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2点的健身房里挤满了刚下班的年轻人

日期: 2023-08-24 17:02:05|浏览: 402|编号: 2287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凌晨12点的健身房里挤满了刚下班的年轻人

作者 | 庞波高敏

他们经常出现各种身体问题,头晕、头痛最为常见,十分之二三人患有脂肪肝。 看看年轻人,胳膊细,腿细,血脂高。

01

“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半夜11点以后,中关村逐渐安静下来,写字楼外纷纷涌出网约车,小道上绵延不断的共享单车也逐渐稀疏。

办公楼并没有沉睡,但热闹的楼层却发生了变化。 北京中关村苏州街旁的大恒大厦内,传来不同速度的脚步声和地下一层体育馆重物坠落的巨响。 这是字节跳动在中关村签约的唯一一家24小时营业的健身房。 据前台工作人员介绍,这家健身房品牌是全国连锁,只有年销售业绩达到前10名的门店才能全天营业。 资格。

这家店两个月前刚刚跻身全国前十名。 由22:00关闭改为24小时开放。 加班写代码的程序员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新的节奏。 1998年出生的小鹿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的。 人们。

五月底的一个午夜,刚过午夜,一名男孩脱下衬衫,在镜子前摆了几个姿势,仔细检查自己充血的肌肉,然后穿好衣服离开。 此时健身房里几乎没有其他人。 音响播放了一天的声音,显得有些嘶哑; 教练和其他工作人员两小时前就走了,只剩下前台一个值班的老人。

此时,小鹿的训练才刚刚开始。 她扎起马尾辫,从杂乱的杠铃和杠铃片中寻找着自己想要的重量组合。 然后俯身,弯曲膝盖,用大腿前侧和臀部的力量举起杠铃,一组15个,不到两组,汗水就会顺着太阳穴滑落。 她擦了擦额头,把刘海别到耳后。

在《完美的宫殿:健身房的历史》一书中,作者埃里克·查林提到,健身房起源于古希腊。 当时,人们的智力、身体和道德被认为是一体的,体育馆可以同时锻炼三者。 正是在这里,年轻人成为民主城邦的公民统治者。 柏拉图建立的学院和亚里士多德建立的雅典学院莱孔都有自己的体育馆。

经过近3000年的发展,健身的理由已经优化,只剩下健康。 至于字节跳动的健身房,原因就更简单了,“坐了一天,我得下楼锻炼——以防猝死。”

2017年8月23日晚,上海民众在24小时“不打烊”的老百姓健身房锻炼身体。 尹丽琴(上海分社)/中新社/视觉中国

即将于 2020 年毕业的 Lu 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发现,让她感到舒适的人性化措施也是让她留在办公桌前的手段。

对于这位年轻的程序员来说,工作是在丰盛的午餐、下午茶和晚餐之间进行的。 食堂提供一日四餐,蔬菜肉类齐全,蛋糕水果味道鲜美; 每位员工都配备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子,即使她被项目困在电脑前,她的腰椎和颈椎也不会痛苦地抗议; 即使深夜加班,她也只需十几分钟就能回家——公司为居住在办公地点两公里范围内的员工提供每月1500元的住房补贴。

在这样的安排下,小鲁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上度过。 他早上10:30到办公室,晚上没有人说什么时候可以走,但工作至少要到9:00才能完成。 如果有比较紧急的项目日程,需要11点或者12点到达。 但有时令她感到安慰的是,对于更“性感”的部门来说,晚上 11 点之前没有人收拾行李离开

在中关村东南30公里处的朝阳区长营,中年赵朗不用工作那么长时间,但他整个晚上都和孩子们绑在一起——他三岁的孩子九点就睡觉了:每天晚上30点,他负责哄孩子们睡觉。 有时我要读故事,而我可以出去锻炼的时候,通常是十点以后。

深夜的一个多小时的锻炼,是赵浪唯一属于自己的时间。 这时候不会有工作了,孩子睡着了,妻子知道他肯定在健身房,也就放心了。 每次练习结束后,赵朗并不急着离开,他不紧不慢地在路边抽了一支烟,等待汗水被夜风吹干,然后再放一会儿。 这是他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上班的时间是老板的,睡觉前的时间是你的。 这几乎是社交媒体上的共识。 不知道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中国人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 据华米发布的《睡眠白皮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中国人入睡时间分别为23:23、23:50、23:55和0:37。

