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什么》:长跑者的人生哲学
跑步似乎是全民锻炼身体的最佳方式。
诸如马拉松和肤色竞赛之类的赛事似乎时不时地在不同的城市举行。 一位经常参加马拉松的朋友表示,跑步是会上瘾的,尤其是马拉松。 每一次跑完马拉松,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
重点是什么? 坚持跑完全程吗? 勇气? 将要? 体力?
不! 最重要的是人们在跑步过程中所想到的一切。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当我谈论跑步时,我谈论什么》收录了村上春树从2005年夏天到2006年秋天写的关于跑步的文字。
这本书是关于跑步的,但并不局限于跑步。
用村上自己的话说,“里面有一些像经验法则一样的东西。有些东西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我通过身体的物理运动和选择的痛苦感受到了非常个人化的东西”。
我一直觉得读村上春树的散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与他充满各种隐喻的小说相比,他的散文更加平实简单,文笔有趣,颇有一定的“禅味”。
书的开头就是大家熟悉的村上式调皮。
“有句谚语说,真正的君子不谈论分手的女人和已经缴纳的税款。”
“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谎言,是我刚才编造的,我真诚地道歉。”
以风格引用谚语,然后告诉你,对不起,我编的。
这样的伎俩似乎是在向他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致敬。 在那部小说中,他大段引用了小说家哈特菲尔德的文章《火星之井》。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根据故事,火星表面布满了无数深井,估计是几万年前火星人挖的。 说是一口井,其实它巧妙地避开了水脉。 没有人知道火星人挖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火星人什么也没留下,没有房屋,没有文字,除了水井什么也没有留下。 学者们也很难判断这是否可以称为文明。 有一天,一位在宇宙中穿梭的年轻人钻进了井里。 他厌倦了宇宙的浩瀚,渴望安静地死去……
能写出如此有趣的故事的作家一定是非凡的。 想到这里,我就去查了他的资料。
嗯? 无信息。
根本没有哈特菲尔德,这是村上虚构的作家,《火星之井》也是村上自己的文本。
感觉这是一件有趣而孤独的事情。 一位作家在小说中虚构了另一位作家,并以这位虚构作家的名义写了一篇短篇小说。
但无论是写作还是跑步,其实一直都是这么有趣又孤独的事情。
作家和长跑运动员似乎都有这样一种乐于独处的气质。 村上在这本书里说,“说起来,我是那种喜欢独处的气质,更准确地说,我是那种不因独处而苦恼的气质。”
在林少华的采访中,村上也谈到了孤独。 “生活本质上是孤独的,但同时也可以通过孤独的渠道与他人进行交流。” “人总是想进入自己的世界,在最深处就会有一种团结感。换句话说,人总是想深入地挖一个洞,只要不断地挖,就会连在一起。”给某个地方的其他人。”
火星之井其实是一个关于孤独的隐喻。 从表面上看,每口深井都是独立的,彼此互不相关。 但当你深入幽深的地方挖掘时,你会发现这些井实际上是盘根错节、盘根错节的。
写作就是这样一件事,通过写自己,发现自己与他人的联系。 通过孤独感,体验与世界的互联。 跑步也是如此。
我觉得这本书类似于火星之井,是挖跑步深井的产物。
写关于跑步的论文实际上是对你技能的考验。
毕竟跑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比较无聊的事情。 这是不断重复的动作,抬腿,握手,再抬腿,再握手。
越简单的东西越难写,就像越简单的菜越难做一样。 写跑得好、跑得有趣这样的事情是极其困难的。 但村上隆做到了。
他写到跑步后减肥:
“我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瘦了七斤,肚子上的微胖也消失了。七斤相当于三斤多。想象一下,去肉店买了三斤肉,然后拎着回家。”手。也许你能真正感受到重量。”
似乎看到他拎着三斤肉站在肉店门口。
他写了对职业跑步者的采访:
“世古君这样的高水平长跑运动员,今天会不会出现不想跑步,觉得无聊,想窝在家里睡觉的情况?” 问这么愚蠢的问题”并回答道:“那就不用问了,这种事经常发生。”
