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花烂漫”,诗意栖居“最美山”

日期: 2024-01-09 15:00:38|浏览: 378|编号: 2934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枫花烂漫”,诗意栖居“最美山”

一次偶然的相遇。 此时,长三角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南京对“紫东崛起”作出新部署,也是栖霞古寺复兴百年之际。 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全面加快,山脚下的禅宗小镇正在“成长”。 栖霞古镇将重拾千年繁华,河畔邮轮母港紧锣密鼓规划中……

南京邕江发展格局已定,“紫东崛起”引擎轰鸣。 栖霞山连接津津、连接江海,矗立在南京新一轮发展的前沿。

紫东崛起,打造文化旅游城市“强大引擎”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南京拥抱长江,开启江南江北发展托江“双主城时代”。 栖霞山从城郊的河岸变成了“城市客厅”。

今年年初,南京市委、市政府对东部地区发展作出高层部署,紫东崛起蓄势待发。 根据规划,紫东片区决心成为带动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支点、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支撑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长三角,建设创新城、文化城、旅游城、工业城。 、生态城市。

紫东地区山水资源丰富,人文资源密布,栖霞山风景区是目前该地区唯一的4A级景区。 依托深厚底蕴,推进新定位重塑,率先形成高品质、核心竞争力、吸引力的区域。 栖霞山肩负着争创文化旅游精品的重任。 放眼整个区域,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城市之间既竞争又合作。 南京提出打造与其特大城市地位相称的“现象级”文化旅游地标。 栖霞山的开发恰逢其时。

紫东片区总体规划的“一廊两带”中,有一条以栖霞山为起点、定位于国际水平的“环主城东南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带”。 以栖霞山、唐山、青龙山三大绿色中心为引擎,通过推进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提升紫东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品质和能级,推动转型升级打造南京旅游胜地,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在紫东地区九大组团中,栖霞山片区是最具特色的片区之一,肩负着打造“文旅科创先导区”的使命。 紫东片区明确规划,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集休闲、观光、旅游、文化创意于一体的栖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 路线图已绘制。 以栖霞山为核心,打造非物质文化创意小镇、民国文化创意小镇、欢乐谷小镇,规划建设国际邮轮母港……

纵观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棋盘,宁镇扬一体化正在全速推进,南京都市圈的向心力正在汇聚。 栖霞山片区已成为紫东文化旅游城、生态城的核心景点。 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长江四桥、绕城高速、宁镇高速、疏港大道等重要道路四通八达,为片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域交通条件。 多条跨江通道正在建设中。 宁夏羊城集正在全力推进前期工作。 距镇江、扬州市区仅45分钟车程。 上海、杭州、合肥等都在栖霞山300公里的交通圈内。

自古以来,栖霞山就是领略山水城林之美、领略江水美景的绝佳去处。 登上凤翔峰,眺望远方。 长江自西来,如彩虹,向东去,两岸潮平。 ——12.5米深水航道到达山麓,南京江港成为海港。 栖霞山板块将成为长三角江海枢纽和文化交流枢纽。

积累广博知识,挖掘栖霞“文化瑰宝”

“春牛头秋云”是南京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每到深秋,枫树红得像火一样。 栖霞山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四大赏枫名山之一。 森林染色的背后,是栖霞人民长期的贡献。 目前山上已种植红枫4万株,今冬明春将种植红枫3万株。 未来2-3年,规模计划达到10万辆。 从密染森林到绚丽云彩,“北有香山,南有香山”。 栖霞山”当之无愧。

不仅仅是秋天的“红枫之约”,一场色彩缤纷的“四季栖霞”展现在世人面前。 深林、古刹、众多泉水、幽洞、名洞、险塔、奇碑,都在长江的跌宕起伏中精彩地展现出来。 为了进一步美化栖霞山的“容貌”和“气质”,景区管理处对栖霞山现有植物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 在清晰了解植被背景的基础上,在四季景观呈现的基础上,邀请国内一流机构进行完善森林景观规划设计,科学补种多彩树种,持续优化山林景观,确保处处有景、四季有花。

