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迎来万亿级市场

日期: 2023-08-20 05:00:53|浏览: 402|编号: 2259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迎来万亿级市场

到2025年,我国农村接待游客人数将超过40亿人次,营业收入将超过1.2万亿元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始于四川,盛于湖南,通于江浙”,从成都郫县(现成都市郫都区)第一家农家乐的诞生开始1986年10月,发展休闲农场、农业园区、民宿、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从简单的吃喝玩乐到深入的生活体验、民俗文化、沉浸式活动、健康养生等。度假、自然教育等,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乡村休闲旅游对于乡村振兴、农产品发展意味着什么? 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国内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从简单的生产升级到三业融合,对于新农民来说,有没有简单可行的实用方法呢?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一个产业之所以存在和发展,是因为它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从市场需求来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于致富的都市人和亲子家庭来说,不仅仅是餐饮、休闲度假、体验乡村生活、回归自然的身心需求,更是也求知、历练、成长、寻根“记住要带着乡愁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双休日和带薪休假的实施,为青年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行业的发展。

近十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每年以两位数增长,整个行业欣欣向荣。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32亿人次,年收入超过8500亿元。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19年乡村旅游占国内旅游人数的一半。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图(2008—2019年)

(据权威渠道)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超过290万个,休闲农场、观光农场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超过30万个, 73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指出,到2025年,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40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8%。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将迎来万亿级市场,趋势可期。

三产融合提升农业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对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客群主要来自城市,有利于城乡融合; 在吸引创业创新返乡的同时,也扩大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盘活了许多因人口流失而逐渐废弃的村庄; 还能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手工艺等传统文化;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生态、生活、人才、文化繁荣。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低端农产品供给过剩、同质化严重、农业供给侧改革亟待解决的情况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于提升农产品价值有很大帮助。产品和农业附加值,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潜力巨大。

以最基本的采摘为例,直接向城市消费者销售果蔬,省去了农民找销售、问销售、采摘、储存、运输、保鲜、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成本和麻烦。低于直接向市场销售的价格。 或者批发商要高很多,还可以让一个东西产生多重收入:一斤生花生,零售价4元左右;一斤生花生,零售价4元左右; 每斤20元左右; 在休闲农场,设计了一套采摘花生、手工花生画、学习花生榨油的体验项目,费用为每人200元。 体验结束后,游客可以多买点花生米。 加工产品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多重增值。 大幅提升农业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 这就是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的“六产业”理论。

从陕西袁家村到山东中号峪村,也有不少前网红北京三生万五农场通过三产带动初级生产、生态农产品价格和销量大幅提升的成功案例。甚至供应超过需求。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除了带动果蔬产业、养殖业、优质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外,还可以带动旅游、休闲、服务、餐饮、交通、运输、邮政等产业的发展。通讯、商业、纪念品生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振兴。 在农业旅游发达的地区,旅游收入可能超过农业收入。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未来市场

2018-2019年以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不少公园损失惨重,甚至关门歇业。 很多新农民想知道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还有未来吗?

有没有未来就看市场了。 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都市人追求休闲旅游、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休闲绿皮书:2019-2020年我国休闲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居民休闲意识显着增强,收入增长带来休闲消费潜力释放,休闲时间保障进一步增强。

今年“五一”小长假,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信息显示,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山野田野体验静谧休闲,体验乡村慢生活,体验诸如登山、赏花、采摘、烧烤、垂钓等旅游项目均受欢迎。 中国旅游研究院也证实,周边城市、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已成为人们旅游的主要选择。

“5月1日”期间,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2916万人次,同比增长107.8%,综合收入36.5亿元,同比同比增长100.5%。 湖南省纳入监测的69个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89.23万人次,同比增长123.97%; 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121.89%。

可以预见,在国内疫情防控保持稳定的形势下,在城市消费者休闲刚性需求的拉动下,面对疫情带来的健康生活意识的觉醒,国内休闲农业和未来乡村旅游市场有望保持复苏和增长。 势头。 新农民一二三产业融合前景广阔。

从蔬菜水果种植到休闲农业

对于初级果蔬种植来说,如何能不坚守生产基地的作用,在不进行大量投入的情况下,实现从初级生产向三级生产的产业延伸?

