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锻炼时别踩那些“坑”

日期: 2023-11-19 02:02:11|浏览: 365|编号: 2689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跑步锻炼时别踩那些“坑”

■全媒体记者高冠

通讯员 孙悟坤

跑步可以让你的身体变得更加健美,并且可以彻底改变你的精神面貌。 但也有人发现跑步后会出现腿痛、膝盖痛、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 你知道运动时应该注意什么吗? 让我们请市人民医院医疗保健组康复医学医生葛同娜来告诉你。

“跑步锻炼虽然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因人而异,应适时适量进行。” 葛博士表示,跑步锻炼有7个常见误区需要注意。 否则,运动中踩了这些“坑”,就会得不偿失。

我以为跑步适合所有人。 事实上,跑步并不适合所有人。 对于体重较重或肥胖的人来说,慢跑对于膝关节和踝关节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没有专业的塑胶跑道,坚硬的地面会对膝关节、踝关节造成较大的威胁。 刚开始锻炼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应慢慢从快走过渡到慢跑。 习惯性踝关节扭伤、膝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等的人,如果没有进行康复训练,应降低强度,缩短跑步时间,否则很可能出现更严重的慢性损伤。 跑步可能不适合患有其他慢性疾病且症状未得到控制的人。

跑步前不要热身。 跑步前应先伸腿、压腿。 如果没有热身就开始跑步,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就没有时间进入状态。 冬季,体温比较低,很容易对韧带、肌肉等软组织造成损伤。

跑步后立即休息。 很多人习惯在跑步后突然停下来。 这时,有节奏的动作突然停止了。 储存在肌肉中的血液无法通过肌肉收缩回流到心脏,导致血压降低和暂时性脑缺血。 它会引起心慌、气短、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休克、昏厥。 因此,跑步后千万不要立即停下来,更不能立即坐下。 正确的做法是先冷静下来,以较慢的速度慢跑5-10分钟,然后进行伸展运动。

不喝水或一口气喝太多水。 饮水要根据天气、跑步时间、跑步量综合考虑。 如果慢跑半小时内,就不需要补充水分; 如果超过半小时,一般可以在跑步前半小时补充200-300毫升的水。 如果天气炎热,温度在30度以上,跑步前喝一杯水。 要在运动期间补充水分,请小口、多次喝水。 长跑后,注意不要一次性喝太多。 这会增加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心脏的负担,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水中毒。

只需穿上一双鞋子或衣服即可开始跑步。 跑步不是随便跑就能跑的。 跑步时不建议穿棉质内外衣服。 应选择轻便、透气、快干的衣服。 夜间跑步所穿的衣服应有明显的反光条,以确保安全。 脚上应穿鞋底柔软、支撑性、包裹性和舒适性好的专业跑鞋。 跑步姿势时,身体不能过于前倾(着地点在重心后方),也不能太后倾(着地点在重心之前)。 此外,较小的步幅和较快的步频有助于保持重心与落地点之间的良好关系。 一般推荐的最佳步频是每分钟 180-190 步。

跑得太快,一次跑太多。 如果你刚开始跑步,要注意不要一时兴起就疯狂跑。 如果你跑得太快、跑的时间太长,你的身体就会不堪重负。 建议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运动量,遵循每周最多增加10%的训练量的原则。

跑步需要每天的坚持。 事实上,你不需要每天坚持跑步。 每天跑步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最佳跑步训练频率通常为每周2-6次,这需要个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一般新手跑步者每周跑步2-3次,每次间隔2-3天; 每周跑步健身3-4次,持续20分钟以上,心率120; 跑步高手每周大概训练4-6次,但每周还是要休息一天,休息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些有氧训练。 人体的肌肉在剧烈运动后会出现一些轻微的损伤和肿胀疼痛。 一般情况下,它们会在 24-48 小时内自行修复。 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就会因过度劳累而生病,造成损伤。 睡眠和休息是恢复的重要工具,如果每月接受两次按摩效果会更好。

跑步锻炼时除了要避开以上7个“坑”外,葛博士还建议选择一个好的跑步时段。 她表示,下午跑步是最佳时间,建议选择下午4点到6点的时间段。

轻度、适度的晨跑也有很多好处,但一定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 心脏病更容易在清晨发生,而早起就跑步会对老年人的心脏造成损害。 早晨血糖处于较低水平,高强度跑步会消耗大量血糖,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 另外,日出前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不适合需要高耗氧量的活动。 与晨跑相反,夜跑时血小板数量下降20%,大大降低了血管栓塞的风险。 激素作为人体新陈代谢的关键物质,对夜间的体育锻炼反应最为强烈,这也意味着夜跑是一种很好的减肥方式。 不过,夜间跑步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路况不明等可能发生的事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