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运营模式研究——以洋河农业嘉年华为例

日期: 2023-08-19 23:02:58|浏览: 416|编号: 2257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运营模式研究——以洋河农业嘉年华为例

2018年4月,洋河农业嘉年华在宿迁市洋河新区举行。 当地政府以农业科技为引爆点,辐射江苏省及周边省市,着力打造长三角辐射圈内的科技示范园区。 园区是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文化为纽带、以休闲旅游为特色、以幸福生活为目标的综合性农业旅游项目。 本文以洋河农业嘉年华为例,探讨观光休闲农业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方向,为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现代观光休闲农业的概念与背景

一、观光休闲农业理念

观光休闲农业是旅游与农业相结合的第三产业。 它具有旅游和农业的双重属性,是复合型特征的服务业。 对农业来说,增加农业旅游价值,为社会提供旅游新业态,丰富农业结构; 对于旅游来说,扩大了游览空间,丰富了游览内容。 观光休闲农业也明确了观光旅游和农业必须满足现代化的要求。 旅游的现代化体现在吃、住、行的方便、舒适、安全、卫生。 现代性是一个与传统、原生态相对立的概念,也就是说,现代旅游农业不同于传统的乡村旅游、自然风光的原生态,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吸引游客进行前期消费。规划建设的现代农业园区,具有科技示范、生产、教育、参与、娱乐、保健、采购等功能。游客可以参观园区,放松紧张的心情,参与园内的各种活动。公园。 公园吸引的主要消费者是城市居民。 根据城市居民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不同年龄和需求,预先规划建设不同的设施,并在不同季节强调服务对象。

2、旅游休闲农业背景

城镇化进程加快将极大促进农村发展

城市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快速无序扩张,这给城市边缘地区农田景观演变赋予了不确定的空间约束,必须满足未来城市扩张对土地资源重新分配的需求。 这就要求农业用地在经济盈利的前提下转向专业化,并在城市居民的公共开放休闲空间中获得增值。 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也需要保留“原始野性”的价值,因为不带有任何城市标记而令人钦佩。 农田应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矩阵。 因此,我认为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向农村的蔓延。 城市的扩张、大城市功能的释放、园林城市公共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应在保持农田景观规模和田园风光特色的前提下进行。 。

旅游业的发展将有效融入农业领域多元化新形势

目前,我国已成为国际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国内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旅游产品正从游览观光型向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色旅游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特色旅游一起成为21世纪我国旅游的三大亮点。 进入新世纪,传统静态休闲模式将受到冲击,现代参与式休闲模式将得到现代都市人的认可和青睐,旅游活动形式将逐步向多元化、专业化、参与性演变。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充分尊重和利用土地自然环境,加强整个环境的融合和渗透,强调与城市生活的“对话”,有效发挥空间环境的再创造价值和人文价值。 因此,在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应将原有农田景观与农业旅游观光园区建设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基地本身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性建设。调整城市绿色产业,为人们提供高档次的健身休闲场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洋河农业嘉年华概况

一、园区基本情况

洋河农业嘉年华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 是洋河国家农业园的核心引爆工程。 平方米。 按照“新时代、新农业、新洋河、新生活”的主题定位,建设主题观赏区(蔬菜馆、谷类馆、纤维馆、花卉馆、果树馆、中药馆、水科普馆) 、沙漠馆)、休闲体验区(萌宠乐园、精品采摘)、科研创新区(研发中心、苗圃温室)、乡村品牌区(品牌精品)、综合服务区(生态餐厅、商业街、游客中心) )等五个功能区,打造集农业生产、农民培训、农业科普、科技研发、品牌推广于一体的农业主题公园。 具有科技引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品牌孵化、精品展销、休闲体验等功能。

二、园区功能定位及目标

洋河农业嘉年华定位以江苏省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地域文化为纽带,以旅游创意为特色,以享受生活为宗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设备依托园区优势,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以“农业+”为手段,最终实现“科技领先、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品牌孵化、精品会展、和休闲体验”。 洋河农业嘉年华的发展目标是坚持农业为基础、科技为基础、人才为规律、文化为灵魂、休闲为体的策划理念,努力实现“一个中心” ——现代农业”3-5年。 科技创新中心; 两个窗口——农业科技展示窗口、创意农业展示窗口; 六大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品牌培育平台、职业农民培训平台、乡村旅游服务平台、农民创业平台和中小学科普教育平台”的伟大愿景。

三、园区开园以来取得的成绩

自2018年5月开园以来,园区先后举办了“首届宿迁农民丰收节”和“第八届中国县级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 学者和社会各界展示了洋河农旅融合发展的显著成就,描绘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宏伟规划。

在领导关心方面,园区共接待各类政务、业务考察400余批次,其中省部级领导近20人次,市级领导60余人次,县级领导270余人次。 不断展现出强大的品牌价值,有效提升了洋河农业嘉年华所在洋河新区的区域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在扶贫就业方面,洋河农业嘉年华在推动当地产业富民惠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园区开园以来,已培训各类农民2000人,直接带动800人就业创业。

在荣誉获取方面,园区坚持品牌提升与内涵提升并举,规划打造乡村休闲、亲子研学、萌宠娱乐等新产品,积极推动洋河旅游提效。 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2000万元。 成功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明星企业(园区)”、艾提亚“中国最佳乡村旅游项目奖”称号,入选“江苏人游江苏”旅游线路,并入选2019宿迁旅游年卡。

在校企合作方面,园区立足自身优势,坚持拓宽领域、面向社会,致力于推动校企合作联动。 先后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宿迁学院、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淮安生物工程高职学校等省市近10所高校合作,共同建立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和“农民培训基地”,兴农科技富民、服务社会发展的综合运营效益显而易见。

