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运动教案

日期: 2023-11-24 23:01:37|浏览: 291|编号: 2717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篮球运球运动教案

篮球运球运动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你常常要写出优秀的教案。 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研活动的开展。 如何突出教案的重点?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篮球和运球运动教案,供大家参考。 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篮球运球运动教案1

1. 教材

(一)教材简析

篮球教材一般包括步法、转移、运球、投篮、篮板、抢球、打球、抢断等基本技术和战术。 本课程的目标受众是小学生。 教学主要内容为篮球原地、走、跑、运球以及篮球运球比赛。 篮球运动是一项在快速、激烈、对抗性环境下进行的综合性体育活动。 它竞赛性强、趣味性强,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班的篮球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习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运球动作。 在游戏和教学比赛中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培养竞争意识和参与热情,实现更好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认知目标: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学习篮球运球技术和练习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互助、参加体育运动、发展个性、积极进取的精神。

要点:手触球的部位要适当,学会按球。

难度:学会用手的感觉来控制球。 移动中投篮时,手脚动作必须协调。

2、讲道方法

(1)直观法

主要采用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 因为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但形象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 针对这个特点,我主要采用演示和直观的教学方法。

(2)纠错方法

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 当然,首先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采用集体批改共性问题、个别批改个别问题的方法来完成本课的目标。

三、讲授方式

主要采用练习方法,包括分解动作练习法、团体练习法、团体自我练习法。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我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边学边练”、“边学边练”。 两者必须有效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 快来参与本课的活动吧。

4. 教学流程

(1)开始准备部分(8分钟)

一、情况介绍

(1)教师组建团队,安排学员。

(二)故事介绍

(3)问题刺激

(四)宣布上课内容、任务和要求。

2.激发兴趣

(1)热身: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蛇形慢跑。

要求:练习时必须听从指挥,精神饱满,安静、整齐、快速。

(2)师生共同徒手练习:目的是充分活动身体,为下一步练习做好准备。

要求:动作准确、到位。

运动强度:轻度至中度。

(2)基础部分(27分钟)

这部分是本课程的核心部分。 也是学生通过教、学、练掌握篮球运球技术,并与游戏练习相结合,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的方法。

学习步骤:

直观的教学方法演示:

1.原地运球

动作:运球时,双脚打开站立,双脚弯曲,上身前倾,手指自然张开。 用手指触球(手掌空闲)。 以肘关节为轴,上下弯曲并伸展手臂。 当你的手触球时,前臂和手腕有缓冲作用,跟随球向上。 然后前臂向下伸展,手腕下压,将球射向地面。 (图1)重复此过程。

2、行进中带球(步行带球和跑步带球)

动作:向前运球时,压住球的后部和上部,同时将后脚推在地上运球。 球将落在脚的同一侧前面。 跑步的步伐要与球弹跳的节奏相协调。 手和手臂的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

(一)高低运球

一只手以不同的速度运球高低,要求不投球或撞到其他学生。

(三)学生展示技能,教师点评

(四)创新运球练习方法(图3)

灵感一:A同学向B同学打招呼,然后两人一起运球。

灵感二:A同学向B、C等同学打招呼,然后围成一圈运球。

(5)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创新的运球方法。

(6)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并指出主要错误。

运球时要经常纠正低头运球、手指并拢运球、手掌击球等错误动作。

(7)自由组合,精心选择自己喜欢的运球方式进行练习。

3. 游戏:运球接力

(3) 结束部分(5分钟)

(四)场馆设备

1.篮球场

2. 40个篮球

学习目标

(2级)

体验移动中运球的动作并培养一些控球技巧。

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和竞赛,提高学生实践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习内容

篮球:行进中的曲线运球

游戏:移动中的曲线运球接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要点:运球姿势和球高度

难点:控球能力

程序

教学内容

老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激发兴趣

课堂常规

组队,老师和同学打招呼,

宣布本课的内容和任务。

阵型练习:“反指挥”练习

绕场地步行和跑步交替200至300米

检查日常事务并亲切地与学生打招呼。

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带领学生练习。

教师带领学生练习。

保持安静、快速、整洁。

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

保持专注。

跟着老师练习,要求是:跑步时两者对齐。

协作探究

篮球:行进中的曲线运球

集体运球图形步行或慢跑。

教授移动时曲线运球的要点。

老师带领学生练习

练习时提醒学生:

改变速度(步行-跑步-停止)

改变仓位(高、低);

改变路线

老师问:原地运球和移动运球时手压球的位置有什么区别吗? 球是否在不同的点撞击地面?

