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汗时身体会发痒?
炎热的夏季,出汗几乎成了每个人的日常常态。 然而,有些人出汗时,皮肤会发痒。 有的人感觉胸部痒,有的人感觉背部痒,有的人感觉四肢痒。 严重瘙痒甚至可能引起红斑或小肿块。 那么,为什么出汗时皮肤会发痒呢? 如果我的皮肤发痒该怎么办?
出汗后皮肤会发痒,一般有以下四种原因。
1、过敏引起皮肤瘙痒
过敏会导致皮肤瘙痒。 由于人体免疫力低下,血液中的毒素不能及时排出,积聚在皮肤下。 热、出汗等外界刺激爆发在体表,引起皮肤瘙痒。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提高身体免疫力,给身体排毒来治愈。
2.接触性皮炎
夏季,过敏现象仍然很常见。 有些接触性皮炎在夏季会加重或复发。 可能是汗液很容易溶解接触物体上的过敏原,并紧紧地粘在潮湿的皮肤上,引起过敏性炎症反应,而瘙痒是第一个出现的症状。
3、夏季皮肤瘙痒、夏季湿疹
一到夏天,皮肤就会变得很痒,而且痒的部位因人而异。 小腿、大腿、躯干,特别是腰部是较常见的部位。 对于夏季经常穿长裤的男性来说,大腿、小腿、腹股沟是夏季皮肤瘙痒的常见部位。 气温高,裤子透气性差,不吸汗。 尤其是牛仔裤比较厚,所以裤子里面的温度如果较高,出汗后会变得更加潮湿和炎热。 皮肤无法排汗散热,体温必然升高。
潮湿炎热的夏季是真菌生长繁殖的最佳时期。 尤其是大部分服装材质透气性较差,不易吸汗。 因此,癣会在容易出汗的地方生长,例如躯干、腋窝、腹股沟和臀部。 因此,真菌感染引起的汗斑、股癣、脚气是夏季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
汗斑是以毛孔为中心的许多小圆形斑点,颜色发白,类似的斑点会合并成一些大斑点。 刚出现时,它们是浅粉色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棕色,最后变成白色,轻微发痒但不痛。 汗斑大多出现在躯干,即背部、肩部、腰部等处,且分布广泛。
有些人感觉腹股沟、臀部和脚部潮湿、发痒,特别是夏天的脚趾和脚底之间。 腹股沟和臀部会出现棕色斑块,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变深。 脚趾和脚底可能会出现水泡和脱皮。
因此,保持织物质地通风透气,保持皮肤凉爽干燥是夏季减少皮肤瘙痒的基础。 另外,还可以外用药物治疗真菌。 该液体的主要成分是抑制真菌的酒精溶液。 前者多用于汗斑。 沐浴后每天涂抹一次,持续约一两周。 对于股癣、香港脚,常使用一些抗真菌的软膏、霜剂,每日早晚各一次,直至皮肤恢复正常再用一两周。
4、皮肤细菌生长引起
人体皮肤也是排泄体内废物的器官之一。 炎热的夏季,出汗几乎成了每个人的日常常态。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汗液和皮肤废物就成为一个大垃圾桶和细菌繁殖的天堂,引起皮肤瘙痒。 在这种情况下,请始终保持身体清洁。 可以使用兰舒堂止痒皂深层清除滋生的细菌,可以有效抑制皮肤瘙痒。
5.胆碱能性荨麻疹
胆碱能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俗称风团。 当由于炎热、精神紧张、摄入过热的食物或饮料、运动后体温轻微升高时,血流量增加,刺激大脑的温度调节中枢,兴奋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 这正是因为人体对乙酰胆碱的反应,这种化学过敏就是我们所说的胆碱能性荨麻疹。
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特征症状包括:
①不会出现皮疹,但会有明显的针刺感和剧烈的瘙痒。
②多发生于青春期,多发生于受热(热饮、热水浴)、情绪激动、运动后。 当您停止运动或平静下来时,症状可能会消退。 在严重的情况下,症状可能需要数月或数年才能完全消退。
③躯干及四肢近端皮肤(除腋下、手掌、足底)常出现2毫米左右的红色风团。 这样的风团来得快去得也快,不留任何痕迹。 严重者可伴有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等,多发生于青春期,受热(热饮、热水浴)、情绪激动、运动后出现。 皮疹特点为1~3毫米大小的小风团,周围发红,多见于躯干及四肢近端,有瘙痒感。 部分患者伴有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等。可口服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酮替芬或皮敏消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