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减肥?首先要避免这8个误区
误区一:出汗越多,减肥效果越好。
减肥效果好不好,并不取决于出汗量。 两个关键指标是心率和持续运动时长。 对于什么心率对减肥最有效,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一般认为最大心率应在50%至75%之间,更严格地在55%至65%之间。 以轻松说话的能力为参考,大多数人的燃脂心率在120至147次/分钟之间。 最好购买一款可以测量心率的GPS手表,可以实时监测心率。
关于跑步多少时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健身界也存在争议。 主流观点是40分钟以上为最佳,但也有人认为30分钟左右为最佳。 当然,做40分钟以内也可以减脂,但消耗的主要能量是肌糖原。 只有40分钟后,脂肪消耗的比例才会明显增加。
误区二:跑两三公里也能减肥
从广义上讲,只要坚持一定时间的锻炼,就可以减肥。 所以不要关注你跑的距离,而是看你跑了多长时间,心率是否合适。 然而,如果你只是慢跑三公里(约20分钟)就到此为止,主要效果将是刺激血液循环和刺激食欲。 这也是很多人不但减肥失败,反而发胖的原因之一。
误区三:每天跑步有助于减肥
完全没有必要,也不要贪得太多。 初学者跑步者应将走与跑结合起来,如走一分钟、跑一分钟,然后逐渐增加跑步的比例和时间。 第一次连续三公里跑应在开始锻炼后两周左右完成。 每次长跑之后都应该休息一天。 跑步初学者可以每周安排两次休息和两次交叉训练(游泳、打球、健身课等),并且只跑三天。
误区四:我已经跑步一周了,体重还没有减轻,所以跑步是没有用的。
我太急躁了,要一两个月才能有明显效果。 在此期间,体内脂肪与肌肉的比例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总体体重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误区五:不吃东西就跑步,减肥效果会更明显
不建议空腹跑步,因为空腹跑步会引起头晕、低血糖等症状。 因为饭后两小时内不宜跑步,所以可以在跑步前吃一小把高热量的零食,跑完后再吃。
误区六:晨跑比夜跑更有效
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下午最好,其次是中午,然后是晚上,最后是早上。 当然,很多人要上班,只能选择早上和晚上的时间段。 然而,如果与根本不跑步相比,那么当然两者都更好。 提醒一下,晨跑前应该喝点水,夜跑不要太晚结束,否则会影响睡眠质量。
误区七:跑步太多会使腿变粗
负重、快速、短距离的练习,比如杠铃深蹲和冲刺冲刺,会让你的腿变粗。 长距离、慢速运动,如慢跑,不会使腿变粗。 另外,运动后做静态拉伸会让双腿更纤细。
误区八:坚持跑步并不容易
养成习惯只需要21天,跑步也差不多。 想想如果你减肥成功会是什么样子,并想想其他的榜样。 制定计划并坚持下去。 进行统计,让自己看到一点一滴的进步。 在社交媒体上适当分享自己的锻炼记录也是一种激励自己的方式。 一旦养成了习惯,就算想停也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