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可以在公园内的步道上行走吗? 跑步时发生碰撞谁该负责?文章里有答案

日期: 2023-10-12 00:03:56|浏览: 518|编号: 2513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游客可以在公园内的步道上行走吗? 跑步时发生碰撞谁该负责?文章里有答案

近两年,不少公园修建了塑料跑道,供锻炼者跑步或步行。 然而,在赛道上锻炼的人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游客走来走去,孩子们乱跑,甚至孩子们玩滑板车或轮滑。 事实上,公园内的跑道是有使用规则的。 无视规则将会带来安全风险。

需要在跑道上走动

重新开放的龙潭中湖公园,新建了一条塑胶跑道,让很多跑步者欣喜不已。 彭阳经常下午四五点去公园锻炼身体。 “新建的塑胶跑道跑起来很舒服,在北京公园里算是比较高标准的跑道了。”彭阳说。

但让彭杨感到尴尬的是,公园内的跑道上经常有老人散步、孩子玩耍、情侣拍照。 跑步者必须不断闪避和移动才能避开障碍物。

龙潭中湖公园

有一次,彭阳在练习速度跑时,突然从儿童游乐场里冲出两个孩子。 幸亏彭杨及时停住脚步,才没有撞到他们。 然而,他踉踉跄跄了几步,险些摔倒。 “孩子的父母聚集在附近,聊得很开心,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危险。如果他们真的打了孩子,父母肯定会认为责任都是我的。” 彭阳无奈的说道。

北京肯润集团的领导老苏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此前,他正在校园操场上与跑友一起训练马拉松。 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突然从操场中央冲向跑道。 尽管跑步者紧急“刹车”,但还是将孩子撞倒了。 家长赶到现场。 他一上来就喊道:“你没长眼睛吗?这里这么多孩子,你跑这么快?孩子要是受伤了,我就跟你算账!”

家长的态度让跑者们很委屈:“操场上的跑道本来是为跑步者准备的,但家长没有看管孩子,还抱怨我们跑得快。跑步过程中,身体有惯性。如果有人前面突然断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跑步者可能无法停下来,很容易撞到别人而摔倒受伤,跑步者的权利应该如何保障? 老苏说道。

跑道经常被游客占据

老苏以前经常去望京体育公园跑步。 每年夏天的傍晚,公园里的跑道上都有人们遛着孩子,也有孩子骑着滑板车、平衡车或穿着轮滑鞋,在跑道上飞快地驶过。

“虽然是公共场所,大家都可以来,但大家并排走,慢慢堵住跑道,不太合适。如果我没有练越野跑,我还是能跑的。”这种地方,我实在是跑不了了。” 老苏无奈的说道。 为了避开人群,他和跑友们只能尽量在早上人少的时候练习几圈。

周末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游客络绎不绝。 公园内的跑道上,不少游客悠闲地散步,时不时停下来拍摄公园风景,根本没有留意路过的跑步者。 “在奥森,跑步就是这样。去公园的人比跑步的人还多,我们不能要求不锻炼的人不要在跑道上行走。跑步的人应该避免撞到游客,但游客也应该有感觉文明和安全。什么?” 经常在奥山跑步的王先生说道。

在朝阳公园,记者沿着公园内5公里的登山步道行走,看到两名女士乘坐公园内租用的旅游巴士,沿着登山步道行走,最后停在了登山步道上。 坐在车里开心地聊天,登山步道完全被堵住了。

前方不远处,一群群游客并肩而行,跑步者则要在附近的柏油路上绕行; 而在园区一处“网红打卡点”,摄影师正在给模特拍照。 为了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他站在登山步道中间,不停地按下快门。 他还会前后移动身体,让那些想要躲闪的奔跑者更加迷惑……

朝阳公园,步行者堵塞登山步道

“其实很多游客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问题,他们认为逛公园就应该走到哪里就到哪里,但跑道毕竟是一个健身的地方,希望大家看到锻炼身体的时候可以尽力而为。让开,”一名跑步者说道。

海淀公园

塑料跑道容易损坏

老苏说,他经常在一些河边小道上遇到自行车、电动车自由行走的情况。 有的人拿着登山杖走在塑料栈道上,有的妇女甚至穿着细高跟高跟鞋走在栈道上。 “这种塑料跑道比普通地面更容易损坏,让我感到非常难过!” 苏说。

