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马拉松选手也用兴奋剂!
厦门马拉松刚刚结束,水战场面让所有参赛者和观众兴奋不已。 与此同时,报名人数为3.3万人,最终完成比赛的人数仅有2.1万余人,这也创下了马拉松完赛率的新低。 但比这更令人惊讶的消息是,4日,两名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而接受调查。
1月4日,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官方网站公布了两起兴奋剂违规案件信息。 2017年青岛海上马拉松女子季军李文杰和2017年桂林国际马拉松男子亚军侯彦民因兴奋剂问题——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被调查。 发电机组阳性。
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人体自行分泌的一种激素。 它由肾脏和肝脏分泌,可以促进红细胞的产生。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全身。
因此,增加体内红细胞的数量,理论上可以提高人体的有氧运动能力。 当然,高原环境本身也能促进体内EPO的产生,所以马拉松赛事经常会安排高原训练,就是通过高原缺氧环境下的训练来促进体内EPO的分泌。 但非治疗目的的外源性注射EPO显然是兴奋剂的使用。
最臭名昭著的EPO滥用者是美国自行车手阿姆斯特朗,他被剥夺了连续七届环法自行车赛冠军并被终身禁赛!
使用EPO有什么危险? 体内红细胞的数量并不总是越多越好。 当红细胞过多时,红细胞随着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时,相互之间以及与血管壁碰撞、摩擦的概率都会大大增加。 这实际上会导致血压升高。 流动阻力(称为血液粘度)增加,氧气输送效率降低,从而成为典型的欲速则不达的情况。 虽然使用 EPO 似乎可以提高表现,但它也会增加血栓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近年来,一些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突然死亡,可能与非治疗性注射EPO有关。
来自山东的女孩李文杰是一位典型的退役转战公共赛场的职业运动员。 短短2年时间,她就在《中国马拉松》官网国内业余运动员中排名第二! 2016年,他获得27枚金牌,奖金20万元。 由于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姣好的颜值,她很快就成为了网红颜值女王。 2017年青岛海上马拉松,她以3小时06分21秒的成绩获得女子马拉松第三名。 正是在这场比赛之后,她的兴奋剂检测呈阳性。
另一位兴奋剂检测呈阳性的人是前国家队队员侯彦敏。 侯彦民是黑龙江人。 从事专业训练20年,曾获得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冠军。 多次入选国家队并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田径比赛。 退役后,担任黑龙江省田径队助理教练。 继国内马拉松热潮之后,他又回来参加各种比赛。
快速发展的马拉松产业,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还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替跑、跑得匆忙、上厕所难、包票等。 当成绩与奖金挂钩时,一些优秀的运动员难免会选择冒险,跑步就变得功利了。 这些退役或转行的运动员将职业道德带入业余比赛,污染了公共马拉松环境。
马拉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大多数业余跑者来说,马拉松仍然是一个释放灵魂、坚守原则的地方。 跑步仍然是我们积极自律的表现。 不管别人怎么做,我们只是奔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