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正确姿势,看完你就知道你跑了这么多年白跑了!
跑步教授
专注服务跑者,提供训练、康复、装备!
很多人认为跑步很简单,丢掉手臂,用腿跑就可以了。 跑步确实不难,但你知道你的跑步方式是否正确吗? 如果跑步姿势不正确,跑步受伤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想要跑步,首先要学会正确的跑步姿势。
1.稳定头肩
跑步时,头、肩要保持稳定,避免摇头。 眼睛要注视前方,肩膀适当放松。
2.保持身体直立
身体躯干从颈部到腹部应保持自然直立,不要刻意弯腰或挺直,左右晃动幅度不宜过大。
3.前后摆臂
跑步时自然的手臂摆动非常重要。 手的左右摆动不得超过身体中线,上下摆动不得高于胸部。 挥杆过程中,手指、手腕、手臂要保持放松,肘关节弯曲成90度左右,紧贴身体两侧。
4.轻轻握拳
跑步时,双手自然轻握。 握拳太紧会导致前臂肌肉紧张,进而妨碍肩膀的正常运动。 跑步时,手中不要拿着手机、MP3或饮料瓶,否则会导致身体晃动,无法保持正确的直立姿势,增加受伤的机会。
5.短步骤
日常跑步时,步伐不宜过大,每次将落脚点放在身体前方33厘米左右为宜。 突然的迈步很容易导致跟腱受伤。 落地后,脚趾应有“抓地感”,同时身体向前倾,以减少脚与地面的冲击力。 冲击力越小,脚踝和关节受伤的机会就越少。
6. 一直往前走
跑步时,最好避免腿部侧向运动。 向侧面摆动双腿不仅是多余的,还会导致膝盖受伤。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大腿正对前方。
7.轻微扭髋
跑步时,胯部扭转范围约为5度至7度。 臀部扭转超过10度很容易导致髂胫束综合症(膝盖外侧疼痛)或腿筋肌肉拉伸等问题。
8.每分钟180步
多项研究证实,每天每分钟180步左右的跑步速度是最理想的。 否则身体与地面的冲击力会增大,引起膝关节疼痛。
9.经常更换运动鞋
如果穿运动鞋时间过长,鞋垫的弹性就会减弱,失去缓冲作用,容易造成关节损伤。 建议每480-800公里更换一双新的运动鞋。 具体情况要根据体重等因素而定。 你可以用50000除以你的体重(单位:公斤),就可以粗略地得到你穿这双鞋的最长跑步距离(单位: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