栖霞古寺位于栖霞山中峰西麓。 始建于南朝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 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 寺内高僧众多。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的七大宗派均在栖霞山流传,是佛教三论宗的祖地。 寺内佛殿重叠,气象壮观。 唐初被誉为“天下四大丛林”之一。 至今仍是南京现存最大的寺庙。 寺内的明正君碑、佛塔、千佛洞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禅茶,启迪人生。 栖霞寺的禅意氛围,伴随着茶香。 史料记载,茶圣陆羽曾在栖霞山中峰与龙山之间的山谷里种茶、饮茶。 相传《茶经》初稿是在栖霞山写成的。 唐代诗人皇甫冉在《送卢鸿渐去栖霞寺采茶》中写道:“采茶不是采茶,远在悬崖上。树叶上铺满了温暖的春风,篮子里装满了水,太阳已经落山了。” 这就是陆羽所说的到栖霞山采茶的事。 情况。 如今,重建后的龙山山顶鲁羽茶馆将成为品茗、怀旧回忆的好去处。

世界的目光早已投向栖霞山。 作为地质宝库,全山主要由石灰岩和砂岩组成,北部分布有带状花岗岩。 从地质学上来说,它是我国下二叠统的标准地层“栖霞灰岩”的名称。 2.8亿年前的海百合化石在明正君碑上绽放。 千佛岩、蝶郎岩、天开岩、五彩土岩、清风剑、飞来石等众多景点都与独特的地层岩性有关。 有关的。 地球科学专家李西托芬、李四光等人曾在此留下足迹。 地质界将此地视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和“地质教科书”。 创建国家地质公园的宏伟愿景由此产生。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里一草一木的价值。 栖霞山以其中药材资源而闻名。 古称佘山,寓意滋补养生。 六朝以来,葛洪、陶弘景等多位名医都曾到栖霞山采药。 明代医学大师李时珍在南京出版《本草纲目》时,专程到栖霞山采集药材标本,补充《本草纲目》的内容。 据调查,山上有各类植物74科170余属,其中各类树木约126万株,药用植物235种,占栖霞山植物总数的47.09%。

“一座栖霞山,就是半部金陵历史”。 在这里你可以与古人零距离接触,深入了解金陵城。 许多载入史册的人物都与栖霞山有关。 南朝帝王将相墓上的石刻。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驻足栖霞山。 他称赞栖霞山为“金陵第一山,初见甚欢”。 ; 历代文人墨客、能工巧匠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摩崖石刻; 作为工业遗产,江南水泥厂见证着近代历史……栖霞山就像一座历史博物馆,讲述着这座城市的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故事。

“栖霞山是一座文化宝库,至少有山景文化、河流文化、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地质文化、养生文化、茶文化等7种文化。这就需要我们系统地整理、挖掘和呈现、串联起来。”点点成线,绣出精致的细节,从“秋栖霞”延伸到“四季栖霞”,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打造全年龄、全天候、全地域的旅游度假胜地。旅游胜地。” 南京栖霞山休闲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栖霞街道工委书记姚学敏说。

蓝图绘制,大举重塑“明秀第一山”

山川留下了美丽的痕迹,这一代我们还会再来。 如今,一个新的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蓝图正在慢慢布局。 栖霞山因寺而得名。 未来将建设成为“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国际佛教文化体验度假村”。 核心景区“古寺禅心”项目以栖霞寺佛教文化为核心,设计了莲花坛、圆通禅寺、金刚阁、三论宗文化园、了凡四训文化等核心景点公园。

栖霞山非物质文化创意小镇入选南京市江苏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录。 这个文化创意小镇坚持“发展”的规划原则,历时三年进行前期研究和规划。 “生长因子”是从栖霞山千年的丰厚底蕴中提炼出来的,坚守小镇肌理的“生长”本质。 小镇包括栖霞老街、栖霞光堂、栖云山房禅修主题酒店等项目。 各项规划设计均由国内外大师进行,国内多家顶尖设计院参与。

栖霞大殿项目位于栖霞山核心景区门户,占地24公顷,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 重点建设演艺剧场、博物馆、商业街、城市综合体、主题酒店等旅游设施。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打造集文化体验、佛教冥想、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

栖霞老街项目位于栖霞古寺山门西侧,占地16公顷,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将以山水、禅宗、市场、活力为核心元素,以“成长”为核心理念。 它将融合非遗体验、主题住宿、文创商业、主题休闲等功能,吸引非遗传承人入驻,让老街充满故事和惊喜,把它打造成一个地方山水环抱,佛禅文化深切之地,活力汇聚之地。

何家山养老小镇项目将弘扬栖霞山中医文化优势,规划养老公寓、医疗综合体、医疗转运培训中心等项目。 度假小镇规划拥有客房3000间,辐射万达茂、华侨城、仙林大学城等地区。 是紫东地区最大的度假酒店集团。

