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50米跑要领及练习方法

日期: 2023-11-20 07:00:39|浏览: 546|编号: 2694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中考体育】50米跑要领及练习方法

50米跑是很多地区体育中考的必选项目,也是让很多家长和学生头疼的项目。 50米跑主要考察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和反应速度。 想要提高成绩,首先必须掌握好的跑步技巧,而好的技巧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才能实现。 虽然是疫情期间,但大家依然可以在家练习50米跑的各种技术以及所需的身体机能。 快来和我们一起看看吧~

50米跑技术详解

50米跑技术包括:

1. 启动技术

2、加速跑技术

3、在路上运行技术

4. 整理工艺

开始

使用站立启动技术。

动作要领:

1、准备时,双脚前后站立,优势脚在前。 两脚前后距离为一尺,左右距离与肩同宽或稍宽于肩。

2.弯曲膝盖降低重心,身体稍微前倾。 以右脚在前为例:左臂弯曲,肘部在前,右臂弯曲,肘部在后。

3、当老师发出出发命令时,学生需要双脚用力,快速向前冲。 开始后,注意不要突然抬起头或抬高重心。

加速并奔跑

起跑后加速跑是从起跑架起跑到中途跑的一段跑,一般为30米左右(精英运动员稍长)。 它的工作是尽快加速以达到最高速度。

动作要领:

1. 启动后第一级台阶落地时请勿暂停或跳跃。

2、用力向后推,腿主动向前摆动并向下压。

3.将前脚放在地上,双臂随着双腿快速前后摆动。

4、注意慢慢抬起身体并保持前倾。

奔跑在路上

中速跑是指跑步开始、加速、然后过渡到高速跑的一段时期。 由于50米跑的距离较短,完成加速跑后,所跑的距离也很短。

动作要领:

1、中途跑步时,后踢腿的髋、膝、踝关节应尽量完全伸直,并主动抬起臀部。

2、主动向前上方摆动摆腿,借助惯性折叠小腿,带出同侧臀部。

3、尽量保持重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保持头部正直,下颌稍内收,身体前倾。

4、双臂以肩膀为轴来回摆动,向前稍微向内摆动,高度不要超过下巴或人体中线。

终点线

完成冲刺有两种主要方法。

动作要领:

【第一式】使用冲刺技术。 在接近终点线的几步中,身体逐渐前倾。 在最后一步中,身体前倾更多,用胸部或肩膀加速并冲刺终点线。

【第二】直接跑过去。 将终点设置在终点线后6-8米处,以高速跑过终点线,避免减速和冲刺。 记住尽可能努力地跑,然后在冲过终点线后放松。 另外,在终点线冲刺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即冲刺结束后必须继续在自己的跑道上奔跑。

50米跑很容易出错

起步阶段

常见错误:

1、无法专心聆听启动命令,导致启动缓慢

2.第一步太大,导致第一步后停顿。

加速阶段

常见错误:

1、起步时双臂同时向后摆动,身体重心不稳。

2、起步后加速时,上身抬起过快,手臂摆动无力。

运行阶段

常见错误:

1、身体重心向后,形成“坐跑”姿势

2、跑步动作幅度小,步长太小

3、左右摆动手臂; 手臂摆动得太紧

4、跑步时身体起起落落,不走直线。

冲刺阶段

常见错误:

在到达终点之前开始减速。 越过终点后开始减速。

50米跑的正确跑姿

1、跑步动作平稳,重心波动较小;

2、上下肢动作协调,上肢摆臂主动有力,能做到“前不露肘,后手不露”,下肢踩踏、摆动相结合,推动蹬踏;

3、跑步姿势要稍前倾,保持直线稳定,整个跑步过程有良好的节奏感。 跑步过程中应保持放松,髋关节充分打开;

4、前20米保持身体前倾;

50米跑家庭训练指南

对于以下训练项目,体育教师网希望家长可以让孩子一次选择4-8个项目进行训练,每周2-3次,每次45-90分钟(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身体状况)前次训练后的恢复)选择训练内容、练习强度和练习时间)

