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一男子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却被送入ICU。 这是很多人都会犯的一个疏忽。
培训班今天开始啦!
超级兴奋! 很多有用的东西来了!
你准备好了吗?
然然带你看看
家住宁波市鄞州区的60岁男子李先生仍然一头雾水。 跑步明明是一项体育锻炼,却成了他哮喘发作的罪魁祸首。 更可怕的是,他被送进了ICU抢救。 。
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综合《宁波晚报》、《健康约》、《广州日报》、《南国早报》及网络
我感冒时去跑步,但发生了一些事情
李先生是一位跑步爱好者,每天坚持至少跑步两公里。 这个爱好已经持续了2年。
“我两年前得了哮喘,出院后医生曾叮嘱我要注意体育锻炼,体质好的话就不容易生病……”从那以后,先生李每天都跑步。
“这跑步真有效,我这两年哮喘都没发作过。” 前几天,李先生像往常一样出去跑步,但跑完后他感觉比平时更累。
``前几天正好感冒了,本以为跑步出汗感冒会很快好起来,但没有当回事,没想到半夜的时候,突然感觉呼吸困难了。越来越难了,呼吸也粗重了……”李老汉心急如焚,在家人的陪同下,于凌晨2点左右赶到鄞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
急诊医生看到李老人喘不过气来,嘴唇发绀,躺不下,赶紧找ICU医生会诊。 当ICU医生付野赶到现场时,发现李老人呼吸困难。 根据他的经历和家族病史,根据描述,初步判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立即转入ICU紧急应用无创呼吸机。 联合使用哮喘药物后,李先生的病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他已脱离生命危险,仍在接受治疗。
当您感觉不适时不应该这样做
“我感觉虽然呼吸很粗,但还是感觉氧气不够,感觉自己快要死了。幸好医生救了我,让我恢复得这么快,我真的很感激。” 脱离危险的李叔叔握着医生的手,不停地说谢谢。
据李先生的主治医生付野分析,李先生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是感冒后剧烈运动。 她说,生病的时候身体就虚弱了,抵抗力就变弱了。 这个时候一定要好好休息,让身体有更好的条件恢复正常。 适当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室内通风,避免过度劳累。 和大量的锻炼。
运动时,身体产热加快,新陈代谢旺盛,必然会导致体温升高,从而加重病情。 严重的情况下,像李先生这样,原病可能会复发,甚至危及生命。
“运动疗法”很危险
付野医生说,她之前接过感冒期间剧烈运动引起心肌炎的病例。 特别是,许多年轻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 感冒后,即使症状严重,他们也常常以工作繁忙、学习压力大为借口坚持下去。 他甚至在患病期间继续锻炼身体,从事所谓的“运动疗法”。
这会增加心脏、肺等系统的负担并导致危险。 她提醒,如果感冒后出现胸闷、心慌、乏力、恶心、头晕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必修课。 虽然运动的热情值得肯定,但运动不当带来的伤害也不容忽视。 运动损伤、“酱油尿”、甚至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 这都是因为踏入了本可以避免的体育“雷区”!
误解:
运动时出汗可以治疗感冒吗?
“有些人认为运动后出汗有利于治疗感冒,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广东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谭文鹏表示,感冒后不建议运动,认为运动会给身体和心脏带来负担,甚至诱发心肌炎,加重病情。 ,必须加以防范。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徐丁立教授表示,普通健康人没有任何运动背景,很少参与运动。 如果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很容易出现“运动应激综合症”,其中最常见的是“运动应激综合症”。 严重的后果是运动引起猝死。
建议:
长期缺乏运动的人
运动前最好先进行身体检查
此外,交感神经剧烈兴奋、大量出汗后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饮料,导致电解质紊乱、处于感冒等炎症感染阶段、过度疲劳、运动前饮食不当等,都会导致这可能会导致运动应激综合症。
徐丁立表示,只要运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些诱发猝死的隐藏因素是可以被发现的。 长期缺乏运动、有一定基础疾病的人,在开始运动计划之前,应先去医院体检。 这主要是针对心肺功能的体检。 最好做一下“心脏运动负荷试验”,可以帮助诊断。 受试者是否患有隐性心脏病。
老年人应量力而行
专家提醒中老年人记得量力而行。 老年人不宜做紧张强度大的运动,如挑战身体极限的剧烈扭转、仰卧起坐、弯腰到达脚尖、健身器材、举重、马拉松跑步等。对抗性打篮球、踢足球等也不利于保护。 身体。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黄兆琪医生表示,多走路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还有助于降低血压。 走路时步伐要适中,上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 行走时,应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前脚着地,而不是后脚跟先着地。 每天步行半小时至1小时。 强度根据您的身体状况而有所不同。 一般以轻微出汗为宜。
另外,如果你身边有以下几类人,记得提醒他们运动时要小心……
①既往有心脏病患者。
②感冒未痊愈者。 感冒病毒可引起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导致猝死。 如果感冒后 1 至 3 周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水肿或晕厥,必须去看心脏病专家。
③患有高血压或心律不齐的人。 超负荷运动很容易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和心律失常。
④糖尿病患者。 超负荷运动很容易诱发低血糖,而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心血管问题。
⑤肥胖者。 一些肥胖者患有代谢紊乱。
⑥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身体状况通常较差的人。 过度运动很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引发意外。
⑦年龄过大的老人。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避免运动损伤
不同的运动有其各自需要特别注意的要点。 比如打羽毛球要小心扣球,登山要小心膝盖受伤。 但总的来说,避免运动损伤是需要遵循一定原则的。 以下是一些实用且有效的Tips:
1、选择合适的运动器材和运动场地。 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合适的鞋袜,并带上充足的饮用水。 如果要进行户外运动,要注意避开严重雾霾、酷暑、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和凹凸不平的路面。 酌情准备帽子、墨镜、手电筒等。
2、合理安排热身训练。 运动前充分伸展肌肉并活动关节。 平日加强下肢肌肉训练。 强壮的股四头肌可以为膝关节提供相应的保护。 靠墙蹲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练习方法。
3、选择合适的锻炼时间。 中午或大餐后不宜运动。 散步一般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请勿在受伤或患病时进行锻炼。 晨练应从慢步行开始。 高血压患者不适合晨练。
4、运动量要合理。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在多次训练之间切换,以避免过度用力对某些肌肉造成损伤。 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当感觉身体不适时,应暂停或减少运动量。 有基础疾病的人运动前应咨询医生。
5、警惕运动时身体发出的“警报”。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必须停止运动:胸闷伴痉挛、呼吸困难、疲劳、恶心、头晕、头痛、四肢剧烈疼痛、关节(包括足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疼痛、无力腿部,行走困难。 、脉搏明显加速、心悸、心悸。
6、运动后的调整也很重要。 运动后注意伸展运动,不要坐下休息和突然降低体温,不要立即进食或喝冷饮。 可以根据运动强度适当补充水分和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