师生交流、老师总结

集中注意力,积极练习。

集体运球时,通过走、跑、停的反复变化,为学生创造机会体验原地运球与行进运球的区别。

初步体验后,开始学习新内容。 学生们精神抖擞,思维活跃。

一起互动交流、总结。

展现主动性

游戏:跑运带接力

解释如何玩并提出请求。

老师提出错误动作的现象,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动作。

师生交流,总结批改方法。 再次开始练习。

教学竞赛。

总结评价,鼓励。

传播你的尝试和经验。

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自觉地改进自己的行为。

积极地完成游戏。

恢复身体和精神

放松练习:

模仿老师的动作放松

仰卧时摇臂摇腿

概括

下课以后

组织学生练习,提出要求后,带领学生做放松练习。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请值班人员收拾好装备。

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按照说明进行放松练习。

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自觉地改进自己的行为。

场馆设备

一些篮球

课后总结

篮球运球运动教案2

一、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 针对学生动作技能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的练习需要,以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基础,以篮球比赛为主线,采用多种篮球运球方式。 练习方法与体育游戏相结合,鼓励学生在移动的同时完成运球技巧的学习。 上课过程中,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的合作意识,并学习正确判断自己和同伴的练习。 将动作问题和解题方法有机地渗透到新课程理念中,从而更有效地掌握边移动边运球的技术。

2.教材及学术情况分析:

边走边运球是培养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教材。 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它是球类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 他们大多活泼好动,但只是出于兴趣参加运动,有时显得很鲁莽。 也有少数学生因肥胖或体质虚弱,基础活动能力较差。 灵活性和协调性也较差。 因此,本课将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入体育游戏与运球练习相结合的活动,积极促进学生在移动中培养一定的运球技术水平。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边走边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8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运球的技术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学生的独立练习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要点:运球的位置和落点,五指自然分开,以肩为轴压球的上背部。

难点:协调全身,控制球的方向,并与人球一样的速度。

教学流程

第一课:精彩入门——快乐热身——尝试体验——指导学习实践——巩固提高——拓展提高——放松身心

第二课、第三课:精彩入门——快乐热身——自主练习——引导学习——巩固提高——拓展提高——身心放松

6.平均心率:120+5次

练习密度:35-40%

篮球单元课程计划

教训

教学内容

班级目标

重点和难点

1、熟悉球。

2、练习原地上下运球。

这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球的性质并初步掌握原地上下运球。

重点:运球节奏和重心

难度:手、眼、身体的配合

1、现场回顾高低运球。

2、边走边运球。

提高原地带球熟练程度,初步掌握边走边带球的技术,实现10米不掉球带球。

要点:以肩为轴,压球上背部。

难点:协调全身,控制球的方向,并与人球一样的速度。

1、传球和接球时双手放在胸前

2、各种姿势的传球和接球。

学生能掌握双手在胸前传球和接球的动作,基本完成传球时转动手腕和手指的动作,做到动作连贯,手脚协调,提高传球的准确性。

要点:空手传球,伸臂接球缓冲球。

难点:传球时转动手腕。

篮球运球运动教案3

教学内容:

1、篮球原地上下运球

2.游戏------运球和奔跑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篮球高低运球姿势和运球压球方法,使70%的学生能有节奏地控制篮球。

2、在运球比赛中巩固和提高运球技术,在比赛中体验球感,激发学习篮球的兴趣。

3、发展手臂力量和身体协调性,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流程:

1.激动人心的热身部分长达7分钟

1.猜谜语

有一种昆虫,有两对翅膀。

他的工作是收集花粉和酿造蜂蜜。

它是(蜜蜂)

2.游戏------蜜蜂归巢

方法:让学生绕大圈慢跑,根据老师敲击声的快慢进行走、跑练习。 当我听到师父喊道:回家吧! 学生可以立即查看附近的网格。

规则:一个方格内只能居住一个人。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安全,互相帮助抢占位置。 当两个人争夺同一个职位时,就必须互相让位。 附近还有一间空房间,可以叫同伴过来办理入住。

2.情境发展学习部分15分钟

1.问:篮球会唱歌吗?

