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后你容易出现脚踝疼痛吗? 缓解脚踝疼痛的4招!
跑步是一项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有氧运动。 科学规律的跑步可以达到减肥、改善心肺功能、强身健体的目的。 跑步时脚踝承受很大的重量。 不正确的跑步姿势,尤其是不正确的落地动作,会导致脚踝疼痛,甚至造成脚踝损伤。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跑步后如何缓解脚踝疼痛?
1.运动前热身
大多数人没有跑前热身的习惯,开始跑的速度很快。 但如果不提前动员身体,肌肉粘稠度高,关节润滑性差,运动时容易发生关节、肌肉和韧带损伤。 跑步前你应该先热身5到10分钟。 尤其是冬天,可以选择慢跑、开合跳、原地行走、抬腿等运动。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活肌肉,让关节充分活动,有利于心肺功能适应运动时的能量供给需要,从而避免运动损伤。
2.调整跑步姿势
如果跑步时脚落地姿势错误,且落地时步幅较大或缓冲不当,脚踝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尤其是跑量较大时,容易出现脚踝疼痛。 跑步时身体重心要保持稳定,左右摆动幅度不宜过大。 身体要稍微前倾,保持正常的跑步速度,步幅不宜过大。 同时,落地时要保证脚踝放松,脚后跟与地面垂直。 当你的脚后跟着地时,你的足弓会迅速将你的重量以滚动的方式转移到前脚掌。 也可以采用前脚掌着地姿势或中足着地姿势。 总而言之,无论选择哪种姿势,都要确保对脚的影响较小。
3、准备设备
对于热爱跑步的人来说,一双质量好的跑鞋非常重要。 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跑鞋。 确保跑鞋的材质轻而有弹性,弹性和硬度适中,鞋底不能太薄或太硬。 根据自己的脚型选择合适的跑鞋,并根据比赛、训练和场地进行相应选择。
4. 量力而行
如果跑步强度过高,运动量远远超过身体所能承受的负荷,就会对肌肉、关节造成急性或慢性损伤。 因此,跑步要量力而行。 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跑3到5公里就足够了; 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或关节炎的中老年人来说,过度运动会加重病情,因此跑步时应保持快节奏。 步行而不是跑步。
温馨提示:
总而言之,每次跑前应进行5至10分钟的热身,跑后应进行5至10分钟的伸展运动。 同时,跑步后适当的足部按摩、泡脚或热敷,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疲劳,也能改善脚踝疼痛。 如果脚踝疼痛持续数日且不见好转,则需要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