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教你正确跑步姿势!
错误的跑步姿势不仅达不到理想的健身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跑步时常见的错误
呼吸太快
跑步时,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需氧量增加。 为了吸收更多的氧气,呼吸不需要加快,而是需要加深。
拱起背部或弯曲腰部
弯腰弓背时,胸部向内收缩,肩膀塌陷,上半身微微前倾。 这样很容易摔倒受伤,而且很容易对胸椎、腰椎造成损伤。 更重要的是,它会直接导致你呼吸不舒服。
步子迈得太大了
跑步时,步子太长,双腿用力过猛,会消耗多余的能量,让你很累。 而且跑步时不能忽视双手的姿势,更禁止握拳,否则会形成阻力,上半身绷紧,妨碍跑步。
踮起脚尖跑
很多人的理解都是一知半解,听到别人说应该用脚掌着地,结果却误解了脚掌着地。 前脚掌≠脚趾! 前脚掌基本上是指整个脚掌的前三分之二,也就是脚趾的位置。
正确的跑步姿势
正确的跑步姿势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伤害,而且跑步本身也是一种美!
那么,正确的跑步姿势是怎样的呢?
当以完美平衡的姿势跑步时,跑步者不会将能量浪费在不必要的动作上,而只会有效地利用能量来维持姿势平衡。 在关键的跑步姿势中,肌肉收紧并准备向前倾斜。 此时,四肢交替支撑运动最为有效。
1. 必须抬起脚趾,脚掌接触地面,而不是脚趾。
进入关键跑姿有3种方式,即脚跟着地、中足着地和前脚着地。 当跑步者脚后跟着地时,他的膝盖处于紧密锁定状态,锁定的膝盖必须负责吸收落地的冲击力。 用脚跟着地也会带来更长的着地时间。 落地时间越长,膝盖承受的应力过程就越长。
当跑步者的脚后跟撞击地面时,由于身体向后倾斜,关节和肌腱必须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吸收落地重量的冲击,这可能会增加关节和肌腱受伤的风险。
当跑步者用中足着地时,关节并未锁定,但仍然要承受过大的张力。 支撑时间比脚后跟触地时短,但关节和肌腱仍然要花更长的时间支撑地面。 在实际跑步中,跑者要保持并保证每一步都能实现中足着地,其实是很困难的。
用前脚掌着地可以让关节打开,减少着地时的压力。 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支持时间。 所以可以说,前脚着地是最好的着地姿势。
每个跑者在跑步过程中都必须经历一次关键跑。 当跑步者经过关键跑姿,形成灵活的S形姿势,头、肩、腰、脚底能保持在同一直线上时,这就是身体向前摔倒的起点。
用脚尖着地跑步,即用脚趾着地,会导致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症和小腿酸痛。 对于没有经过足够训练的初学者来说,落地时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增加脚踝扭伤的可能性。 尤其是在室外路况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更应该避免这样的跑步姿势。
2、身体保持直立,始终保持正直。
保持背部挺直,上半身保持一条直线。 头部、颈部和背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眼睛平视前方,不要低头,也不要来回看。 这决定了你跑步的效率。
有些跑步者在摔倒时还会做出一些不必要的动作,比如抓住地面、抬起膝盖等。 所谓着地,就是跑步者在跑步时试图用脚底拉动身体向前。 但事实上,在跑步时是不可能实现这样的动作的,因为不可能希望跑步时肌肉的动作大于身体向前的冲力。 有些人认为抬高膝盖是跑得更快的好方法,但事实恰恰相反。 将膝盖抬得太高只会减慢跑步速度。抬高膝盖会导致跑步者过度使用髋部屈肌,身体会试图进行补偿。
向前摆动的力产生向后的反作用力。
事实上,跑步者所要做的就是自然前倾和落下,最简单的动作就可以产生动能,然后保持前进的动力即可。
通过关键跑姿后,身体所能满足的前倾角度约为22.5度。 在这个角度,脚趾必须向上拉,否则就会掉下来。
3、手臂不要过度摆动,否则会消耗更多的热量。
跑步时,手臂肘部自然弯曲,置于身体两侧并放松。 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拇指、食指、中指自然张开。 没有必要刻意地摆动手臂。
拉起动作
有些跑步者在拉起时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低效且多余的动作,例如推力和过度摆动手臂。 事实上,推只有助于向上运动,并不能帮助跑步者前进。 过度的手臂摆动也是一种多余的动作,并不能帮助跑步者跑得更快或更远。 手臂摆动只是为了平衡手部动作。 保持每分钟180个引体向上,可以充分发挥肌肉和肌腱的弹性,从而提高跑步效率。
因此,关于正确的跑步姿势,你在跑步过程中只需记住三件事:快速通过关键的跑步姿势、前脚掌落下并利用前倾的力量将脚底从地面上拉起。地面。
4. 向后伸展手臂和肩膀,扩张胸部,使呼吸更顺畅
最好的姿势是肩膀放松,自然下垂。 跑步时,肩膀也应保持水平,手臂自然微弯曲,双手半握拳。 你的手臂应该随着步伐尽可能地前后摆动。 当你跑累了的时候,注意不要耸肩。 你可以摇晃肩膀来放松。
最后推荐3分钟经典跑步教程。 读完之后,你会对跑步姿势有一个新的认识。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能会被删除。
推荐跑步交流群
●拥有8年经验的资深跑者与你一起跑步,解答你的所有疑问!
●新手还是专家? 没关系,你还要继续跑。 站在起点比跑向终点更重要。 等待您的加入!
推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