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博尔特·法拉赫,再看看精英跑者和大众跑者,跑步形式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吗?
田径界有句话:一切中长跑技术都来自于短跑! 100米的跑步技术与10公里相同(除了起跑和冲刺),马拉松也是如此。
动画资源来自日本节目对博尔特跑步形态的分析。
Farah 训练视频中的 GIF
作为世界著名的中长跑运动员,法拉赫的“万米王”荣誉可与田径圈的博尔特相媲美。 现在他改跑马拉松,他的跑步姿势经常被研究。
事实上,两人的跑步姿势可以说是非常舒展:都做了充分的摆臂、抬腿、提醒等动作,尤其是小腿折叠、后脚跟几乎碰到臀部的时候。 这几乎就是我们平常的后踢训练了。 小腿折叠范围,这些标准可以说是普通跑者望尘莫及的。
跑步者自己上传的跑步视频
我们来看看普通跑者的跑步动画:戴着灰帽子和黑手套的两个人的步伐在大众跑者中也算是精英级别了。 跑步节奏稳定,姿势优美。 但事实上,更多的业余跑步者通常会像背景图中被忽略的黑衣小兄弟一样跑步! 小步幅、高踏频的慢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跑步损伤,但这种跑步方式很难提速,而且动作不够有弹性。
跑步姿势对我们真的很重要吗?
当你遇到跑步损伤时,一定有人会告诉你:你的跑步方式不对!
当他们谈到跑步损伤时,他们会告诉你:慢跑时要小步幅、高踏频,这样就不会受伤! 但他们在告诉你跑步姿势的时候,也会向你展示职业运动员,甚至是世界顶级运动员的跑步姿势:一步长达两米,小腿折叠直到脚跟几乎碰到屁股! 但对于普通跑者来说,要保持这个姿势两公里是很难的!
因此,很多人在听完各种跑步训练课程后,常常会感到困惑:落地了怎么跑! 如果我慢跑时步幅小、节奏高,我就会像“黑衣小弟”一样很容易被甩在后面。 但如果我想学习视频中黑人伸展的跑步姿势,我的身体素质或能力不允许我坚持太久。 我常常在几分钟后就感到疲倦,无法坚持。
真的有“完美的跑步形式”吗?
答案可能是肯定的,但是这种跑步方式可能不适合你!
川内佑树在波士顿马拉松夺冠后,也打破了很多人对于跑步形态的看法,因为直播中的“业余”主持人看到川内佑树的跑步形态并不标准,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冠军,一记耳光用实力面对。 于是很多人意识到,跑步姿势虽然很重要,但它并不是一切。
川内佑树跑步时上半身摆动幅度很大,但他超强的核心可以支撑他以这种姿势跑步,所以他能够适应这种跑步姿势。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不同位置的肌肉力量也不同,所以每个人跑步时最终的姿势也不同。
听了这话,你根本就跑不动了吗?
那么如何跑呢? 跑步时不要想任何事情,用你的身体去跑,你的身体会告诉你如何跑。 当你的身心完全放松时去跑步。 身体的一切运动都取决于肌肉本身的调节。 强壮的肌肉自然会承受更多。 依靠身体的自主调节比刻意控制要容易得多,也省力得多。
如果有条件的话,拍一段自己跑步的视频,从视频中看一下自己的跑步姿势。 你会发现自己的哪些肌肉比较薄弱,然后进行相应的训练,以更好地提高你的配速。 拍摄视频时,建议在跑完几公里后拍摄自己最自然的跑步姿势,而不是刻意在镜头前跑步。
博尔特和法拉的奔跑形式固然很漂亮,但我们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持我们那样奔跑。 作为业余跑步者,我们需要更多的是看自己跑步的视频,然后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天天看。 顶尖跑者的动作离我们太遥远了。
当然,这些都是个人胡言乱语,没有科学依据。 如有意见,虚心接受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