1.原地摆臂练习

动作要领:

1、肘关节弯曲90度,双臂贴近身体,前后摆动。

2.向前摆动手臂时,肘关节不要超过身体。

3、向后摆动时,双手不要超过身体。

4、手臂摆动范围公式:肘部不要露在前面,双手不要露在后面。

训练量:

1. 一组快速摆动手臂15秒。

2、每次练习8-12组。

3. 每组之间休息 60 秒。

防范措施:

1、每组摆臂练习时,要注重动作的正确性。

2、如果孩子能够轻松完成摆臂训练,可以双手握住矿泉水瓶(装满水)进行摆臂训练。

3、适当增加重量进行训练,不要盲目增加大负荷练习,以免手臂受伤。

锻炼目的:

良好的手臂摆动可以为向前运动提供动力并保持身体平衡。

2.高抬腿练习

动作要领:

1.保持上半身挺直,目视前方,前后摆动双臂。

2.将前脚放在地面上,左右大腿交替抬起,与地面成90度角。

3、快速、频繁地抬起双腿。

训练量:

1、双腿高举,做一组15秒。

2、每次练习6-12组。

3、每组之间休息2分钟。

防范措施:

每组练习时,要强调正确的动作,每组练习中尽可能快地进行高腿练习; 如果高抬腿可以在现场轻松完成,则可以边走边进行高抬腿练习(根据当时训练场地的情况安排行走距离,在5-20米之间)。

锻炼目的:

高腿跑练习可以提高你50米跑时的步幅。

3、小跑运动

动作要领:

1、保持上半身重心稍前倾,目视前方。

2、手臂自然前后摆动,与腿部动作相配合。

3.小腿自然伸展,脚掌着地。

训练量:

1、分组练习小步20秒。

2、每次练习6-12组。

3、每组之间休息2分钟。

防范措施:

每组练习时,要强调动作正确,以每组练习中最快的频率进行小跑练习; 如果原地小跑很容易完成,则可以一边移动一边进行小跑练习(具体取决于当时的训练场地,行走距离可根据情况安排,5米至20米不等)。

锻炼目的:

小跑运动可以增加踝关节的支撑强度,增加跑步频率。

4、单腿跳跃练习

动作要领:

1、身体保持直立,双臂同时前后摆动。

2、单脚起跳,前脚掌着地,落地后连续向上跳跃。

训练量:

1、单腿跳跃练习:左脚每只跳跃20次为一组。

2、每次练习6-12组。

3. 每组之间休息2分钟。

防范措施:

根据当时训练场地的条件,如果场地较大,可以安排单腿向前跳跃; 如果场地较小,可安排单腿原地跳跃)。

锻炼目的:

单腿跳跃练习可以增加踝关节的力量,有助于加速50米跑。

5、爬楼梯练习

动作要领:

1.保持上半身挺直,目视前方,前后摆动双臂,前脚踩地。

2. 爬楼梯的频率较快,需要一步一步上楼梯。

训练量:

1.20步为一组。

2、每次练习8-12组。

3、每组之间有2分钟的间歇(根据孩子的体能情况,如果体能稍差的话可以休息5分钟)。

防范措施:

要求孩子尽快完成每组跑楼梯训练任务。

锻炼目的:

爬楼梯练习可以增加踝关节的支撑强度,增加跑步频率。

6.弓步练习

动作要领:

1、前腿向前迈出一大步,后腿伸直。 同时挺胸踩腰,降低重心,使双腿形成90度角。

2、交换两腿时,将前腿用力推在地上,弯曲膝盖,向前摆动后腿,使臀部向前。

训练量:

1、左右腿各做15-20次练习(训练也可以根据家里的空间进行调整,如果家里空间大,可以练习弓箭行走,步行距离为每组10米)。

2.每个动作做4-6组。

3、每组之间有1分钟的间歇(根据孩子的体质,体质不好的可以休息5分钟)。

防范措施:

可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增加难度。 双手握住矿泉水瓶(装满水)练习箭步走。

锻炼目的:

主要发展下肢力量,增加步幅。

7、徒手深蹲

动作要领:

1. 站立,双脚分开与臀部同宽。

2、吸气,调整,双手向前举起,掌心朝下。

3、呼气,膝盖向下弯曲成直角,不要让膝盖超过脚趾尖,臀部向后移动。

4.缓慢吸气并还原。

训练量:

1、每组深蹲10-20次。

2.每个动作做4-6组。

3、每组之间有1分钟的间歇(根据孩子的体质,体质不好的可以休息5分钟)。

防范措施:

练习时,臀部向后蹲,想象你的屁股后面有一个你想坐的凳子。 向前伸展双臂以保持平衡,并挺直背部。 确保膝盖和脚趾指向同一方向,不要过度弯曲或外旋膝盖。 尽可能深蹲,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或低于地面。

锻炼目的:

主要发展下肢力量,提高步频。

8、深蹲跳练习

动作要领:

1、起始姿势是深蹲,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

2、每次起跳时用前脚掌发力,吸气准备向上跳跃,同时手臂自然摆动。

3. 呼气,回到蹲姿。

训练量:

1、每组由5-12个深蹲和跳跃组成(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选择)。

2.每个动作做4-6组。

3、每组之间有1分钟的间歇(根据孩子的体质,体质不好的可以休息2分钟)。

防范措施:

可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适当增加锻炼次数。

锻炼目的:

有利于发展下肢力量,增加步频。

9. 踢离地面

动作要领:

1、准备动作:将一只脚整个脚掌放在凳子上(凳子的高度根据孩子身高调整),将腿放在凳子上,膝关节成90度角,将另一条支撑腿伸直在凳子下方。 。

2、保持上半身挺直,目视前方,前后摆动双臂。

3、将凳子下的脚趾踩在地上用力向上推,将凳子上的腿推直,凳子上的腿向上成90度角完成练习。

训练量:

1、左右腿各做10-20次(根据孩子身体状况选择)。

2.每个动作做4-6组。

3、每组之间有1分钟的间歇(根据孩子的体质,体质不好的可以休息2分钟)。

防范措施:

可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适当增加锻炼次数。

锻炼目的:

有助于增强下肢力量并增加步频。

10、腹部跳跃

动作要领:

1.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2、跳跃时弯曲膝盖,收紧腹部肌肉。

3、主动收回双腿,让大腿靠近胸部,飞得尽可能高。

训练量:

1、每组4-8次(根据孩子身体状况选择)。

2.每个动作做4-6组。

3、每组之间有1分钟的间歇(根据孩子的体质,体质不好的可以休息2分钟)。

防范措施:

可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适当增加锻炼次数。

锻炼目的:

主要发展下肢力量,提高步频。

50米跑常见问题解答

(体育解决方案)

1、启动及启动后加速

问题1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速度慢

应对策略:解释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 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速度、力量、技术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听到“大家就位”的命令后需屏住呼吸; 为了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可以在每堂课的备课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训练。 例如身体从站姿、蹲姿、坐姿、俯卧,听到老师的命令或吹口哨或拍手后迅速跑出去,或听完后迅速转身跑运行时执行命令。 通过这些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2

第一步跑步有停顿

应对策略:“准备”时,重心需要前移。 在起跑线前方约 3 英尺半至 4 英尺处画一条线,作为第一只脚的着地点。 限制第一步的长度并强调第一脚的落地。 ,并用前脚掌向后做刮擦动作。 用小步高腿跑,小步后踢,训练学生从小步到长步的节奏变化。

问题3

加速缓慢。 距离已经走到一半,速度还没有达到最快的速度。 起步后加速时,上身抬起过快,手臂摆动无力,加速度不大。

应对策略:开始后要加速,前几步要小步走。 想要跑得最快的步频,一定要注意身体的重心,慢慢的抬高身体的重心,千万不要一下子抬高身体的重心,力争在最短的距离内,让自己的速度最大化。 教学中可采用来回转身的方法,提高学生低重心短距离加速感。