很容易写得繁琐,来表达每个人都是懒惰的简单朴素的想法。 但当你用专业跑步者可爱的语气说这句话时,就很有趣了。
他还写了关于懒惰的文章:
“因为一些令人讨厌的恶棍,雨一直下个不停,整个七月我几乎没有任何自行车练习。这不是我的错,而是恶棍的错。”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不禁微笑了。 没错,那个小人不好,是雨,不是你懒哈哈哈。
在这本书中,他还谈到了他的写作方式。 他总结了写小说最重要的三个品质:天赋、专注、耐力。
从他的话中,我看到了写论文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诚实。
即使是我自己的懒惰,也要如实写下来。 用不加修饰的言语表达不加修饰的自我,就会产生一种自然不加修饰的可爱。 我想这就是写论文的本质。
除了有趣之外,能从哲学意义上写跑步这件小事就更难得了。
他引用毛姆在书中的话“任何一把剃刀都有自己的哲学”,并指出,无论动作多么微不足道,只要每天坚持下去,总会有类似客观认知的东西。 即将发生的事情。
他确实从日复一日的坚持跑步中得到了“类似于客观认知的东西”。
他写道:
“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痛苦是可以选择的。”
“我处于这种深度的疲劳之中,我可以完全接受这种疲劳,我可以继续稳定地奔跑——对我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更高的愿望了。”
他写下了这个原则:
“无论我的跑步速度降低多少,我都无法行走,这是一个原则,如果我违反了我制定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我还会违反更多的原则。”
他谈到了成功的标准:
“重要的是不要同时比赛。跑42公里有多大满足感,有多大享受,对未来都有很大的意义。我会欣赏和评价那些无法用数字表达的东西,并且还将探索出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骄傲。”
他写到关于死亡的事:
“今天跑步时,我看到一只又大又圆的黑额鹅死在查尔斯湖的水边。还有一只松鼠死在树根下。”
嗯,村上这句话似乎并不想表达什么想法。 但当我看到这样一个简单的记录,一只鹅和一只松鼠跑步时从我身边经过时,我无缘无故地捕捉到了难以言表的东西。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到有些尴尬。 我好像引用的太多了,但真正能称之为读后感的内容并不多。 与其说是书评,也不是读后感想,更像是“啊,村上怎么写得这么好”、“不愧是我的村上”。
幸运的是,村上在书中所说的话给了我一些安慰。 他说,如果未来有墓志铭,他希望是——
村上春树
作家(兼跑步者)
1949-20xx
至少他跑到了最后
至少他跑到了终点——对于马拉松来说,完成度比成绩和排名更重要。
文章也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小说,33岁开始跑步。
他现在70岁了。
他在书中写道,他已经跑步了四分之一个世纪。 这句话写于2005年,他至今仍在跑步,已经跑步了三分之一个世纪。
他写下这句话时,语气充满自豪。 我想这种自豪感并不亚于他因小说获得任何奖项,甚至诺贝尔文学奖的感觉。 (如果他能得到的话)
坚持一件事情,坚持一件事情很多年,获得常人难以感知的深刻认识,那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
我们都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但事实上,世界的大小不仅仅在于空间的广度,也不仅仅在于时间的长短。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世界那么大,但依然很小很小。 只要你足够专注,即使是方寸之间,你也能实实在在地看到世界、宇宙、众生。 我想这就是长跑运动员的人生哲学。
*我的话*
感谢钟无言为公益读书群书友@智能儿童费投稿~
这篇手稿的“诞生”有点搞笑。 芝芝说,他读完书后想写读书笔记,但由于缺乏监督,他立下的flag总是垂下来。 为了防止懒癌和拖延症,他在群里申请“交作业”,号召大家一起监督。他给自己设立了一个ddl,怕我们忘记,他会在群里“催促自己”反反复复的一组,可以说是相当可爱了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