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即将转型为文化休闲旅游胜地

日期: 2024-01-09 17:00:59|浏览: 414|编号: 2934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栖霞山即将转型为文化休闲旅游胜地

一座栖霞山,就是金陵半部历史。

然而,大多数人对栖霞山的了解仍然仅限于秋天满山的红叶。 “栖霞山不仅有山水文化、佛教文化,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河流文化、茶文化、地质文化和中医养生文化。” 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姚学敏说。 去年11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实施意见。 管委会开始整合栖霞山文化资源,打造集礼佛、赏枫、禅修、饮茶、养生于一体的场所。 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栖霞山即将变身华丽。通讯员 陈宁 扬子晚报记者 张科

栖霞山文化资源丰富,优势突出

毫无疑问,“求栖霞”是栖霞山最亮丽、最知名的名片。 其实,栖霞山可看、可赏、可玩的各种景观还有很多。 更不用说佛教三论宗祖地栖霞古寺,六朝千佛岩,还有散落在山上的乾隆宫、陆羽茶社、始皇河畔遗址等。堪称“金陵第一明秀山”“是的。

姚学敏说,栖霞山至少有七种文化:山景文化、河流文化、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地质文化、养生文化、茶文化。 其中,山水文化最为世人称道。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足栖霞山,称赞栖霞山为“金陵第一山,初见欣喜”。 栖霞山每逢深秋,红枫如火,林木染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四大观赏红叶名山之一。 除了迷人的秋景,栖霞山的春、夏、冬也各具特色。 春天,桃花盛开,色彩缤纷; 夏季,山峦叠翠,绿荫蔽日; 秋天,满山红叶,果香四溢。 冬季,满山粉玉,苍松翠柏傲然挺立,形成一年四季清爽宜人的景观。 吸引了古今帝王、名人、文人墨客驻足赋诗,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和大量摩崖石刻,形成了栖霞山独特的山水文化。

除了山景文化外,栖霞山的河流文化也很特别:上部有月牙泉、品外泉等甜泉,下部有枫林湖、明镜湖、桃花湖等平湖。中部有长江、九乡河等河流。 。 历史上有五王十四皇帝曾登上栖霞山之巅,饱览江水风光:秦始皇、梁武帝、隋文帝、乾隆等,还有名人、文人墨客。历代名人,都在栖霞山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多元的文化遗产。

栖霞古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二年(公元484年),是栖霞山佛教文化的代表。 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最杰出的寺庙之一。 寺内高僧众多。 中国佛教八大教派中,有七大教派均在栖霞山传播。 是佛教三论宗的祖堂。 也是古代中原佛教文化向南方及日本、朝鲜等地传播的中心。 唐初被誉为“天下四大奇观”之一,至今仍是南京最大的寺庙。 明正君碑、舍利塔、千佛洞等多处国家级文化遗产单位坐落其中。 鲁豫茶社是栖霞山茶文化的代表。 相传《茶经》初稿是在栖霞山写成的。 如今,龙山山顶建有“陆羽茶馆”,是品茗、缅怀往事的好去处。

不仅如此,栖霞山还拥有丰富的地质文化和养生文化。 栖霞山是一座地质宝库。 地质上,它是我国下二叠统标准地层“栖霞灰岩”得名的地方。 许多景点都与其地层岩性有关,如著名的千佛岩、蝶郎岩、天开岩、明正君碑、五彩土岩、清风剑、飞来石等,被人们称为“天然岩石”。专家。 “地质博物馆”、“地学教科书”上布满了李希霍芬、李四光等众多地学巨人的足迹。 另外,栖霞山古称佘山,意为“滋补养生”。 六朝以来,名医葛洪、陶弘景等多位名医曾到栖霞山采药。 明代李时珍在南京出版《本草纲目》时也曾到栖霞山采集药用标本。 据调查,山上药用植物有235种,占栖霞山植物总数的47.09%。

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完成城市设计

可惜的是,除了红叶之外,栖霞山的这些文化资源都隐藏在大山深处,无人知晓。

“原因是栖霞山其他‘景点’开发不够,配套设施不够,游客找不到‘吃、喝、玩’的地方。” 姚学敏说。

为此,抓住市委、市政府改造提升栖霞山及周边地区千载难逢的机遇,栖霞区委、区政府成立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与南京栖霞山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围绕“一核、一中心、两带、九区”的度假区基本布局,栖霞山风景区将加快培育旅游、度假、休闲和文化创意产业。

根据规划,南京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包括栖霞山、何家山、南翔山、北翔山及周边地区,东部延伸至紫金(新港)科技创业特区; 南临312国道; 西边仙境北路-疏港大道-亭子桥路线; 北临长江,土地总面积约19.18平方公里。 度假村强调人文、生态、低碳、智慧、创新的建设理念,以佛教文化为特色,以资源整合为路径,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国际化为目标。 打造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典范。

“目前,度假村城市设计已基本定型,将分三部分建设。” 姚学敏表示,一是围绕栖霞古寺的佛教文化中轴,二是核心景区的旅游规划和安排,三是栖霞山以外的合作区城市建设和发展安排。 目前,各标段的功能定位、交通组织、开发强度、配套布局、天际线规划均已精心布局,正在有序推进。

拜佛、赏枫、打坐、喝茶、养生……栖霞山将变身绚丽之地

按照上述规划,栖霞山将实现华丽蜕变:打造集礼佛、赏枫、冥想、饮茶、养生于一体的文化休闲旅游胜地。 不仅如此,还将实现山城互动、产城融合、僧俗和谐、文旅共生,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景区、国家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示范区、国家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示范区。 区级、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第一步是构建佛教文化中轴。” 姚学敏表示,按照规划,这条中轴线将把“生命佛教”和“人间佛教”结合起来,以三论宗祖庭为基础,打造栖霞山佛教文化品牌。 佛教文化中轴线为广亭八正道广场——莲花桥——菩提广场——栖霞寺——圆通禅寺——金刚阁——三轮宗广场——毗卢佛宫。 这条中轴线既有宗教活动场所的纯洁庄严,又有佛教文化广场的繁华; 梵文、佛经的自然之声,游览休息的繁华热闹气氛; 既有古色古香的历史韵味,又有明亮新颖的现代气息; 既有僧人修行的宁静,也有僧俗互动的和谐。

据了解,中轴线上的亮点是礼佛的栖霞古寺、冥想的圆通禅寺、抄经的金刚阁。 不仅如此,还可以在栖霞光殿的佛教文化广场上供奉中轴线上的观音,观看大型演出。

从拜佛、打坐、赏枫拓展,栖霞山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将加强功能配套设施建设,让游客在山上“吃、喝、玩”足不出户。 据悉,栖霞山将在江边建设大型主题公园; 何家山将建成体育公园,可用于骑行; 江南水泥厂旧址将建设创意产业园; 并依托各类文化资源建设各类主题酒店。 ,将文化、旅游、休闲、养生有机结合; 九乡河将开通游船,从九乡引水入山,恢复桃花溪、中峰溪的瀑布景观,强调游客的参与和互动,打造名副其实的城市文化休闲旅游胜地。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