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跑步要注意以下几点
预防COVID-19,最重要的是戴口罩、勤洗手、提高免疫力。 跑步是提高免疫力的一种方式。 那么疫情期间跑步要注意什么呢?
在抗击COVID-19的过程中,专家建议大家减少外出,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那么,户外跑步还能继续吗? 安全吗? 很多坚持锻炼的人或者跑步爱好者都有这样的疑问。 记者采访了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李久若。 他表示,根据当前疫情特点和病毒传播途径,非武汉地区的跑步者如果防护和准备充分,可以到户外跑步。 。
1、您身体状况良好,无不适。 有跑步习惯的朋友可以继续跑步,但从来没有跑步的朋友就不宜跑步了。
2、在室外通风处跑步。 不要在路边或人多的地方跑步。 选择人少的时间和地点越好,并与其他路人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3、跑步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最极端的情况是跑步时遇到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的飞沫,但如果在2米外,戴着口罩,空气流通,则有机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被感染的概率非常高非常低)。
4、自己跑,不要多人一起跑; 降低跑步的强度、速度和频率。 对于健身跑步来说,30分钟左右最合适。 不要高强度或长时间跑步。
5、跑步后尽快回家换上干衣服,以免着凉。
一般来说,如果做到了以上几点,就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跑步,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素质。 但记住,最好不要为下面的人跑步。
不适合跑步者
1.心血管疾病患者
人体在跑步时需要氧气来维持生命活动,同时也会消耗体内相关的营养物质。 快跑时,不仅心跳加快,心脏上的血液输出和输入速度也会加快,很容易对心脏和血管造成压力和紧迫感。 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这项运动时,其运动风险会大大增加。
2、严重肥胖患者
如果人体的体脂率大于28%,就可以归类为重度肥胖。 这些人的下肢主要承受着身体的大部分重量,承受的压力自然就大。 此时跑步只会再次增加下肢的压力,对膝关节造成损伤。
3.患有严重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即使是很小的运动也会引起身体疼痛。 对于跑步运动来说,运动强度可高可低,所以这类人不适合跑步运动。
4. 心脏病康复者
很多医生会指导此类患者在发病后休息三个月,然后才能进行小范围的运动。 因此,此类患者一旦进入恢复期,就不能进行跑步锻炼,否则会增加疾病的复发率,危及生命。
5.胆结石患者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跑步强度有点大,可能会引起患者内脏器官的振动移位,从而导致其他病理性疾病。 胆结石可以通过针对性治疗排出体外,但具体决定取决于结石的状况。 胆结石一般发生在胆囊。 此类疾病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女性朋友更容易患上胆结石。 因此,发现疾病后必须及时进行治疗。
地址:松原市果尔罗斯路4068号江南迎新工业大厦(七粮店对面)。 乘坐10路、77路、21路到迎新医院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