于是,锻炼的时间也被推到了晚上。 乐客健身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北京国美第一城社区店,凌晨两点设备利用率一度达到50%; 而在整个北京,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12.3%的乐客会员仍在锻炼; 这一时期全国会员数量也接近10%。

2017年8月23日晚,上海民众在24小时“不打烊”的老百姓健身房锻炼身体。 尹丽琴(上海分社)/中新社/视觉中国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Heart)的说法,运动时间没有好坏之分,对于个人来说,最好的运动时间是能够保持规律运动的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半夜健身并不是一个糟糕的选择——但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打开健身房的门,80%都不是自由选择。 康康教练说道。 因此,他的工作时间往往是在凌晨。

02

《赎罪》

说到《赎罪》,没有人比两年前已故导演王盼盼更典型了。 康康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晚上十点,在官庄附近的一家健身房。 2019年夏秋之交,王盼盼参与制作《中国新说唱》。 这档不断刷新爱奇艺人气巅峰、带来“”、“skr”等新词的节目,让这个1992年出生的年轻人不知所措。

当时,王盼盼就站在他面前,康康询问着,看了看他,大致判断了一下——前者身高178厘米左右,体重近190公斤,肚子圆滚滚的,相当肥胖;后者身高178厘米左右,体重近190公斤,肚子圆滚滚的,相当肥胖; 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整个头部向前突出,因此头部有明显的前凸。 时间长了,脖子就会变得僵硬,附近的神经也会受到影响。 难怪我总是感到头晕、头痛。 两侧脚后跟凹凸不平,可能一只脚因久坐而造成脊柱侧弯。

康康问道:“我可以早点来练习吗?” 王盼盼说:“那不行,除非我辞职。” 随后,他按照教练的指示,饶有兴趣地开始做深蹲。 一听,他气喘吁吁地站起来,“我觉得今天的运动量够多了,要不我们下课吧?”

这句话当然是一句玩笑话。 今年秋天,王盼盼每周来三天,从来不早于晚上十一点。 后来两人成了朋友,王盼盼给康康看了一张自己大学时的照片。 那是一名留着辫子的青年,与眼前这个头发稀疏的中年男子截然不同。

晚上10点是大多数健身房关门的时间,甚至康康的24小时健身房也是如此。 此时大部分教练都下班了,所以作为为数不多的深夜教练之一,康康有机会见证年轻白领最疲惫的时刻。

在这里,很多人的眼睛都半闭着,动作摇摇欲坠,显出肌肉的无力,言语也无精打采。 他们经常出现各种身体问题,头晕、头痛最为常见,十分之二三人患有脂肪肝。 看看年轻人,胳膊细,腿细,血脂高。

晚上11点,苏州街的健身房里依然有很多人在锻炼。

在“996”面前,谁也不知道问题会从哪里爆发。 25岁的黄淼某一刻就被背部的疼痛击倒了。 22岁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编剧工作。 他每天坐在电脑前打字十几个小时。 作息也昼夜颠倒。 基本上都是通宵写,白天睡觉,晚上继续写。

这样的生活已经过去3年多了。 有一天,当他在键盘上打字时,后背一阵剧痛。 他一时无法直起身子,直接从椅子上滑到了地上。

躺了一会儿,他挣扎着爬起来,打车去了医院。 急诊科的医生诊断他患有肾结石——尽管超声波可以压碎最大的石头,但医生说他的肾脏里塞满了一团沙子,里面还混杂着无数的小石头。

原因并不复杂。 医生说他喝水少,总是坐着。 “如果你想保命,就必须每天锻炼身体。” 黄淼一开始没当回事,但很快他的胃也开始反流、呕吐。 再检查一下,是幽门螺杆菌。 天气渐冷,免疫系统出现问题。 风一吹,他就感冒了。 他成了笔记本电脑前的林黛玉。

从此,黄淼走进健身房,先跑5公里,然后做一些力量训练,12点前离开,“健身也是为了不妨碍工作和自己,”

一些同事和亲友的经历也时不时地给他启发。 他的一位亲戚患有卵巢囊肿,每三天就去医院看一次病。 他因请假过多而被公司解雇。 “大家工作压力都很大,尤其是在北京,你没有资格生病。” 黄淼说,后来,每次他在朋友圈看到同事患重病或猝死的消息,他的第一反应都是“今晚一定要多练习,好好努力”,他期待着深夜锻炼可以给自己打一剂“强心针”。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7年报告》显示,超过40%(43.9%)的中国工人每周工作50小时或以上,超过30%(33.16%)每月工作29天或以上。 %)。

