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十点,“夜跑者”出发
“元大都公园夜跑,寻找合作伙伴,欢迎参加。” 北京一家时尚杂志的编辑小敏最近迷上了“夜跑”。 晚上十点,当北京的喧嚣归于安静时,晓敏和她从网上召集的跑友们也“出发,出发”。 细心的市民发现,后海、元大都公园、望京体育公园、通州运河沿岸等地出现了成群的“夜跑者”。
夜跑,越跑越上瘾
晚上十点,30岁出头的贾先生还在地坛公园夜跑。 他这样做已经四年了。 “我每天在这里至少跑4圈,大概有6、7公里,白天工作压力很大,太怕早上跑步影响工作,所以只能选择这次。跑步不仅能让我忘记烦恼,有时还能迸发出灵感来改善公司的运营。” 贾先生是一位私营业主,他滔滔不绝地表达了他对这项运动的热爱。
午夜时分,“夜猫子”陈先生刚刚出发。 他平时工作很忙,经常到晚上11点才下班,“一想到公司的事就睡不着,就出去跑步。” 经历了白天的忙碌之后,晚上的跑步显得更加轻松自在。 虽然免不了受到老看门人的质疑,但他还是乐在其中。
据地坛公园负责人介绍,晨跑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而夜跑的则以青壮年为主。 常年坚持跑步的跑步者有三十多人。 晚上即使关灯他们也不会离开公园。 公园特意留出东门,稍后关闭供他们使用。
夜跑组
一个人跑步可能会有点孤独。 为了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不少市民组建了“夜跑团”。
小周说他跑步是为了减肥。 由于他缺乏毅力,弟弟主动和他一起跑。 “晚上9点30分,我们兄弟会沿着和平里街跑步好几次。现在我坚持了一年,瘦了20%。” 金。”说起两兄弟创造的“奇迹”,小周感到非常自豪。
家住雍和宫的老王和小李,年龄分别是50岁和24岁。 他们现在是亲密的朋友。 小李说:“我们是两年前通过跑步认识的,后来我们天天见面一起跑步,王哥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今年初夏,朝阳公园组织了“超级夜”跑步活动。 没想到,没有太多宣传,就吸引了2000多人参与。 网络上、社区论坛上,类似夜跑的“号令”不少,这让一些习惯泡吧、卡拉OK的京城白领穿上了跑鞋。
专家:晚上跑步效果更好
“夜跑比晨跑更有优势,但运动强度不宜太高。” 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教研室李老师表示,现在年轻人工作节奏很快,晨跑很容易影响工作时间。 晚上跑步的时间很充裕,跑回家后洗个热水澡对睡眠也有帮助。
其他专家做了一组实验,比较了晨跑和夜跑的血液循环状况。 实验结果表明,晨跑会增加血管中形成血栓的可能性,而晚跑则相反,大大降低血管栓塞的风险。
实习生 马卫星 唐菲菲 RB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