2. 途中跑台

问题1

昂头跑、低头跑、闭眼跑

应对策略:教学以昂头跑、低头跑、闭眼跑的危险为重点,让学生了解如果抱住头,会发生碰撞、跌倒、失重跌倒的危险。头抬得高,看不到前方。 当身体没有方向感时,不利于保持身体平衡,并产生阻碍向前运动的分力。 在终点线后 20 米处放置清晰可见的标记,例如红旗、足球角旗等。 要求同学们奔跑时要向前看,瞄准目标,保持斗志,努力拼搏,坚持到底。

问题2

动作幅度小,步长小,迈步困难,尤其是女孩。

应对策略:多练习箭步走。 行走时要求前腿迈大步,后腿伸直双手抬起,同时挺胸、提腰,重心降低,双腿完全打开。 当两条腿交换时,前腿用力推地,后腿弯曲膝盖并向前摆动,使臀部向前。 安排男女学生在同一组练习。 步幅大的男孩会鼓励女孩加大步幅; 让大步幅的学生与小步幅的学生一起以相同的节奏、速度、脚步跑步,以拉长步幅; 高抬腿跑 后续进行速度跑训练,增强腿部力量,扩大步幅,提高下肢关节灵活性和协调性。

问题3

整个脚掌着地。 一般学生跑50米时,往往前几步是脚掌着地,后面几步则是整个脚掌着地,极大地影响了速度。

应对策略:练习深蹲跳,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关节力量。 左右脚站立,弯曲膝盖,蹲下或半蹲。 双臂自然向后摆动,然后快速伸展双腿,双臂向上摆动,最后用脚趾离地跳起。 落地时,用前脚掌着地,弯曲膝盖以缓冲并继续这个动作; 小跑是经典的训练动作之一。 它训练一种感觉,体验脚趾的“地面”感觉,增加踝关节。 跑楼梯时,前脚掌着地,高频率地向上爬。 距离不宜太长,并且应努力提高速度。

问题4

摆臂技术不正确、身体摇摆、线性差

应对策略:规范摆臂技术,双脚前后站立,上半身前倾,放松肩关节,双臂弯曲于身体两侧时,双手不要超过身体中线和下巴。 向前摆动时,稍微向内摆动,稍微向后摆动。 从外部看,正确的摆臂技术不仅能拉长步幅、增加腿部摆动力量,还能保持身体的平衡,使身体更加协调。 因此,这个练习应该成为常规,可以在每堂课的热身练习中进行。 在练习技术的同时,还应该加上一些手臂力量的训练。 技术熟练后,还可以进行负重摆臂练习,双手各拿一本书。

3. 收尾阶段

问题1

意志不坚定,到达终点前放慢速度

应对策略:培养意志力,鼓励学生不断地在心里暗示自己,一口气跑完比赛。 每个班级都设定目标,达到要求的学生提前下课,并用奖励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男生追女生的方式利用了中学生的竞争心理。 首先让女生跑一定的距离或者一定的时间,然后让男生追。 各种模拟考试消除心理压力,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培养更加勇敢、好学的性格。

问题2

看到终点线时减速并跳过终点线

应对策略:聚集示范讲解,训练冲线技术。 在接近终点线的几步中,逐渐前倾,然后在最后一步进一步前倾,用胸部或肩膀加速并鞭打终点线以冲刺。 适时的冲刺有助于提高成绩,但这种方法要求较高,一般学生很难掌握。 教学中,终点可设置在终点线后6-8米处。 要求学生保持高速奔跑,避免减速才能冲过终点线。

50米跑距离短,用时少

各个方面都有轻微疏忽

可能会对性能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在练习中不仅要反复体验四技

认真训练身体机能就更重要了。

只有这样,你才能快速掌握要点,提高成绩。

预祝同学们在50米跑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