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还可以运动吗?
很多中老年人都会有腰部问题,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也是可以锻炼的。 虽然可以运动,但运动时需要非常小心,如果感觉有任何不适,请立即停止运动。 锻炼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受伤初期
不管病情有多轻,都不要急于运动。 集中精力治疗和康复。 这时,如果受伤部位出现炎症,就需要去医院开消炎药,多休息。 也可以到当地中医院进行理疗,避免让受伤部位着凉。
恢复期
从初始阶段到恢复期的时间取决于病情的恢复程度。 到恢复期的时候,腰部已经没有放射痛了,最基本的走路、弯腰的动作也没有明显的疼痛。
动作包括:平板支撑、桥式、仰卧起坐等简单的腰腹部练习。 动作不要太快,感受腰腹部的力量,为后续练习打基础。
运动恢复期
这个阶段也需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决定。 体内的炎症基本消失了,慢跑、快蹲也没有明显的不适。 这一阶段的运动内容分为两部分:少刺激腰腹部的动作和多刺激腰腹部的动作。
对腰腹部刺激较小的动作,就是不需要躯干承受的动作,比如引体向上、伸腿等,可以开始尝试这些动作,逐渐加大强度。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明显的不适。
对腰腹部刺激较大的运动是需要躯干承受的运动,如深蹲、站姿推举、划船等,这类运动对背部的压力很大,很容易对背部造成二次损伤。腰部并加重病情。 因此,锻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动作一定要标准,背部要保持紧绷挺直。 任何拱形动作都会非常危险。
那么对于已经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怎样才能通过保养避免走上手术台呢? 今天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带来指导。
1、心理调整
人的心理活动是控制人体一切活动的基础。 只有心态平和,才能正确对待身体疾病,做出明智的选择,所以心理调整至关重要。
首先,你要以正确的态度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实,坦然面对。 90%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痊愈,真正需要手术治疗的只有10%。 别太担心。
2、饮食安排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病减少了一定的活动量,因此饮食摄入量也应适当减少。 胃肠蠕动缓慢,消化功能降低,因此应合理安排饮食。
注意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和豆类,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乳制品、虾米、海带、芝麻酱、豆制品等,有利于补钙了,但是腰椎已经长大了。 骨刺(骨质增生)患者不宜摄入过多的钙。 尽量少吃肉类和高脂肪食物,因为它们很容易造成大便干结,排便时用力,从而加重病情。
3、日常维护
1.多说谎
卧床休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卧床休息时,腰椎间盘处于放松状态。 平躺还可以减少神经炎症物质,促进毒素吸收,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和恢复,同时可以预防神经根粘连的发生。 体位可以平躺或侧卧,以患者感觉更舒服为准。 但翻身时要注意不要“扭动”。 翻身时不要先上身,后下身。 这样的扭转可能会损伤腰椎间盘。 最好是上半身和下半身一起转动。 翻。
2、注意保暖:
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相应部位的炎症,而炎症对冷湿空气非常敏感。 很多人反映“天气一变腰就疼”。 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已经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要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尤其是换季的时候。 他们可以选择一款高性能康复护腰,不仅能刹车,还能保暖、透气、不积汗,保护腰部。 这样也能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脑疝复发的重要途径。
3、日常锻炼注意事项:
已经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并非不能运动,但应避免剧烈、过度的运动。
日常生活中,尽量少拿重物。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搬东西时,应尽量把东西搬得离自己身体近一些,不要离身体太远。 应蹲下并弯曲膝盖,尽量不要弯腰,以减少对椎间盘后部的冲击。 压力。
早晨起床时,首先应通过挺腰、抬腿等动作放松腰部,然后侧卧,用双臂支撑身体起身。
不宜站立时间过长,应进行适当的原地活动,特别是腰部活动,以缓解腰部肌肉疲劳。 必要时可在腰后放置小枕头或软垫,以保持腰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减轻腰部肌肉疲劳。
在坚持方法得当、姿势正确、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持之以恒,进行适当的腰部康复体操练习。
4、减肥:
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体重超重,但体重的增加会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因此减肥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
4.日常运动方法指导
日常锻炼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感冒不用一天,生病也不用一两天。 康复锻炼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效的,但长期坚持一定会有效果。
1、躺在床上别忘了锻炼四肢的肌肉和关节:
直腿抬高练习:
2.腰部肌肉锻炼
锻炼方法:
先用飞燕式,每天早晚锻炼一次,每次做30组。 1-2周后改用五点支撑法,每天3-4次,每次50次,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次数。 (注:如果诊断为脊椎结核、脊椎肿瘤或脊椎感染引起的腰痛,则不适合进行腰背肌肉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