在技​​术服务方面,园区依托农业科技,坚持“引进来、走出去”。 大力推广农业科技,累计接待新型职业农民500余人次、企业培训10余人次、技术解答10000余人次。

在科普培训方面,园区紧扣“农耕教育实践”主题,积极开发针对少儿、小学、中学等各学龄群体的系列科普产品。 累计接待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学生)23万人次,被批准为“宿迁市中小学生研究实践教育基地”和“宿迁市少数民族工委红领巾校外实践活动”教育基地”。

洋河农业嘉年华SWOT分析

1、发展机会()

一是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是农业文化旅游项目近年来备受关注和热捧。

三是洋河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工程。

第四,洋河国家农业园区刚刚落成,嘉年华是引爆项目的核心区域。 政策、资源优势。

2. 优势分析()

区位优势明显

交通条件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 洋河农业嘉年华总部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泗阳县与泗洪县交界处。 全乡面积4.8平方公里。 洋河是宿迁市的重镇。 东南距泗阳县城30公里,北距宿迁市18公里,南距泗洪县青阳镇41公里。 紧邻古黄河,地处徐怀、徐宁高速公路交汇处。 宁须苏、须苏淮盐两条高速公路纵贯东西。 距涟水机场63.7公里,距观音机场88.3公里,距徐州东站119公里。 2019年底,三棵树将开通宿迁市高铁站,交通便利。

资源优势突出

一是空间环境方面,洋河镇水资源丰富,坐拥“三河两湖一湿地”,空气质量良好,植被生态良好,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二是在自然资源特色上,景区现代观光农业、农业科技展览、鱼塘、萌宠等资源丰富,资源组合状况良好。

三是在种植习惯上,保留了传统农耕方式,农耕文化丰富多彩。

第四,在人力资源方面,富江作为富通集团的子公司,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有强大的专家、技术和信息作为支撑。

五是在地方文化方面,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第六,在饮食习惯方面,传统饮食具有鲜明的特点。

充足的客户来源

总体而言,农业旅游游客的地域限制较大,以中短途游客为主,对周边城市依赖性较强。 周围环绕着江苏人口基数最大的徐州市和淮安市,两市居民是基本的旅游客源市场,显着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为农业旅游客源组织提供了便利。

完善宏观政策和社会经济体系

以宿迁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和双创园建设为契机,宿迁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面积1638亩。 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洋河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毗邻长三角经济区,不少有实力的私营业主对投资旅游业有着浓厚的兴趣。 雄厚的资本基础和灵活便捷的投资机制为农业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

3. 挑战分析()

农业旅游推广面临“形象蒙蔽”冲击

在公众眼中,洋河农业嘉年华作为现代农业观光园区,生产功能显着,旅游功能较弱,容易出现思维问题,造成“形象蒙蔽”的印象。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增加

由于游客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体验的不断丰富,游客的需求也呈现差异化、复杂化、个性化的特点,这就要求洋河农家乐的旅游项目要多元化。 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洋河农业嘉年华如何在与周边地区的竞争中成长

旅游业的发展引起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 周边县区相继发展旅游业。 周边景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压力大。

旅游产品缺乏带动二次消费

目前,洋河农业嘉年华缺乏“拳头产品”和“开门产品”支撑,无法带动游客进行二次消费,收入主要来自门票销售。

4.劣势分析()

一是资源优势与基础条件脱节。 生态环境良好,农业乡村旅游资源保存较好,但基础条件比较差,接待能力弱,不能满足旅游发展最基本的需求。

其次,洋河农业嘉年华景区比较偏僻,周边没有旅游配套资源。 目前,洋河农业嘉年华周边只有一处4A级景区——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但只接待洋河酒厂旗下的客户和经销商,旅游比重较小。 因此,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洋河旅游体系。

三是停留时间短,旅游效益不高,旅游产品单一,不属于旅游目的地。 洋河农业嘉年华旅游正处于起步阶段,住宿、餐饮等基础接待设施薄弱,晚间娱乐项目尚不系统,导致游客消费结构单一、消费链短。 以半日游为主,缺乏系统的文旅产品将直接影响景区旅游的经济效益。

四是受季节影响明显。 旅游业是一个脆弱的行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尤其是季节的影响。 对于农业和乡村旅游来说尤其如此。 乡村旅游严重依赖农业旅游资源,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旺淡季明显。

第五,没有围绕技术推广和业务开发的专业开发团队。 目前,洋河农业嘉年华缺乏业务拓展团队和技术研发团队,无法增加项目附加值。

园区运营改善对策及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洋河农业嘉年华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 因此,我们必须及时抓住机遇,善于迎接挑战。

一是完善管理,建立一支专业化、成熟的服务型人才队伍,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 因此,在从业人员素质培训方面,应定期举办管理培训班,重点提高基层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 同时,要加强与省内高校的密切合作,吸纳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农业旅游发展带来更多生力军。

二是加大政府引导和资金投入。 吸引投资,增加资本积累。 洋河农业嘉年华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旅游目的地的功能,也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收入。 因此,加大资金积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公共服务设施良好、基础保障良好的农业旅游景区。

三是结合园区特点,策划创新活动,旺季引流,淡季引流。

四是加大洋河农业嘉年华品牌建设。 通过线上线下整合营销,渠道推动洋河农业嘉年华品牌建设,着力打造集农业观光、亲子娱乐、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业旅游一体化模式。

五是丰富旅游项目,加强产品推广。 洋河农业嘉年华旅游项目将推出科考、萌宠、亲子等项目。 每个项目都必须有一个主品牌和一个亮点,因此要定期推出,以实现持续的创意。

六是加大场馆创新力度。 引进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 丰富农业科技内涵,提升科技含量。 七是整合周边旅游配套资源,形成以洋河农业嘉年华为核心的洋河旅游线路。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