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步行锻炼的人会发生什么?恭喜,4大好处还是不请自来
工作这几年,小王的体重直线上升。 六个月前,工作单位组织了一次体检。 三十出头的小王不仅体重超重,还患有高脂血症和脂肪肝。
拿完体检报告后,医生严肃地告诉小王,高血脂可能会导致动脉硬化、堵塞甚至破裂; 脂肪肝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医生建议小王立即减肥,调节血脂,保护肝脏,以免患上严重疾病。
健身和减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一开始,小王也尝试过打球、跑步、游泳等,但他总能找到借口原谅自己。 锻炼健身就变成了三天钓鱼两天晒太阳,有时一两周都不动。 去医院复诊,受到医生严厉批评。
有一天,小王在邻居家吃饭。 他说起了社区里一位七十多岁的王大爷。 他原本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每天都和药罐子打交道。 但他坚持步行锻炼,每天早睡早起,早晚步行。 50分钟的时间,我这几年的高血压、心脏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也变得更有活力、乐观了。 我听他说步行可以预防癌症!
小王听后,有些着迷,又有些难以置信。 行走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1.步行可以抗癌吗? 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癌症的病因有很多,可能是先天性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后天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 一项针对美国超过 75 万人的研究分析显示,每天锻炼一小时可降低七种癌症的风险: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肝癌、肾癌、结肠癌、骨髓瘤和非霍奇金癌淋巴瘤。 有关的。
每天运动1小时相当于中等强度的运动,如以正常速度步行、骑自行车等。步行可以使人的心跳稍快一些,使人进行更多的深呼吸,对人的健康非常有好处。 俗话说:“行是练百功的第一步”。 钟南山院士认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他从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与65岁以上每周步行不到一小时的人相比,65岁以上每周步行四小时或以上的人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了69%。 减少了 73%。 美国心脏协会 2021 年流行病学、预防、生活方式和心脏代谢健康会议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显示了这一点。 老年人走路的次数更多,寿命也更长。
散步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可以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如果您采取正确的方法,您的身体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1.降低死亡风险
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女性健康研究的数据,该研究涉及 16,732 名 66 至 78 岁的女性,以调查步行模式与步数和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2011年至2015年的随访期间,有804名女性死亡。
研究人员将日常行走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零星的短期偶尔行走,如走楼梯、步行开车或做家务等;另一类是零星的短期偶尔行走,如走楼梯、步行开车或做家务等。 另一种是不间断步行10分钟以上,其中可能包括有计划的锻炼,例如散步或去健身房。
结果发现,走更多步的人寿命更长,无论是零星步行还是长时间不间断步行,这种效应在大约 4,500 步后稳定下来。 具体来说,开始偶尔步行可以显着降低死亡率。 当步数低于3200步时,与不每天步行的人相比,每天零星步行步数每增加1000步,全因死亡率降低约28%。 同样,快走时间越长,生存效益越明显。 每天步行超过 2000 步,与不步行的人相比,死亡风险降低 31%。
2.帮助控制血压
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胡大一教授表示,步行对于改善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已被一系列研究证实。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最简单的锻炼方法就是步行。 步行可以调动全身60%到70%的肌肉。 这促进了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 最初,您可以按自己的步调一次步行约500米,每天3至4次。 练习一段时间后,速度可逐渐提高到每小时5000米左右。 如果每天能够持续步行一段距离,可以帮助降低血压,也给心脏带来好处。
3.避免脂肪肝
步行除了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外,还可以轻微降低血压、降低体重、降低空腹胰岛素、降低血脂、减少体内脂肪含量等,对代谢综合征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学院副教授赵继胜解释说:“快走一开始主要消耗血糖和糖原。 15到20分钟后,脂肪燃烧的比例逐渐增加。 持续30分钟才达到燃脂效果。 会更好。”因此,每天最好步行20至40分钟。
4、锻炼关节
科学合理的步行健身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消耗体内多余热量,减肥,避免不必要的关节损伤。 步行可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强化关节附近的肌肉,加速滑液的充盈,减少软骨前方的摩擦,缓解外界冲击。 但走路时应选择舒适的软底鞋,以缓冲膝关节的压力。 步行时间每分钟不超过100步,每天30至45分钟为宜。
2.如果你想长寿,你应该做什么?
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吴晓静表示,健康行走有五个“不恰当”需要注意。 首先,姿势不合适。 走路时不宜向前或向后倾斜,避免手臂摆动过大或过小。 其次,鞋子不合适。 硬底鞋或登山鞋不适合。 你应该选择专业的运动鞋。 第三,如果服装不合适,最好选择透气性较好的专业紧身衣,或者舒适轻便的服装。 四是节奏不恰当。 如果步伐太慢,则很难达到锻炼的效果,而如果步伐太快,则很容易造成关节损伤。 五是规划不合理。 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计划,很容易造成身体过度疲劳或劳损等问题。
其实,科学行走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如果走路方式不合适,或者去的地方不合适,就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让“长寿步”变成“减寿步”! 那么运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1、不要过多追求步数。 持续过度运动,轻者可能引起关节疼痛,重者可能引起关节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骨膜炎、髋关节滑膜炎等,尤其是对膝、踝关节的损害。 。
那么,每天多少步才算健康呢? 前不久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期刊上的一项美国研究表明,每天至少步行7000步将显着降低死亡风险。 研究表明,与每天步行少于 7,000 步的人相比,每天步行≥7,000 步的人死亡风险降低 50% 至 70%,而每天步行 7,000 至 9,999 步的人受益最大。 日常步行的强度,包括时间和速度,与死亡风险无关。 因此,没有必要过分追求“日行万步”。 只要动一动,总比久坐不动要好。
2. 注意步行速度。 如今,步行速度已成为老年人认知疾病的一个关键特征,而步行缓慢也意味着患痴呆症的风险更大。 美国杜克大学Rhine 团队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同年龄段的人中,与走得快的人相比,走得慢的人走得快的可能性较小。 人的生理衰老速度快了五年,20岁以后各种内脏系统的退化就会加速。 另外,这些人的脸色也显得苍老了一些。
因此,要达到锻炼健身的目的,最好采取快走的方式。 其速度和运动量介于快走和竞走之间。 步行频率为120至140步/分钟。 只有走路出汗,才能保证运动强度。 但它也必须因年龄而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步行频率会逐渐减少,步幅也会变小。 这个是正常的。
3、选择合适的时间散步。 专家建议步行锻炼的最佳时间是下午3:00至晚上9:00。 其理论依据是,这个时期大气中的氧气浓度较高,人的感官最敏感,协调适应能力最强。 而且,此时血压和心率都较低且稳定。 然而,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 只要适合自己的感觉,早上锻炼还是晚上锻炼都没有关系。 不过要注意的是,饭前半小时、饭后半小时、睡前一小时最好不要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2年就明确指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步行是最简单的锻炼方式。 它不受时间、地点、天气、人员等因素的限制,不需要任何设备,更不用说无论需要多少钱,只要你愿意坚持,就能享受到健康、快乐和快乐。随时随地运动带来的快乐。 但步行并不意味着走得越多越好。 短时间内大量快走很容易对关节造成损伤,损害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影响我们的健康。 快走运动最重要的是坚持。 应注意数量的积累,避免逃跑。 同时建议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制定适合自己的步行计划,循序渐进。 #健康过年##婷零计划#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