Loke 健身房通宵营业

与此相对应的是慢性病的患病率:《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显示,颈椎疼痛对中国人造成的健康损失从1990年的第21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9位; 《颈椎病诊治康复指南2019》显示,我国颈椎病患病率约为3.8%-17.6%,20-40岁青壮年颈椎病患病率高达59.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显示,2014年,中国成年人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的患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

2013年至2020年,全国人大代表两次提出将颈椎病纳入工伤。 事实上,坐在电脑前的农民工们也并非不知道健康风险——站立式办公桌、加湿器、保温杯和养生壶、挂在工位上的肩颈按摩器、拖鞋,都成为了和电脑一样不可或缺的办公用品。

健身房和办公室的共同点是,灯全天亮着,所以你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自从晚自习的消息传开后,康康的时间很快就被填满了。 最繁忙的时间是晚上 8:00 至凌晨 1:00。 他想去楼下的便利店买一瓶葡萄糖,缓解一下疲劳带来的头晕。

来到这里的人总是像行尸走肉一样,但当训练开始时,内啡肽、多巴胺和血清素的水平慢慢升高,带来暂时的兴奋感和成就感,疲惫的脸上开始浮现出活泼的表情。 康康随着音响里“动打打”的音乐大喊“再来一个”。 这时,即使基础不好的运动员也可以多做一次卧推。

03

“准宗教空间”

埃里克·查林(Eric )表示,现代健身房是一个“准宗教空间”,人们聚集在一起,穿着特殊的衣服,吃特殊的食物,并参加吸收和奉献的仪式。 当被问及信仰的目的时,你通常会得到一个非常务实的答案——以防突然死亡。

“信徒”也有分歧。 “我带来的程序员太听话了。”康康现在向权描述道。 他们要求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不抱怨自己做不到; 他们要求做多少组就做多少组,而且从不讨价还价。 有一个男生太瘦了,康康建议他喝蛋白粉,还推荐了他喝的牌子。 对方嘀咕道:“是不是太便宜了?”

后来男孩还是买了这个牌子,开始定期执行增肌子任务。 重量训练结束后,他看了一眼手机,开始做有氧运动; 半个小时后,他跑到饮水机前,做了一份蛋白粉,弓着腰全部喝了下去。

在字节跳动的健身房里,这样的运动热情占据了每一个签约健身房。 小鲁告诉全,现在从晚上9点开始,几乎每一台跑步机、椭圆机都在使用,常用的胸腿训练器材前往往不止一个人。 除了24小时营业的健身房外,另外两家健身房在快关门的10:00和10:30的时候,人们还舍不得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5月24日23时12分,乐克健身房,健美运动员们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疲劳的迹象。

总有一些消息让歌字间的农民工警醒——2020年3月,知名程序员司徒正妹突发疾病去世; 12月,一名47岁的业务线开发经理在办公区突然死亡; 2021年1月,另一名拼多多员工凌晨1点下班回家途中猝死。 但对于每天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刚开始工作的程序员张宁并没有什么怨言。 他只是精心安排自己为数不多的空闲时间。 凌晨 1:00 之前离开健身房,凌晨 2:00 之前入睡,可以两全其美,上班也不会迟到。

只是有时候,紧张的项目进度一旦过了十二点,他就会有些泄气,“今天不能再运动了。”

晚上在健身房,人们会抱怨具体的工作内容:又被老板催促,证书还没有过,但没有人抱怨工作本身。 康康的前成员是一名程序员。 他尝试着每天晚上8点去上私人课程,然后10点就回到办公室加班。 不到两个月,他就发消息说,他溜了,被解雇了。 后来他又找到了一份工作,但他再也没有找过康康。

但王盼盼想得很清楚,他告诉康康,“我无论是来北漂,还是过着这么拮据的生活,都是因为我想赚钱。” 在健身房里,他会尽力提高呼吸。 就像希腊人努力成为城邦更好的公民一样,他也想成为更好的工人。

王盼盼就是这样的信徒,他不缺鸡血,康康让他做15个深蹲,他坚持做16个; 康康见他呼吸急促,说下一组要减少,他红着脸坚持再做一遍。 16、两个月上了十几节课,王盼盼的肚子明显瘪了,轮廓也变好了。青春出现了。 一称体重,他就瘦了20多斤。

