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脚踝酸痛?做7个简单练习帮你摆脱脚踝痛
我有一个朋友刚开始跑步,跑了几次就放弃了! 当我询问原因时,原来是——脚踝疼痛!
脚踝是左右脚血液流动的重要部位。 如果脚踝处的肌腱僵硬、老化,回流的血液就会停滞在这里,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 踝关节力量在跑步时的整个动力链中起着重要作用。
真正让你擅长跑步的,不是你跑得有多快、跑了多少,而是你能跑多久而不受伤,永远保持健康快乐!
如果你想避免因为脚踝疼痛而中断跑步,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助你~
强壮的脚踝有什么好处?
跑步者都明白腿脚的重要性,也知道膝关节需要好好保护,但对脚踝的重视却不够。 强壮的脚踝也是跑者跑得又好又快的基础!
1. 帮助对抗跟腱炎和胫骨后肌腱炎
很多跑步时出现脚踝疼痛的人,其实是患有跟腱炎和胫骨后肌腱炎。 这两种损伤主要是由于足部过度内旋,给周围的肌腱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反复过度内旋很容易导致肌腱轻微撕裂,也就是肌腱炎。
2. 帮助预防扭伤
扭伤是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大约 80% 属于此类。 如果脚踝周围的肌肉更强壮,就可以更好地支撑关节并防止扭伤。 这些肌肉可以通过训练来增强。
3.保护附近关节
如果踝关节力量较弱,关节就会承受更大的压力,甚至可能造成膝关节、髋关节等损伤,踝关节力量较强可以更好地保护关节。
4、提高运动表现
脚踝肌肉力量的增加意味着跑步者将拥有更好的力量、灵活性和活动能力,这也有助于提高跑步成绩。 此外,拥有强壮的脚踝可以让跑步者的脚后跟以更合适的方式着地!
对于女性来说,当脚踝周围的肌肉变得更强健时,也能增强鞋子的适应性,降低受伤的风险。
为什么跑步脚踝会酸痛?
刚才提到,跑步时脚踝酸痛最重要的原因是脚踝肌肉力量不足。 除此之外,还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1、运动量少
我平时缺乏运动,一下子就跑八、十公里。 对于身体来说,这算是剧烈运动了! 身体各部位一时还没有适应,脚踝就被撞到了!
Tips:运动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活动。 三天不打鱼,两天不打网~
2. 减少热身时间
前面说过,跑前的热身和跑后的拉伸非常重要,一定不能忘记! 如果开始跑步前没有做充分的热身运动,身体的关节不会活动,无法适应跑步状态,很容易导致拉伤、扭伤。
Tips:跑步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比如原地抬腿、扭动脚踝等伸展运动。
3、多运动
踝关节由大量韧带纤维组成。 这些韧带纤维保护脚底和足弓。 经过长时间的剧烈跑步后,部分韧带纤维可能会断裂,引起脚踝疼痛。
Tips: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跑步运动量,而不是盲目增加。
4、姿势不正确
跑步虽然简单,但仍然需要一些技巧,尤其要注意跑步的形式。 低头、低腰等不正确的姿势或不正确的着地姿势都会导致跑步后脚踝疼痛。 比如跑步时,头颈部没有保持挺直,而是向一侧倾斜,就会导致身体中心偏离,由此产生的单侧用力过大,就会造成脚踝受伤。
5、场地不合适
如果跑步表面弹性较小,如混凝土,长时间跑步会对身体的关节、韧带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容易导致踝关节、膝关节等损伤,造成踝关节疼痛。
Tips:尽量不要在坚硬的混凝土或不平坦的路面上跑步。
6、跑鞋不合适
跑步时穿不合脚的鞋子或鞋带系得太紧,容易导致脚部血液循环不良; 穿拖鞋或高跟鞋跑步很容易导致脚踝扭伤,从而引起疼痛。
Tips:选择合适的跑鞋可以减少对脚的冲击。
当然,除了跑鞋之外,袜子的选择也很重要。 我个人的跑步袜是肌肉压缩袜。 这款中小腿袜可从足弓、脚背和脚踝提供最大梯度压缩。 借助压缩支撑技术,还可以提供肌肉支撑,减少运动时的肌肉震颤,缓解疼痛,让肌肉变得更强健。
7、肌力不足
跑步过多造成的受伤,大部分原因都可以归结为肌肉力量薄弱。
Tips:除了常规的运动训练外,日常的锻炼方法还应该包括时不时的力量训练。
增强脚踝力量的训练方法
我刚才提到了,脚踝力量训练! 是的,跑步需要各种力量训练。 跑步时,控制脚踝运动的力量大部分来源于小腿,脚踝力量训练严格来说是肌肉力量训练。
1、高尔夫训练方法
通过向下压高尔夫球来增强脚踝的力量。
2、前脚着地,后脚高举
增加脚踝稳定性,可作为热身运动。
3.前脚掌着地,前后移动
向前和向后移动脚底
向前和向后移动脚外侧
向前和向后移动脚内侧
4. 肺向前
增加脚踝力量,提高大腿力量,可作为热身训练。
5.固定踝关节稳定训练
通过单脚站立并摆动另一只脚来增加脚踝的稳定性
6、器械辅助训练
通过使用不稳定的器械实现踝关节的综合受力
7、弹力带辅助训练
利用松紧带的拉伸效果来强化脚踝
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让你的脚踝肌腱保持柔软和弹性。 除了稳定关节外,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疼痛其实是身体发出的特殊警告,告诉你该休息了!
如果你已经出现踝关节疼痛,在踝关节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之前,要好好休息,学会锻炼肌肉功能。 只有满足了要求,才能更好地矫正跑步姿势。
只有充分休息,才能跑得更远、跑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