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两三岁了,跑步摔倒了怎么办?
1.不能立即拥抱他
当孩子跑步时摔倒时,父母立即扶起孩子是本能反应,也是人性。 但如果孩子摔倒,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即使孩子没有摔倒,立即抱起孩子也会养成孩子软弱、经不起挫折的性格。
建议先观察孩子是否受伤、手脚是否扭伤、头部是否碰撞等,然后再将孩子抱起来。 动作要轻柔,稍微安抚孩子,避免晃动; 如果孩子出现明显的外伤、出血、骨折、扭伤,或者眼球出现快速震颤、喷射性呕吐、精神不振甚至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如果孩子已经可以走路,并且没有发现任何受伤或异常情况,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
2.不要责怪地面
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停止哭泣,但实际上暗示地板、桌椅都是孩子摔倒的错。 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孩子不承担责任、只会推卸责任的不良性格。
如果孩子只是轻微摔倒,无需过度紧张。 如果孩子感觉到你的关心,他可能会大声哭泣并要求你安慰他。 你可以用言语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 如果孩子不愿意自己起床,就没有必要这样做。 责备时,伸出双手去帮助他/她,并告诉孩子下次他/她可以自己站起来。 其实孩子只是“求安慰”。
3、不要太紧张,影响孩子。
当孩子摔倒时,家长会非常紧张,甚至困惑。 这时,妈妈的紧张、苦恼和流泪会让宝宝感到更加不安,孩子也会因为妈妈的反应过度而哭得更加伤心。 妈妈越哄宝宝,宝宝就越哭,形成恶性循环。
建议当孩子摔倒时,妈妈首先要冷静下来。 只要仔细观察,安慰他或她,并鼓励自己站起来。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勇敢精神。
4、肿胀部位不要大力揉搓“散瘀”
当孩子跌倒受伤时,常常会出现红肿现象。 此时揉搓孩子不仅不利于消肿,还会加重症状。 不要用药酒按摩孩子的患处。 这种做法还会在摔倒后24小时内加重症状。 而且药酒刺激性较大,会对孩子的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不宜使用。
如果肿胀伴有皮肤破损,先用碘伏等消毒,清理伤口上的异物,贴上创可贴,待出血停止后冷敷; 如果只是肿胀,在摔倒后24小时内,用冰块和毛巾包裹。 冷敷和冰块可以立即收缩血管,防止肿胀扩散; 24小时后即可使用热敷,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助于活血化瘀。
5. 当你感觉一切都很好时,不要停止观察。
孩子摔倒后通常不会出现外伤或异常情况,因此很多家长都放心了。 但事实上,有些症状可能暂时不会出现,稍后才会出现。
建议家长在48小时内仔细观察。 如果孩子在旅途中出现呕吐、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这种情况属于急性出血,比较常见。 此外,还有另一种颅内出血,称为迟发性出血。 发生的概率不是很高,一般是7天左右,所以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