更值得期待的是栖霞山北侧规划中的滨江国际邮轮码头。 项目包括邮轮码头、游艇码头、邮轮主题酒店和滨水景观公园。 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下游的交通、娱乐、休闲、购物中心。 大型国际邮轮码头区。 据栖霞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受益于长江航道疏浚工程,这里将停靠5万吨级至8万吨级的海船。 届时,栖霞山上的游船可到达长江三峡、五大洲、五大洋。 从此,栖霞山从守长江走向面向大海。

据史料记载,郑和于1405年首次下西洋,率领一支约28000人、大型船只60多艘的庞大船队。 从龙江宝船厂出发,途经栖霞山时,航海家专程到栖霞寺祈福。 未来,南京人将乘船从栖霞山麓驶向江海,与这段历史有一次美妙的邂逅。

“风花怒放”,千亿投入抢占“黄金宝地”

如果今年秋天你再来栖霞山,将会有全新的体验。 栖霞山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正在进行中,计划用三个月时间初步改变周边环境。 更大的变化正在发生。 在采取行动之前已经进行了多轮规划修改。 拆迁工作已进入尾声,进入百日攻坚战。 栖霞山将进入全面加快建设时期。 今年,栖霞山片区共被列入市区10个重大建设项目。 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风景区、栖霞广东会馆、石埠桥保障性住房、红枫片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均被列为市重大项目。

外部通道良好,但内部交通不畅,一直是困扰栖霞山发展的痛点。 今年起,栖霞山已启动24项公路建设计划,总投资24亿元。 今年已开工建设8条道路。 全部按照南京最佳景观道路标准建设。 樱花大道、丁香大道、梧桐大道、榉木大道……每一条路都各具特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今年6月,栖霞山西麓石步湾社区一期工程竣工,安置2000余户拆迁户。 近日,栖霞山东麓红枫片区17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即将开工。 今年年底,全区城中村和危旧建筑改造基本完成。 栖霞山片区拆迁面积将达到400万平方米,全部就地安置。 原住民搬进了山景河景的房子,分享着这片山林开发带来的民生红利。

九乡河、滨江整治全面启动。 “引水上山”工程即将启动,将源头的淡水引入栖霞山森林植被,再现溪流潺潺、瀑布湍急的美景。 山上的乾隆御花园、陆羽茶馆等景观的修复和修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位于栖霞老街的栖云山房禅修主题酒店预计秋季试营业。 景区升级只是第一步,更宏大的产业项目正在布局。 总投资27亿元的栖霞光塘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将成为紫东区的城市地标。 年内启动何家山养生小镇建设,打造华东地区养生休闲目的地。 栖霞山还将重点引进知名教育资源、体检资源和高端商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区品质。

栖霞山因寺而得名,山与寺相依为命。 栖霞古寺目前正在举办“千佛名蓝,中兴百年”系列纪念活动,国内外众多先贤美德纷纷到来。 努力讲好栖霞山故事,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栖霞山管委会将以深秋赏枫、除夕敲钟等活动为基础,与国内知名文化机构合作,用3-5年的持续推进,打造更具核心​​影响力的文化IP和认可,并推出更多提供更接地气、更有意义的活动,提供周活动、月惊喜、节日亮点,让更多人走进、亲近、喜爱栖霞山。 栖霞山“东方智慧山”的内在精神,在新时代区域发展中不断彰显、代代传承、滋养繁荣。 其文化影响远渡重洋,连通四方,声誉日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传播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栖霞山板块的“黄金价值”日益凸显。 如今,整个栖霞街道常住人口5万人,未来栖霞山区规划人口25万人。 如今,栖霞山风景区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目标是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 现在3.8平方公里的栖霞山核心景区将扩大到10平方公里。 未来,19.18平方公里的栖霞山片区将一半是景区,一半是城区,呈现出文旅共生、城市风光融合的景象。 今年9月,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首次出让工农路以西4块住宅用地。 目前已有数十家房地产企业进行了现场勘察。 更多社会资本跃跃欲试。 据测算,栖霞山地区的开发将吸引投资超过1000亿元。

“栖霞山开发建设坚持规划优先、基础设施优先、民生优先、生态优先、产业优先。” 栖霞区委书记李辉强调,“栖霞山发展又快又稳,不急功近利,不做没有考虑清楚的事”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当前紧迫感,要有‘成功不一定是我的’的历史使命感,多留下敬佩,不留遗憾。” 向东眺望城市,人流、客流、资金流汇聚,栖霞山季节正好,“枫树怒放”。瞄准国家5A级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绿化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区、国家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示范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产业发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栖峡山正在从纸上走向现实。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