简介: 在音乐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乐器。 你知道哪些? 只要我们掌握了乐器的演奏方法,乐器就会唱歌。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篮球当作一种特殊的乐器呢? 会唱出什么样的歌曲呢?

2、解疑:会唱歌的篮球

老师随着音乐演示篮球运球练习,然后引导学生徒手跟着音乐练习。

3.学习篮球运动中如何运球高位和低位

(1)解释并演示动作要点:

一块布可以覆盖一块石头,但同样大小的木板却不能。 篮球就像石头,我们的手应该像一块木板还是一块布呢? !

要点: 跟踪:球高手高,球低手低,带压运球。

高度:不超过肩高,低至膝盖。

手型:锅盖手型,触球柔软。

(2)组织发球:屋内画有五角星的学生为领队,由领队带球,带领全队练习。

(3)练习节奏:高高高高、低低低、低低低(4高6低)

(4)学困生帮扶大会:学困生示范行动,其他学生充当老师,指出错误并纠正。

(5)拓展练习:根据高低运球创造不同的练习节奏

(6) 显示创建结果

3.情感展加长部分长达14分钟

1、组织学生移至场地,退至圈外,组成4队。

2. 讲解并示范运球接力跑的动作。

3. 组织比赛

4、强调遵守纪律和规则。

4.场景结束,放松部分时长4分钟

1、语言引导学生放松意境:想象自己是一片刚从树上落下的叶子,漂浮在空中,最后落入水中,随风在水中翩翩起舞。

2、组织舞蹈《树叶舞》

3.总结本课内容。

篮球运球运动教案4

教材分析

篮球是最受青少年欢迎的球类运动之一。 篮球可以培养学生的跑、跳、投篮等基本活动能力。 对提高青少年的身体敏捷性、速度、耐力等素质也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相信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秀品质和团结、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 运球现象在小学低、中年级就多次出现。 但由于学生练习的强度、密度和兴趣,掌握程度并不十分理想,特别是在手形和球感方面。 因此,我设计本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思想。 本课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感受到篮球的乐趣,热爱篮球。 篮球健身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术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他们活泼好动,对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又充满好奇心,模仿能力强,有一定的运动能力; 五年级的男孩喜欢上体育课。 尤其喜欢球类运动的体育课,但大多数女生对球类运动有顾虑,尤其是对抗性很强的篮球运动。 尽管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学习和练习运球,但他们对运球仍然存在一些顾虑。 手形和动作还存在很大问题。 基于以上两个问题,我决定采用降低难度、游戏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变学生对篮球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了解,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培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球水平。

3、身体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敏捷性、肌肉力量等素质。

4. 学生心理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团队精神、表现意识。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要点:用手腕控球

2.难点:如何协调全身来控制球的方向

篮球运球运动教案 5

1. 课堂常规:

体委:立正……向右看……向前看

体委:向老师报告,XXX班本应有XX人到场,但实际却出现了XX人。 报告已完成。

老师:好的,回到队伍中。

师:每个人都有,从右向左数1.2

学生:1,2,1,2(数)

划分:从两行到四行 - go

学生:1、2、3(排成四行)

划分:从四行到两行 - 走

学生:1、2(成为第二排)

划分:从两条水平线到四列——走

学生:1、2、3、4(成为四向纵队)

除法:将四列分成两横列 - go

学生:1、2、3、4(成为第二排)

2、公布本课内容:

老师:我校篮球队自1968年成立以来,已有47年的历史。篮球是我校的传统体育项目。 大家还观看了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第六届我们是冠军》篮球赛的老大哥。 姐妹俩在球场上奋勇拼搏,捍卫自己的阶级。 希望几年后你们也能为班级增添光彩。

本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篮球行进中的单手高位运球”。 学习之前,我们先做一些准备活动,慢跑两圈,全部都是,右转-转弯,跑步-步行。

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指示跑步、热身……

3.基础部分:(篮球运动中运球动作的教学与练习)

基于研究性教学,选择个别学生在行走时进行运球动作。 学生们积极参与。 师生共同指出学生的不足并予以改正。 最后,老师对动作分解进行详细指导,让学生能力更强。 明确行动要点和要点。

老师:有同学能教你走路时单手高高运球吗?

学生A在移动时进行单手高位运球

老师:你发现A同学刚才带球时有什么缺点吗? 有同学可以告诉你吗?

B同学指出A同学的缺点

师:很好。 看来B同学观察的很仔细。 有没有同学可以帮你一边走路一边单手高高运球?

学生C在移动中进行单手高位运球

老师:当C同学运球时,你看到什么不对劲? 哪位同学可以告诉大家? D同学,来大声告诉大家吧……

师:D同学很好。 大家一定要像这两个同学一样仔细观察。

老师详细讲解“行军单手高带球”的动作要领和要点,并演示分解动作和完整动作。 学生们认真观看老师的讲解和演示,听清楚重点和难点。 老师给出指示并要求学生以小组接力的形式进行练习。 练习时,老师指导并纠正动作,学生互相检查动作。

4. 游戏:

S形单手高位运球同时移动“传球接龙”

老师指导学生集合并组织游戏,让学生在移动时更好地掌握单手高位运球,同时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规则:每组学生组成四向纵队,上半身弯曲,下半身双腿叉开成马步。 第一个学生用双手握住球并将其放在地上。 听到哨声后,用双手依次将球从胯部移出。 最后一名学生双手持球,单手高高运球成S形,然后向前移动到第一名,然后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将球传到最后一名。

5、结尾部分:

老师集合队伍,进行指挥,伴随着呼吸拉伸上下肢韧带,最后进行本课总结并向同学们告别。

评论:

1.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本班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因此,在上课之初,我就了解了篮球学校的历史和篮球的基本知识,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传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并采用分组的方式。以游戏和游戏为载体,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小组为基础。 采用单元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从全班来看,教材搭配合理,结构清晰,重点难点突出。 但在这堂课的实践部分,调动学生的热情、调动团队的积极性还不够。 男女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很大不同,这直接体现在上课的过程中。 他们都很感兴趣,都参加了练习。 并进行分组教学。 分组时还应注意学生水平相当于一组。 这样安排的效果更加显着。

2.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 针对三年级学生模仿能力较弱的年龄特点,在讲解和示范时,用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进行动作运球的对比,使学生掌握动作运球的技术动作和要领,然后实践此时,教师采用激励的方法,展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并对学生精心策划的工作进行表扬和展示,从而激发全班同学投入实践。

仅仅上好课是不够的。 让学生学习如何自己练习篮球。 运用更多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实践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让我们的孩子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和篮球的魅力。

篮球运球运动教案 6

教学内容: 1.篮球:原地运球; 沿直线运球。 2. 运球游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本课的练习方法,明确篮球原地运球和直线运球的技术原理和作用,能够正确区分原地运球和直线运球的区别。 了解篮球运动的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体质。

2.技能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85%以上的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原地带球技术,75%以上的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直线带球技术以一定的速度提高自己对球的控制能力。 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速度,提高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优秀品质。 强化学生的恋爱感情,提高想象力和沟通能力,发展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2)95%以上的学生接受情感目标。

教学流程

1、篮球:

(一)原地运球复习:(1)原地踢球(2)各种姿势(蹲、坐、站)原地运球

(3)原地运球,同时聆听高低姿势的信号变化。 (4)高位或低位运球观察信号变化

(2) 学习直线运球

重点:运球时按压要击球的部位。 难点:能够控制球。

(1)听指挥直线运球(看着目标慢慢移动)(2)跟随手势直线运球(3)直线追逐运球

1、讲解、演示、组织练习。 2.检查指导 3.强调向上看、向前看

公式:

压球并向前推;

置于足外侧前方;

球的速度要一致

球弹起齐腰高并向前看。

教学方式:讲解、示范、引导、提问、个别辅导。

功法(一)的练习及示范阵式同上:练习领会动作要领、背口诀。

练习2:(1)绕球场运球

(2)斜线运球等。

1.提高运球技巧和动作,2.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3.不要用手掌触球

强调正确的身体姿势,养成运球时向前看的良好习惯。

4.了解球的反弹规律; 了解直线运球时的正确击球位置; 解放你的眼睛。

5.了解身体姿势和步法的协调性。数次

2、运球游戏:(老鹰抓小鸡)

重点:提高运球能力。 难点:如何协作。 游戏方法及规则: 分成四人一组,一人扮演老鹰,一人扮演母鸡。 老师吹响哨子,比赛开始。 比赛期间,每个学生都必须运球。 谁先抓住小鸡,谁就获胜。 。 要求:活动秩序井然,气氛活跃、积极向上、团结协作。

2.本课小结

3.归还器材并宣布下课

指导学生并参与活动。 表扬并提出今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篮球运球运动教案 7

一、课程标准

本课程遵循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发展。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水平,发展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 通过篮球,学生可以发展跑、跳、投等基本活动,提高敏捷、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不怕苦、勤奋学习、积极主动等优秀品质和团结、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

2. 学术状况分析

本课程面向高一汽车维修专业全体50名男学生。 高中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青春期向成年的过渡阶段。 在生理特征方面,学生体形、身体机能等方面基本完善; 从心理特征上看,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已较为明显,技术要求高,精力充沛,爱拼搏、竞争。

3.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篮球低位运球。 运球是篮球运动中一项重要的进攻技术。 是个人摆脱防守,创造传球、突破、投篮机会的重要进攻手段。 也是进攻球员发动快攻、组织球队进攻配合、瓦解防守阵型的重要环节。 方法。 低位运球是指当进攻球员被对手压迫或阻挡时,他们经常使用低位运球来保护球或摆脱防守。 因此,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控球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运球熟练程度,为今后的教学比赛和学生的终身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4. 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建立低位运球动作的概念并了解其功能。

2、技能目标:60%的学生初步掌握低位带球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惧怕艰辛,勤奋和积极的良好品质,不自大胜利,不劝阻失败,以及团结一致和紧密合作的团队精神。

关键点:降低重力时,将重心降低,将上半身向前倾斜,然后将球短而有力地按。

困难:击球,控制球的方向和反弹高度的位置和力量。

5.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以及要点和困难的确定,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总体教学方法主要基于体育锻炼,并使用循环练习作为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练习更多技术运动的手段并获得基本的技术掌握。 要求学生对他们所学习的内容充满兴奋和自信,并刺激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 在处理重要和困难的观点时,我使用了完全演示和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以改善低盘盘的各种运球。 依次向学生展示了带有完整姿势的动作,然后向学生展示了各种常见的错误动作以进行比较。 此外,应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教授学生的不同基础。 在比赛中,应该观察到学生对球的熟悉。 可以将基础良好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中,平均基础的学生可以放在一个小组中,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放在另一组中。 在另一组中,对它们的要求应有所不同。 应该更多地鼓励基础差的学生,平均基础的学生应得到更多的纠正,并且应严格要求具有良好基础的学生。

6.谈论场地设备

有一个普通的水泥篮球场和12个篮球。

7.教学过程

(一)开头部分

1.a. 组装整个团队并检查人数。 b. 老师和学生打招呼。

C。 宣布本课程的内容,任务,要求和预防措施。

d. 安排学员。

设计意图:课堂例程对于每个班级都是必不可少的。 必须聚集学生为这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2.热身运动(4×8)

A.

