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文丨黄松山:中国旅游研究:一位海外学者的观察、思考与建议
摘要:本文从海外华人学者的角度对我国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评价。 文章第一部分围绕教授近期对国际旅游学术界现状的评论,结合作者对中国旅游研究的思考进行回应性讨论; 第二部分简要讨论了中国旅游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的一些前沿理论问题;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学者在国际旅游学术期刊上发表英文文章时面临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建议。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旅游学术界需要更多的学术反思,中国旅游学者需要增强国际视野和视野,为世界旅游知识界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中国旅游; 研究; 学术写作; 学术圈
土井:10.12054/lydk.bisu.80
介绍
近日,国际旅游研究协会(IAST)主席、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教授鲍勃教授在《 of 》发表观点文章( ),国际学术界旅游研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综合评述(,2018)。 这些问题的提出对于中国旅游学术界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笔者作为一名海外华人旅游学者,拥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长期关注中国旅游研究和旅游学术界的发展动向(Huang & Hsu,2008;Hsu、Huang J & Huang S,2010) ;黄和陈,2016a/2016b)。 很早以前就受到《旅游指南》主编的邀请。 我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 虽然我已经很久没有写中文文章了,文笔也生锈了,但是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写一些对国内同行有用的东西。 笔者读完这篇文章后认为,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回应性讨论,为国内学术界同仁提供参考。 此外,作者对我国旅游研究的进展和发展方向也有长期的观察和思考。 我对国内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学术写作和发表也有一些个人的体会和理解。 在此分享一下,希望对国内学者有所帮助。 一些灵感。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所提出问题的回应性讨论; 第二部分是对我国旅游研究中一些关键问题的讨论; 第三部分根据作者多年的学术研究经验和出版成果,对国内旅游学者进行论述。 分析国际旅游学术期刊尤其是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期刊发表文章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旅游学术界的“好消息”与“坏消息”
指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国际旅游研究已具规模。 据估计,全球有4000多所旅游大学,中国约有2000所。 旅游学术期刊和旅游研究者数量显着增长。 和同事的研究表明,过去40年来在70多种国际英文旅游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作者数量超过17,500人。 仅 2016 年,就有大约 4,000 名作者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 如果这还算好消息的话,那么国际旅游学术期刊发表文章中来自中国的作者数量的增加,对于作者来说就更是好消息了。 此外,笔者认为,对中国旅游学术界来说最大的好消息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为旅游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土壤”。 2018年6月,在中山大学举办的旅游学术沙龙上,一些国内同行提出了我国休闲研究前景的问题。 作者的回答是: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公众对旅游休闲的需求不断增加。 新的社会现象、旅游消费形态、产业业态为旅游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的旅游发展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是的。
……
【关于作者】
黄松山(1973—),男,河南庐山人,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商法学院旅游与服务营销教授,博士生导师,澳中旅游协同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旅游与服务营销、旅游行为、中国旅游与酒店研究。 电子邮件:.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