康康坚信,90天可以形成长期习惯——但对于大脑长期被工作占据的农民工来说,这或许并不容易。

在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中,作者提到了一个测试自我控制力的测试:受试者被赋予一项重要任务,要他们在一两分钟内记住一段话。 7 位数字。 当话题聚焦在那串数字上时,工作人员拿出了一份甜点,让他选择——一边是巧克力蛋糕,一边是水果沙拉。 事实证明,大脑全神贯注于数据的人更有可能屈服于他们的直觉,这显然有利于糖果。

王盼盼也未能逃脱大脑的陷阱。 体重丢失几天后,他在课前发消息请假:得知要加班,我很抱歉。 康康和他的朋友们下完课就到附近的一家餐馆吃晚饭。 一进门,就发现几步之外的后面有一道粗壮的身影。 你看这个人,是不是很眼熟?”对方转过身来,腼腆地笑道。

后来王盼盼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每隔一两个月就预约一节课。 “我想你,我们来看你吧。”他对康康说。 后来两人开始约到深夜画画、打游戏,王盼盼的肚子又鼓了起来,回到了刚来健身房时的状态。

“买了就等于拿了。” 康康开始深夜上课已经三年了。 他发现,大多数人连12节课都读不完,花在健身上的钱也成了长期伏案工作的一种放纵。 ,然后屈服于食物和床的诱惑。

04

生产力逃兵

并不是每一个深夜健身故事都是那么“滚动”。 在崇文门附近的一家24小时营业的健身房里,27岁的厨师李阳几乎每天9点钟出现,12点钟离开。

他晚上来是为了保持安静。 他在手上抹了爽身粉,模仿着刚刚从短视频平台博主那里学到的“高粉”。 这是一个举重动作。 50公斤重的杠铃落地时,会发出“砰”的一声。 如果放在白天,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2020年10月2日,上海,一家24小时无人值守的自助健身房即将开业。 消费者每月支付199元即可使用健身房。

李阳在附近的一家宴会厅工作。 他每天都会准备和安排午餐和晚餐的凉菜。 即使完成了一半以上的工作,他也会把剩下的时间花在社交网站上,看看不同的训练方法。 当食客们换杯子的时候,李阳在后厨房思考着这些动作,过一会儿准备去健身房重复一遍。 他的少数问题之一来自于控制饮食。 鸡胸肉有煎、煮、煮等多种做法。 不管怎么吃,都有一股鱼腥味。

厨师有时会担心食客的生活状况——人均价格千元以上的餐厅并没有带来更好的健康,他们经常因酗酒而肚子圆圆,看起来年轻的年轻人也沉迷于酒精还有手颤抖、说话含糊不清。

2021年,社会心理学家德文·普莱斯(Devon Price)出版了《懒惰不存在》一书,颠覆了以往“自助”书中的观点。 她认为,千禧一代的年轻人痴迷于提高产出,个人价值与事业成功密切相关,所以人生意味着不断努力。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如此无休止地自我打磨。 近日,王盼盼的职业生涯戛然而止。 他给康康发消息,说自己在工作时突然晕倒了。 他在医院病床上休养了一个星期,下定决心辞掉工作,然后搬出了同事们共同居住的永久营地。

小鲁渐渐厌倦了自己的生活。 她在食堂吃两顿饭,很少拒绝下午茶甜品; 写完代码、抓bug后,她头晕目眩地看了一眼时间,一整天就这样过去了,于是刚刚产生的成就感就被大潮一扫而空了。 空虚感被稀释。 公司的海外数据稳步上升,但每个年轻员工都过着一模一样的生活——加班、大小周、闲暇养猫、玩游戏、偶尔锻炼报复,如此循环往复。

小鹿决心离开这个循环。 她申请了国外的大学,申请将于今年秋天开始。 因此,这六个月的时间变得更容易度过,也算是一种人生的体验,但“一旦在大工厂呆过,我就不想再过这种生活了”。

(小鹿、赵浪、黄淼、王盼盼、李阳为化名,原标题:《深夜健身房里,996年轻人在“赎罪”》)

关心青少年的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 欢迎来到“液体青春”。

感谢您读到这里,记得给Vista“star”、点赞、观看、转发,明天会有更多精彩文章。

·一周回顾·

办卡后我就再也没去健身房了↓↓↓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