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体育系800米跑节奏训练的方法与建议

日期: 2023-09-22 10:02:28|浏览: 509|编号: 2423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高考体育系800米跑节奏训练的方法与建议

1. 提出问题

高考800米体育考试中,不少考生起跑后跑得很快,但一圈后速度明显下降。 跑完600米后,他们感到气短、胸闷、腿像灌了铅一样。 他们显然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最终的考试成绩也不如平时。 培训成果比比皆是。 这虽然是由于赛前的考试消耗了大量的体能,恢复得不好,但主要原因是800米跑训练时节奏跑训练不足,跑步节奏严重考试期间因紧张而中断。 另一方面,在800米测试中表现出色的考生大多注重考前800米跑的节奏训练,并有适合自己能力的测试目标和战术。 在800米测试中,他们很少受到表现好的考生的批评。 由于受百米跑节奏的影响,大多数跑者都能以适合自己的节奏以更均匀的速度奔跑,并有能力很好地冲刺到终点线。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800米跑是一项速度耐力项目。 ATP-CP系统和糖的无氧糖酵解(即无氧供能)是运动时的主要能量来源,糖和脂肪酸是能量来源(有氧代谢(供能))的补充,这不仅要求考生要有良好的速度、速度耐力和耐力水平,还要有优秀的节奏跑控制能力,保证考生能够高速跑完整个800米。

高水平运动员800米跑的实际训练和比赛模式大多是匀速跑模式。 实践也证明,匀速跑模式是800米跑的最佳模式。 匀速跑步模式的核心是合理控制适合自己能力和特点的节奏。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节奏稳定。 除起跑和结束冲刺外,跑步过程中跑步速度变化不大,有利于顺利克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器官系统的惯性,降低乳酸堆积水平,为超正常运动系统耐受性测试奠定基础。 本工作提供了系统的适应性保证。 虽然我们普通高考体育考生无法与高水平运动员的800米跑能力相比,但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统一节奏的跑步模式,合理控制800米跑的节奏,提高自己的800米跑成绩。技术检验结果。

2、匀速跑控制训练方法

笔者根据800米跑的能量供给特点、普通高中体育考生的学历概况以及20多年的训练经验,总结出“800米节奏跑四步优化训练” “ 方法。

800米节奏跑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根据考生最好的800米成绩和最好的400米成绩的一半,取算术平均值,加上3-5秒,确定400米跑800米节奏跑训练时。 合理的时间。 例如:某考生800米最好成绩是2分30秒,400米最好成绩是60秒。 他400米跑的算术平均时间是1分7秒5秒。 然后在训练800米节奏跑时,他会跑400米。 从1分10秒5匀速跑到1分12秒5即可。训练距离一般采用100米、200米、600米匀速跑进行800米节奏跑训练。 100米、200米、600米等速跑过程中控制的时间为400米等速跑时间的算术平均值。 详细信息参见下表1。

表1:800米节奏跑不同训练距离的控制时间

800m节奏跑训练距离

800m节奏跑训练时间控制

100米

17 秒 6 - 18 秒 1

200米

35秒2 - 36秒2

300米

1分10秒5 - 1分12秒5

400米

1分45秒8 - 1分48秒8

2.1. 节奏体验期训练

800米节奏跑训练的第一阶段是节奏体验训练阶段,简称节奏体验期。 这个阶段,尽量用100米、200米、400米的节奏来控制800米的训练节奏。 节奏跑体验期的训练一般是将成绩相似的考生分成同一同质组进行。 节奏跑训练每周安排两次,每次跑距离从600米到800米不等(100米×6-8(200米为一组,休息6分钟左右)。适合节奏感较好的考生而且学习能力强,节奏跑训练时可以逐渐增加跑步距离,整个节奏体验期可以多采用200米、400米等速跑进行节奏训练,这组考生一般跑四跑两三周内进行一次,经过六次训练,就可以大致找到适合自己的800米跑节奏;对于节奏感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考生,节奏跑训练距离可以适当选择较短的距离。 -长距离100米、200米等速跑进行节奏训练,如有必要,节奏跑训练时间可延长一到两周。

通过节奏体验期的训练,考生们普遍找到了800米跑的节奏,考生的800米成绩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而原本节奏感较差的考生,通过训练找到了节奏感,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2.2. 节奏适应期训练

节奏体验期训练完成后,考生基本能掌握800米跑的节奏,考生再用同样的方法重新计算800米期间匀速跑400米的合理时间。根据800米和400米跑的新最好成绩进行节奏训练。 将其作为下一轮节奏跑训练的控制时间,然后按照新的节奏进行训练。 现阶段的训练距离主要是200米和400米。 耐力水平较好的,可以尝试少量的600米匀速跑训练节奏,也可以采用同质分组的方法,将成绩相近的考生分成同一组进行训练。 同时,每百米设置标记并计算百米段成绩的方法有助于考生控制跑步节奏。 一般情况下,进入训练适应期,两周内训练三到四次后,大多数考生基本上都能适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匀速跑的节奏,800米跑的成绩往往会提高很多。 。 此时,你可以按照同样的模式再次调整节奏。

2.3. 稳定节律期训练

在节奏适应期,考生在干扰较少的情况下完全掌握800米跑的节奏后,即可进入节奏稳定期的训练。 稳定节奏期的训练与节奏适应期的训练最大的区别在于,此时必须排除各种人为干扰,如男女混合组、表现差异较大的异质组、语言干扰等。以便考生能够在这些人为干扰的条件下进行节奏训练。 进行训练。 训练距离以400米为主。 如果你的耐力水平不错,可以适当增加600米等速跑的节奏训练。 当考生节奏跑感觉良好、稳定后,将再次检验800米和400米成绩。 如果成绩继续提高并更大,800米跑节奏将进行第三次调整。

2.4. 韵律格斗期训练

由于考试时的心理状态、同组顶尖考生的水平和节奏对个人实战节奏的影响,实战节奏往往会显得比稳定期的节奏快很多。 因此,在节奏战阶段进行实战训练时,需要不断为考生制造人为干扰,提高考生在800米跑中的实际控制能力。 例如:参加非高中三体练习生中耐力跑优劣学生的节奏跑训练,选择雨天湿滑场地节奏跑训练,安排非高中三体练习生故意采用各种非常规节奏跑(如变速跑、起步后全速跑等)和阻塞式节奏跑训练等,千方百计干扰考生节奏跑训练,让考生学不会提高自己在实战中面对各种干扰的抗干扰能力,想办法稳定和保持自己的节奏。

3、匀速跑节奏控制训练建议

3.1. 800米节奏跑训练应以耐力、速度耐力和速度为主,以提高实战能力为目标。

影响个人800米跑节奏速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取决于耐力水平、速度耐力、速度等。因此,800米节奏跑训练应确定适合自己的节奏。您根据个人的相关素质水平,在培训期间继续进行培训。 只有探索和控制自己800米跑的节奏,才能提高节奏跑训练的效果,才能在期末技术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2. 800米节奏跑训练应随着耐力、速度耐力、速度和节奏跑控制能力的提高而调整。

科学合理的训练必然会促进800米跑相关素质的提高。 随着素质的提高,节奏跑训练的节奏必须适当加快,才能促进800米跑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否则,继续按照原来的节奏训练,不仅会固化不再适合当前能力的原有节奏,产生800米跑的生理惯性,还会导致800米跑能力的停滞。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