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热,跑步消费更热

日期: 2023-11-25 07:00:59|浏览: 390|编号: 2718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跑步热,跑步消费更热

跑步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运动方式,如今已成为风靡全球的时尚运动。 在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跑步健身悄然流行起来。 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2016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7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最喜欢的运动是跑步。 中国著名长跑运动员孙英杰于2014年创立了孙英杰长跑俱乐部,目前在全国拥有会员5000余人。 据上海市路跑协会公布的数据,我国参加路跑比赛的人数超过90万人。 仅在上海,经常从事跑步活动的人数就达到了20万以上,而这两个数字还只是2014年的数据。

跑步热,跑步消费更热。 据阿里体育2016年上半年发布的天猫淘宝体育消费数据显示,跑步的消费额超过65亿元,远远落后于足球、篮球等热门运动。 而这还只是中国跑步者在服装、跑鞋和其他消费品上的花费。 近年来,随着跑步赛事越来越多,互联网技术也越来越发达,跑步衍生的产业链也越来越长。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跑步热潮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为什么跑步在中国这么受欢迎?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近两年成为北京跑者的圣地。 每到周末,到处都可以看到庞大的跑步大军。 跑步不需要很多场地设备,没有性别和年龄要求,也没有时间限制。 一双鞋、一条合适的路,都是跑步的条件。 “进入门槛”低,使得跑步成为最受欢迎的运动。 《中国体育产业商业价值报告》显示,在“公众经常参与的体育运动”中,跑步以43%的参与率位居第一。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 2011年,中国人均GDP达到5577美元,2015年达到8016美元。 据调查,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跑步。 在中国跑步者中,城市人口已成为主要来源。 这也与城市人口工作强度大、生活节奏快、锻炼时间不足密切相关。 跑步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自由度很高,非常适合城市。 人口作为体育锻炼的手段。

随着社交媒体的流行,跑步满足了部分人“炫耀”的需求。 打开你的朋友圈,你可以随时看到朋友发布的跑步图片,包括装备、路线、公里数……与跑步相关的一切都可以与朋友分享。 有很多跑步者在朋友的“鼓励”下加入了跑步大军。 同时,跑步是一项枯燥的运动,需要坚持和挑战自我的精神。 社交媒体给了许多跑步者继续跑步的动力。 好像其他人都在跑,你不跑就出局了。

路跑赛事带动跑步消费“井喷”

随着跑步的人越来越多,跑步消费自然成为商家眼中的金矿。 阿甘跑步联合创始人蔡勇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跑步者的花钱方式主要是初级阶段,包括购买服装、报名赛事、场外比赛旅行、训练用品购买是主要消费方向,同时,中国跑者在服装购买消费中占比最大。”

除了购买运动服装和运动器材外,跑者们还愿意“自掏腰包”去异地参加比赛,其中报名费、交通住宿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开支。 《2015中国跑步人群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经验丰富的跑者平均每年参加3.7场场外比赛,花费3746元,每年跑步花费的总金额约为6935元。 经常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跑者中,90%有参加外地比赛的经历,9%的人甚至参加过在国外举办的马拉松比赛。

如今,随着消费升级,跑步+旅游似乎正在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由跑步衍生的旅游产品也日新月异。 2012年衡水市举办首届马拉松比赛,使该市旅游收入增长300%。 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认识到赛事赛事给城市旅游产业带来的巨大作用。 虽然国内路跑赛事规模翻倍,但一些高端跑者不再满足于国内比赛,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海外。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旅游消费1045亿美元。 当旅游业年增长率在3%左右时,体育旅游分支的增长率达到14%。 体育旅游中,最主流的是海外马拉松深度游。

互联网+驱动跑步消费二次升级

打开手机,搜索正在运行的软件。 相关结果不少于数百个。 跑步应用程序已成为合格跑步者的“标准功能”。 通过APP记录自己的跑步成绩并与朋友分享已经成为很多跑步者的习惯。 2014年,中国跑步应用大规模涌现,多款软件获得融资,涵盖天使轮、A轮、B轮,投资级别达到千万美元。

2015年以来,跑步APP在资本市场明显遇冷。 究其原因,是软件功能同质化严重,缺乏自身的“造血”能力。 经过一轮洗牌,跑步类应用也开始逐步探索更深层次的跑步消耗资源。 蔡勇告诉人民日报记者:“以前跑步APP只是为了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分享,但现在它们有了一定的‘造血’能力。网友可以定制线上线下培训课程并购买通过应用程序进行商业体育活动。保险、报名参加各种跑步赛事等。”

可以说,互联网+的兴起彻底激活了跑步消费的潜力,也带动了跑步消费的二次升级。 互联网+让跑步不再是一项简单的运动。 让网友可以方便地定制更加个性化的需求。

跑步消费,体育产业的“富矿”

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2015年中国完成全程马拉松的人不足30万人。全国比赛成绩在10公里以上并坚持每周跑步一次的人不超过3000万人。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真正有日常跑步习惯的跑者比例还很小——2015年,日本有近60万人完成马拉松,跑步人口已超过1000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国家的人口。 。 2015年美国马拉松跑者人数已超过55万人,仅2016年参加跑步的青少年人数就达到1900万。

可以说,中国的跑步热潮才刚刚开始,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但差距越大,发展空间就越大。 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跑者人均支出为3601元。 如果按照这个数值计算,当中国跑步人口达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时,创造的跑步消费将至少达到5000亿元。 这只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数字。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跑步运动的发展,中国的跑步消费热潮将越来越受欢迎。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