据一家塑料跑道厂家的工作人员介绍,普通材料制成的塑料跑道寿命约为6至8年,而采用较好材料制成的跑道寿命为10至12年。 “虽然符合新国标的材料在物理性能上更加耐磨,但高跟鞋、登山杖等尖锐物体仍然会对塑胶跑道造成损坏。而且,塑胶跑道具有一定的承重性。限制,车轮反复滚动也会造成损坏。” 据了解,现在一些公园会对受损的塑料步道进行修复,但由于面积较小,局部修复成本仍将居高不下。

北京跑者“丁丁”也表示,由于塑料材质容易损坏,运动场、游乐场的专业跑道使用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包括禁止携带登山杖、禁止穿运动鞋以外的鞋子等。 。 入内,婴儿车、溜冰鞋、自行车等车辆禁止入内。 “如今,塑胶跑道不仅仅用于运动场,所以大家应该了解一些塑胶跑道的使用规则。只有日常保养和使用,才能延长塑胶跑道的使用寿命。” “叮叮”说道。

赛道规则是“左快右慢”

在跑道上锻炼有什么规则吗? 记者走访发现,事实上,一些公园的跑道旁每隔一段时间就竖起了“温馨提醒”。 例如,在奥森公园和朝阳公园,标牌上写着“车辆禁止进入登山步道”和“快走靠左行驶,慢走靠右行驶”。

奥孙公园徒步步道旁温馨提示:“走快的靠左走,走慢的靠右走”。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工作人员解释道:“公园的赛道是公共福利设施,向所有人开放。公园只能提供一些温馨提示,很难强加要求,更不用说限制游客进入赛道了。”我们设立提醒的初衷是为了提醒游客文明入园,倡导相互礼貌,更好地维护公园秩序。”

龙潭中湖公园工作人员表示,设计之初就标出了公园内跑道的方向。 标记方向的目的是提醒游客应该朝这个方向行走或跑步。 在跑道上逆向行驶显然会增加相撞的概率。 “按照国际田径联合会的规定,标准跑道是逆时针跑,这是因为人的心脏在左边,向左转会有更好的向心力,摔倒的机会也会大很多。”更小。”

“丁丁”说:“如果是公园里的跑道,虽然很难强制执行,但按照习俗,大家都应该遵守‘左快右慢’的基本规则。对于一些郊野公园来说,没有跑道,大家在锻炼的时候也应该养成靠右行驶的自觉意识。对于专业体育场馆,内侧的一、二泳道通常是留给跑得快的人或者职业运动员的;那些走得慢或者走得慢的人散步应该在第四车道之外。”

望京体育公园温馨提醒

老苏也认为,跑步者应该自觉遵守这些“跑步礼仪”,防范风险,但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应该制定更加明确、详细的登山步道使用规则,协调专人进行相应的提醒和安全管理,指导 每个人都培养礼貌意识。 “首先让大家知道礼仪,然后让大家逐渐认识礼仪。这样,既能保证大家的安全,又能让跑步运动更好地发展。” 老苏说道。

跑步时发生碰撞谁该负责?

使用公园内的跑道有一定的规则。 忽视规则就会带来风险。 不少跑友也提出疑问:如果不小心撞到不遵守规则的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北京长虹律师事务所彭彦军律师认为,如果跑步者与儿童发生碰撞,一般跑步者应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 由于公园内的跑道本质上是一个公共场所,而不是专业比赛场地,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应该预料到跑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 “但孩子的父母也有一定的责任。”

彭彦军表示,根据民法典第三十五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儿童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风险。 作为监护人,家长有义务看护好孩子,不让孩子随意越轨。 如果孩子有过错,他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如果在登山步道上与成年人发生碰撞,彭彦军认为跑步者和被撞者都有责任。 成年人是指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具有一定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的人。 造成损害的,如果有过错,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责任。

对于公园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彭彦军分析说,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有义务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公众的安全。 如果公园在可预见的合理范围内开展危险告知、行为提醒和安全管理,将可能威胁人身、财产安全的隐患降到最低,可以视为在“范围内”履行了安全防护责任。合理限度”; 否则,因缺工造成游客伤害或增加游客受伤可能性的,应在此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使跑步者不小心与他人发生碰撞,跑步者仍然要承担很多法律责任。因此,跑步者在公园等没有专业属性的公共场所跑步时,还是要格外小心。注意以防万一,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彭彦军说道。 (实习记者 徐英波)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