合适的场地
草坪、树林、土地是最合适的。 避免在水泥地上跳跃,容易造成足底键膜损伤、发炎。
3、注意跳绳的方法
起降时,最好用前脚掌起跳和着地,避免用脚后跟或整个手掌着地,这样可以减少重力对软组织和脚踝的影响。
4、肥胖者慎跳绳
体重指数(BMI)超过30的超重人士不适合跳绳,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建议选择其他运动。
延伸:跑步和跳绳哪个更伤膝盖?
很多人认为只要能走就可以跑,但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跑步还需要保持正确的技术姿势,甚至对身体力量和灵活性都有要求,并且受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很大。 此外,跑步需要大量扭转关节,这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跳绳只需要在比较平坦的地面上进行,技术姿势比跑步难度要低。
因此,理论上跑步对膝盖的伤害比跳绳更大。
跳绳确实是一项健康运动,但一定要注意细节,掌握正确的方法,控制好时间,这样才能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参考:
[1] 陈作琪. 跳绳不一定要追求跳高[J]. 公共卫生,2017(8)。
[2] 刘远山. 谨慎跳绳[J]. 全科医学,2012,03(No.439):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