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技巧:步频很重要,但如何提高呢?
前言:长跑界曾经有过一个经典调查:世界顶级长跑运动员的步频基本维持在180左右,这给长跑运动员很大的启发。 也许真的存在“最佳节奏”这样的事情。 观察一场马拉松比赛,不难发现,顶尖跑者的脚步基本都在同一个点上。 他们不仅具有相同的步频,而且还具有相似的步长。
跑步速度可以使用简单的公式计算:速度=踏频×步幅。 事实上,对于初学者来说,两者必有一弱,甚至更多的时候,两者都弱,步频不高,步幅也不大。 为什么强调节奏很重要? 随着跑步的进行,最安全的提高速度的方法是从小步开始高频率,增加落地次数,这样可以减少每次落地的压力,然后逐渐增加步幅,你就会跑得越来越快。 初学者直接大步前进。 台阶大,冲击力大,容易造成伤害。 而且,一旦步幅变大,需要做的大量脚部工作就会更高,这会比增加步频更加困难。 事情。
步频跑和跨步跑的区别
1、步频跑法是指步幅较小、步频较高的跑法。 一般刚开始跑步的人步频在160-180左右,运动员一般在200以上。 前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日本肯尼亚选手高桥尚子(最大步频达到240步/分钟,平均步频209、步幅145cm、身高163cm)都是步频跑法的代表。
由于步幅较小,踏频跑法落地时对身体的冲击力也较小。 身体垂直幅度较小,也是最适合下坡的跑法。 然而,高步幅频率会减少着陆的影响。 但随着手臂摆动/腿部动作的增加,心率迅速上升,消耗更多的能量,全身的疲劳感也会增加。 当负荷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时,可能会发生伤害。 疾病风险也会出现。
△
2、一般刚开始跑步的人步幅在75cm-100cm左右,而运动员一般步幅在160cm以上。 因此,你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职业运动员的一步等于普通人的两步。
跨步跑的代表运动员有牙买加的博尔特(最大步长2.7米,步频264)和日本的野口美津野(步频196,身高150厘米,步幅151.5厘米)。
同样的速度下,大步跑比步频跑消耗的能量要少,但想要控制大步幅,就必须有更强的肌肉,否则很容易受伤。 (可以通过深蹲等训练强化腿部肌肉,提高臀部灵活性,增加髋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步幅)
采用跨步跑法,当你在马拉松后半程感到疲劳、步幅变小时,也可以通过摆动手臂来增加步频,以保持速度。 但跨步跑法在双脚着地时对身体的影响较大,受伤的风险也较高,因此跨步跑法不适合跑步新手。
“每分钟180步”的秘密
“每分钟180步”是运动生理学家丹尼尔博士提出的。 他在《丹尼尔的跑步公式》一书中提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他每天都会观察不同跑步者的表现,并进行计算。 当时记录了50多名男女跑步者的步频,距离从800米到马拉松。 结果发现,所有跑步者中,只有一名踏频低于(per,每分钟步数频率)。
由于速度、距离、坡度以及各自的生理结构不同,每个人习惯的节奏也不同。 因此,没有最好的节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节奏。
丹尼尔博士发现了一个关于步频的大原则,那就是无论什么情况,长跑时的步频都应该大于或等于。 他认为踏频可以有效减少落地时的冲击力。 每分钟的踏频在180步以上时,你的脚会更接近轮子的效率,落地点会更接近重心正下方,你的跑步效率会大大提高。
如何训练节奏
了解你的节奏
要训练节奏,首先要了解自己目前的情况。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进行一次低强度跑步,数一下您在 30 秒内走了多少步,然后乘以 2 即可得到步频。 您还可以使用计步器以恒定速度跑步来准确计算您的步频。 还有一种方式是依靠手机APP或者GPS手表直接显示步频,更加直观方便。
专注于脚步和呼吸
增加步频属于这种动作类型的训练。 通常我们以自己喜欢的节奏和步幅跑步,这非常随意,并且通常由自然肌肉力量决定。 为了提高步频,你需要有意识地专注于你的步伐并增加交换腿的频率,而不是你的整体速度。 另一个重要的一点是你的呼吸。 步数和一次呼吸的次数根据强度的不同而不同,但频率高往往会让你的呼吸更加紧凑,需要更多的心肺功能锻炼。 高频呼吸也需要锻炼。 一段时间后,当您习惯了高频率跑步时,您可以通过稍微增加步幅来轻松提高速度。
别忘了训练你的手臂摆动
手脚协同动作,手臂的频率和摆动幅度与腿部的动作呈正相关。 腿部频率的增加与手臂摆动的加速度密不可分。 一旦手臂摆动加快,迈步频率也会增加。 有的人上肢无力,跑到一定程度手臂下垂。 你会明显地看到他们的步伐变慢了,步幅变短了,他们的速度也变慢了。 将肘部弯曲至90度,将手臂摆动到较高的位置,就会带动肩胛骨的运动并传导至骨盆,从而带动腿部。 当踏频快时,手臂摆动位置较高,当踏频慢时,手臂摆动位置相对较低。
与高频跑者一起跑步
频率比较难练习。 任何人都很难突然改变我们在开放空间中的跑步方式。 幸运的是,我们有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改变。
要训练节奏,请跟随高频跑步者并使用相同的着陆模式。 一开始可能会很困难,但这是训练频率的唯一方法。 频率对于进入330的玩家来说已经非常重要了,适应高频率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 每个步骤之间的时间较短。 你需要更快的恢复能力和更强大的供氧系统。 。
选择一首适合自己节奏的歌曲
训练节奏的另一种方法是听节奏足够快的歌曲。 有的歌曲适合180的节奏,有的适合160,有的适合120。跟着音乐的节奏跑步也是一种锻炼方式。 当然不能像京剧那样打得快,走得慢。 只有跟上节奏才能锻炼。
大概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小步、低频的阶段。 想要有速度,有足够的步频是第一步。 之后,通过增加步幅,你可以走得更快更远。
顶尖跑者始终保持一贯的高踏频,这是训练的先决条件;
顶尖跑者始终保持一致的大步幅,这是强化的功能。
找到你合理的步频,训练一段时间,然后尝试稍微增加步频,然后增加......
当你达到高频率时,尝试增加步幅,然后再增加……高手就是这样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