做好顶层设计,找到自己的特色主题

外面看市场,里面看资源,看看周围的同行。 根据对市场和现有客户的分析,从资源,特别是特色资源的挖掘,结合特色景观、自然资源、地方特产、饮食文化、创始人特色体验等特色资源,去发现和创造特色主题。

在特色题材的创作中,找到自己稀缺的部分,可以是“唯一”,也可以是“第一个”,最好是找到“最”。 因为这些“最”代表着独特性,从先天独特的景观旅游景点、地理地标产品到后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出历史悠久、地方品种齐全的“杨梅第一村”、“北京第一葡萄园” ,都表示稀缺性。

简约公园设计及场景提升

做一些简单的标志设计,包括基本标志系统、公园引导标志、果蔬知识讲解牌、统一着装等,提高公园形象,增强体验氛围。

产业延伸实现收入多元化

以草莓种植为例,在做好生产、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延伸至采摘、加工、服务,打造简单的体验活动,为游客留住更多时间,创造更多收入。

1. 直接采摘产品并将其销售给消费者。 在此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延伸,让草莓卖得更久、卖得更多。

A、设计草莓送货上门卡,每周为亲子家庭和企业客户配送新鲜草莓。

B、简单加工:如草莓干、草莓汁、草莓酱、草莓蜜饯等。

C、纪念品及衍生品:开发元旦、中秋、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礼品。

2、围绕卖点和主导产品打造体验活动。

公园员工担任现场操作向导,指导亲子家庭或游客完成简单的体验活动。

A、简单制作、初加工等DIY项目经验:如草莓棒棒糖、冰糖葫芦、草莓汁、草莓酱、草莓沙拉、草莓饺子等。

B、0-3岁草莓积木游戏、乐高积木搭草莓、草莓剪纸等。

C、如果是有机或绿色草莓,带领亲子家庭做一下农药残留检测测试,你会发现好处很多——草莓卖得更多、更快。

3、增加餐饮

一般来说,游客在园区停留3小时后就有餐饮需求。 采摘、体验活动结束后,可提供餐饮服务,让游客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A、如果条件不够,做标准化草莓轻餐或烘焙:做草莓派、草莓月饼、草莓披萨、草莓三明治、草莓派、草莓酥、草莓蛋糕、草莓饺子,配草莓酱、草莓沙拉、草莓醋、草莓汁。 无需保留专门的厨师,设备和人力投入小。

B、如果你实力雄厚,可以结合当地特色菜,打造一场草莓宴,包括草莓沙拉、草莓小菜、标准化草莓火锅。 场景可设置在室内,也可设置在帐篷内或室外森林下,打造自助田园就餐风格。 。 可以自己做,也可以找附近的餐饮公司合作。

4. 设计包装产品

例如,上海草莓学院的主打套餐为每人298元,将限量采摘与餐饮及衍生产品捆绑在一起。 游客觉得很好吃,如果想多摘一些文摘还要另外付费。 草莓盆栽、草莓蛋糕、草莓奶糖、草莓醋、草莓酱、草莓饼干、草莓披萨、草莓三明治、草莓泡芙、草莓冰糖葫芦等约30个DIY项目,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一个简单的生产园区,经过上面的一些简单的改进和升级,就可以从单一的草莓生产延伸到采摘、加工、餐饮、纪念品、体验活动等一站式产业链:通过套餐券的形式,变成人均一日乡村休闲游约200-300元,将使园区的产品、服务、营销和收入更上一个台阶。 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延长了停留时间,增加了粘性,也吸引了更多的回头客。 无需大量投入,实现从单一生产园区向乡村休闲旅游的转型升级并不难。 (王志宏、周伟)

《中国食品报》(2021年9月14日06版)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