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运动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是指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下工作时,体温调节紊乱而引起的急性疾病。 轻度中暑时,患者常出现头晕、头痛、心悸、恶心等,严重者则常见汗液停止分泌、体温急剧升高、昏迷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抢救,往往会有生命危险。
人体是一个恒定的温度。 尽管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天下健康网),人体体温始终稳定在36.5至37.5℃之间。 也就是说,人体体温的波动一般不超过1℃。 这是因为人体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通过改变产热和散热的过程来维持体温平衡。
人们在气温低于体表温度(约33℃)时进行体育锻炼。 虽然身体不断产生大量的热能,但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皮肤血管扩张,体内的热量能够很快被吸收。 它被传送到身体表面,然后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等不同方式散发掉多余的热量。 同时,体温调节中枢也加快汗腺的工作,分泌大量的汗液,然后通过汗液的蒸发更快地散发身体热量,从而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 夏季进行体育锻炼时,如果气温超过34℃,加上湿度大、天气闷热,辐射、对流、传导、蒸发等散热过程就会困难,体内就会积聚大量热量。 ,体温急剧升高,最终导致中暑。
夏季进行体育锻炼时,一定要防中暑、防暑。 那么如何预防呢?
首先,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运动时间:除了游泳以外,夏季每天的运动时间最好不要安排在11点到16点之间,因为这段时间不仅气温高,而且阳光也强。炽热,红外线辐射最强。
夏季锻炼时,还需要选择场地和环境:夏季锻炼时,应选择在公园、(世界健康网)湖边或其他绿树成荫的地方锻炼。
运动时,按需喝适量的水,对于预防中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