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被忽视的5个跑步技巧!出汗少,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看似简单的跑步运动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小细节。 (图/翻转IG@)
编辑/
无论是为了减肥还是单纯想锻炼身体,跑步都是很多人开始锻炼的入门选择,但跑步看似简单,其实隐藏着一些非常重要的细节。 如果忽视这些,不仅锻炼效果不好,还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受伤。 快来看看以下5个重要的跑步小知识,你错过了哪些呢?
1.跑前热身
有人认为慢跑速度不快、强度不高,不需要热身,但事实上,所有运动在开始前都需要热身和准备。 轻压腿部、下蹲、伸展等动作可以帮助身体更快地进入锻炼状态。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热身,可以在正式开始跑步前先走几步,慢慢提高速度到快走,再到慢跑,最后正式跑步,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热身——向上。 当然,跑步后也应该做伸展运动,帮助肌肉舒展和放松,也可以防止腿部肌肉结块,变成萝卜腿。
▲晨跑的人可以在跑步前适量吃点香蕉等易消化的食物。 (图/翻转IG@)
2、不要空腹跑步
习惯早上跑步的人,最好不要空腹跑步,尤其是长跑或者患有糖尿病的人。 空腹运动很容易导致低血糖、头晕、手脚无力等,持续严重的低血糖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最好不要忽视。
早上运动前,建议适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豆浆或香蕉,直到不感到饥饿为止,不要吃得过多、吃得太饱。
3、跑鞋款式及更换频率
选择适合自己脚型的运动鞋更有利于你的跑步姿势和舒适度。 运动鞋的选择标准至少要合脚、鞋底柔软,最好选择有缓冲气垫的跑鞋。 另外,同一双跑鞋最好不要穿一两年而不换。 经常更换有助于纠正跑步姿势。
▲跑步后喝水补充水分。 出汗少并不意味着水分流失少。 (图/翻转IG@)
即时
4.即使出汗少也要喝水
大多数女孩比男孩出汗少,或者她们在冬季运动时出汗也少。 有些人因为出汗少而忽视补充水分,但出汗少并不意味着体内水分流失少,很容易导致脱水。 所以跑步、运动后要及时喝水补充水分。
另外,运动时别忘了补充含矿物质的饮料或水,但要注意不要喝太冷的水或运动饮料,因为这样会扰乱身体状态,对肠胃也不好。
5.因高温、潮湿或气差而在室外跑步
习惯户外跑步的人要注意天气条件是否适合,如阴雨天、高温或空气质量不好,尽量不要外出跑步。
雨天,不仅路面湿滑,视线也模糊,很容易打滑或碰撞; 如果气温超过27摄氏度,湿度在70%以上,此时在户外跑步会增加身体负担,容易出现头晕、脱水的情况。此外,如果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或更差、尽量不要在户外运动,也不建议戴口罩运动,对呼吸系统不好,运动起来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