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跑步者每天带动16位好友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步数”。 你排名第几?

日期: 2023-09-06 00:02:49|浏览: 486|编号: 2346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1名跑步者每天带动16位好友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步数”。 你排名第几?

一位跑步者在朋友圈发布“步数”,激励了16位好友

“我今天超过一万步了,你在哪里?怎么没看到你?”

“早上的红城湖。今天早上我们绕湖走了10公里,用时1小时16分钟。”

在朋友圈的熟人社会里,有人发风景图,有人发美食图。 近日,海南人的朋友圈开始分享他们的“脚步”。 有人在跑步,有人在徒步。 如果你看不到好友的排名,你甚至可能要发消息询问“你在做什么?” 同时,这种步行方式也掀起了一股运动热潮。 海口一位跑步三年的跑者,带领16位朋友加入跑步行列。

心理学家表示,通过在朋友圈发布你的跑步或徒步活动并让朋友监督你,这是一种管理行为的好方法。

对于那些炫“步”的人,医学专家表示,伸腿、大力步行等有利于身体锻炼,但步行累计步数影响不大; 锻炼要根据个人情况,循序渐进,不能为了朋友而做。 另外,还有一些人不适合进行“格斗”运动。

□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红旭

当你在朋友圈发“每天跑10公里”的时候,你以为你是谁?

“如果你每天跑10公里,你以为你是谁?”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以及大数据终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运动和健康。 例如,佩戴运动手环,在手机上下载运动APP,统计每天步行的次数或跑步的公里数。

20日下午,记者在苹果手机商店输入关键词“跑步”,发现与跑步运动相关的APP终端软件共计1393个。 下载任何一个来计算您的锻炼量或绘制您的锻炼路线图。

在海口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女士说,她平时出门都是开车。 她无意中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帖说她徒步:“4037步,2公里,消耗163卡路里。” 朋友还说,坚持了几天,感觉身心舒畅,想减肥了。

说到减肥,李女士立刻产生了兴趣。 很快她还买了一条运动手环并开始计算步数。 几天之内,她在朋友圈的步数就排在前列,步数达到了两万左右。 看着消耗的卡路里,她越来越感兴趣了。

在跑步爱好者杨先生看来,李女士的2万步根本不值一提。 他在朋友圈或者QQ上发的都是“跑步,10公里……”

杨先生说:“说起跑步,首先想到的就是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他天生智障,小时候为了躲避欺凌而跑步。后来,他跑步了。”进入大学,他通过坚持、奔跑,创造了很多奇迹,最终影响了一群人追随他。

故事

故事一:跑步3年带领16人跑步

三年前,戒烟、发胖后,海口市民陈训虎决定跑步。

起初,进展并不顺利。 要么是脚扭伤,要么是膝盖疼痛,但陈寻虎并没有放弃。 他在被告知戒烟十多年后才戒烟。 他有决心去跑,并且能够坚持下去。 发胖很容易导致糖尿病。 他必须恢复以前强健的身体。

跑步的时候,他常常是一个人。 有时他的儿子和他一起骑自行车或独轮车。 “有4条路线,跑起来更安全、更舒适。” 陈训虎说,第一是小区的空中花园,第二是红城湖周边,第三是海南师范大学(龙昆南校区)体育场,第四是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他每次跑步的公里数在10到11公里之间。

由于早上时间充裕,他一般都会选择早上跑步。

11月20日上午9点10分,陈训虎在海南师范大学跑步10.01公里,用时1小时5分钟,消耗726卡路里热量。 为了完成这些漂亮的数据,他必须绕球场跑25到30圈。

陈训虎说,跑步会刺激身体分泌大量激素,就像谈恋爱一样,你会爱上对方; 而跑步就像爱上一项运动,不跑就会感觉不舒服。 “我的体重已经恢复正常,过敏性鼻炎也减轻了。”

“我已经跑步三年了。” 陈训虎说,他在海口几乎每天都跑步。 当他回到家乡万宁时,他在沙滩上奔跑。 去西安的时候,他绕着古城跑了一圈。 他去北京的时候,就在鸟巢旁边的公园里跑步。

在陈训虎的影响下,16位朋友开始积极跑步,不是为了排名,而是为了健康。 “跑步是最简单的运动,而且成本很低,坚持跑步一个月,身心都会舒服。”

故事二:坚持行走,对抗疾病

今年4月,刘道波被诊断出患有颅内肿瘤,开颅手术花了8个多小时。 当家人认为他这次已经没有希望时,他坚强地忍受了,从此恢复了正常,可以过正常的生活。 您可以开车去海口出差,探望文昌正在读书的孩子们。

至于对抗疾病的秘诀,刘道波表示,就是锻炼,坚持步行调整呼吸,练习耐力。 因为生病,他很少跑步,也很少做追求速度和力量的运动。 “每天保持快走,如果外面下雨,就在家里的机器上跑步,这样就能保持运动量。”

刘道波,43岁,此前被诊断患有鼻咽癌。 他的病情多次恶化。 正是他坚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让他慢慢康复。 一开始我走得很慢,习惯了之后,我就放慢了速度,增加了距离。 从慢走1圈,到5圈,再到10圈。

去年4月,刘道波参加了海口“四桥”活动(琼州桥、新埠桥、海新桥、世纪桥)。 全程21.2公里,100多人参与。 他是第 36 个到达终点线的人。 。

故事3:初学者跑步拉伤肌肉

今年28岁的曹先生看到自己不断增加的体重,以及朋友圈里炫耀的跑步。 他下定决心要跑步减肥。 他下载了一款手机APP练习软件,准备一展身手。 然而,他在第一次夜跑时就摔倒了。 肌肉受伤。

曹先生很少运动,工作忙,饮食不规律。 当他发现自己体重增加后,他真的很想减肥。 “一天晚上,我下载了软件,穿上跑鞋,出去跑步。跑了大约2公里后,我发现小腿肌肉疼痛难忍,而且也没有抽筋的感觉。跑不动了,就步行回家了。”

经过这次痛苦的经历后,曹先生上网查阅了跑步要领,发现不经常运动的人在突然剧烈运动时很容易拉伤肌肉或扭伤脚。

现在,曹先生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只等脚伤好了,就再次出发了。

专家提醒:别争“台阶”

针对朋友圈流行的社交媒体帖子,海南省一位心理学专家表示,将自己的行为透露给朋友进行监督是一种很好的行为管理方式,既能监督自己,又能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

海南省中医院健康养生专家付广雄表示,锻炼要根据个人情况、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奋斗’运动,对于一些自身有疾病的人来说,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运动。”

付光雄说,现在有一款运动手环APP锻炼软件,它统计每个人迈出的每一步,也就是现在流行的“每天一万步”。 事实上,这种方法对于体育锻炼的效果是有限的。 ,真正有效的锻炼是快走一万步,迈开双腿,甩开双手,全神贯注地快走。

另外,快走是一种有氧运动,代谢过程需要大量的氧气。 心率加快,心脏的泵血量和血管的输血量都会增加,会给心脏和血管带来负担。 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一次性进行大量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不要为了排名而与朋友圈中健康的人竞争,不管你的身体状况如何。

此外,医学专家建议,患有糖尿病、肾病、关节损伤的人运动前应咨询医生,不要盲目行走。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