形成两列,并在篮球场盘管周围运行3次。

b. 徒手运动

1.头部运动2.胸部膨胀运动3.侧向运动4.肢体运动5.膝盖运动6.手腕和脚踝运动7.跳跃运动

设计意图:其功能是通过肌肉活动人为地克服各种功能(尤其是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惯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体温并减少肌肉和韧带之间的粘附力。 滞后会增加弹性,并促使关节囊分泌更多的滑液,从而减少关节摩擦并提高关节柔韧性。

3.迷你游戏:急于运球

方法:学生在场上玩游戏的学生都有一个球,在场上运球,彼此抓住球。 如果球超出了界限,他们将自动离开场地。 一定没有犯规行动,例如推或拉动,也不允许犯罪。 其他学生在场外担任裁判。 一组完成后,转到下一个组。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原始球控制能力,充分调节主动的课堂氛围并缩短学生之间的距离。 在这里安排这款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为课堂下半年的教学奠定基础。 老师迅速观察学生的球控制能力,并将学生分为三组,为后续的练习和游戏奠定基础。 分割小组后,可以为每个组选择一个负责人以进行以后的组织。 玩这个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身体和精神上取悦学生,而且可以作为热身,也可以实现分组的目的。

(二)基础部分

1.语言导入

老师首先使用一两个篮球明星的技术特征来引入篮球运球,并逐渐过渡到低盘盘,然后结合了星星的技能,说低滴水是进攻球员在被压迫或被挡住时经常使用的。对手。 运球低以保护球或远离防守。

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老师的语言应该启发学生。 低运球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以刺激练习武术的兴趣和渴望。 使学生对学习达到最高点的兴趣。

2.学会运球低

(1)老师向前面,左右的三个学生展示了同时解释运动方法和必需品。

组织形式:学生聚集在一个大弧线上观看,聆听解释,模仿老师的动作,然后用手练习命令。

设计意图:形成大弧线的学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观察老师的示威行动。 模仿老师的行为很重要。 首先模仿上肢,然后模仿下肢,最后模仿整个身体。 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时使用口头提示来增强学生的模仿,以更加现实。 徒手练习使学生对运动有初步的了解。

(2)将学生分为练习

组织形式:让学生(2个人)自由结合以形成研究小组和练习。 每个小组的一个成员会在练习期间发现自己的运动问题,两名学生也将纠正彼此的动作。

设计意图:当学生缓慢体验时,学生可以使用命令来控制练习并使用老师所说的标准纠正彼此的动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并鼓励学生热情地练习。 可以多次重复此步骤。

上述过程一次用于学习高和低运球。

3.练习各种形式的低运球

A。 练习纠正彼此的错误

组织格式:学生成对工作。 没有运球的学生呼吁指挥练习,允许学生在大量时间内独自练习。 老师检查和指南,学生互相评估,学生可以询问老师是否有任何疑问。 教师可以在中途集中学生以纠正常见问题。

设计意图:应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学习空间,在课堂上可以自己思考动作,通过观看运动,与同龄人相互学习,与老师讨论运动,等等。

b. 练习更改运球路线

组织形式:

(1)将学生分为3组(根据游戏时间分为组)

(2)将篮球场分为三个部分(两端和中间),每个部分都有一条路线(中间的路线略长)。 课程的两端有平均水平和差的学生,而基金会良好的学生则在中间课程中。

设计计划:

(1)专注于根据自己的个体差异来辅导表现不佳的学生。 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并实现整个班级的平衡发展。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谦卑和渴望从实践活动中学习的学习习惯。

(2)通过多联系,学生可以达到掌握技术的水平。

C。 运球游戏

怎么玩:

(1)首先选择两名学生和老师作为裁判,并将参赛者分为三组相等的组。 (组方法:原始3组中的每一个中的1-3)

(2)竞争路线:端线(起点) - 中心线 - 端线 - 端线(起点),应从中心线的起点到中线使用高滴水终点线,从终点到终点线的运球类型没有限制。

(3)老师给出“准备”命令后,三方准备就绪。 第一个人结束了奔跑,并将球传给第二人称,直到最后一个人结束。

竞赛规则:

(1)按要求运球

(2)当您到达终点线时,您必须达到点才能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