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肌肉居然溶解了! 医生:继续这样运动,你的肾衰竭就离不远了。
大家可能知道,运动可以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康,有针对性的运动还可以锻炼肌肉,强健体魄。 但过度运动实际上会导致肌肉“溶解”! 我们来看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1:一名32岁的男子下班后看到同事一起跑步,他也跟着跑。 由于多年没有认真锻炼,年轻人跑了没多久就气喘吁吁,但他咬紧牙关,继续跑了三千多米。
当晚,他感觉大腿肌肉酸痛极了,睡觉时大腿也抽筋。 半夜起来上厕所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尿液颜色跟酱油一样! 我就这样熬夜到凌晨。 当我再次感到想要小便的冲动时,我想小便,但发现我尿不出来。
案例2:一名20岁的女孩,中学时长跑成绩不错。 不过,进入大学后她就不再跑步,运动量也减少了。 因为要参加学校运动会,跑完1500米后,我发现全身肌肉酸痛、无力,尿液呈褐色。
两名年轻人在经历同样的情况后都被送往医院。 两人还被诊断出患有运动诱发的横纹肌溶解症,导致急性肾衰竭并入院治疗。
1、运动过度会导致肌肉“溶解”?这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不明白横纹肌溶解症是什么意思。 其实并不是像字面意思理解的那样肌肉会溶解,而是肌红蛋白“消失”的过程。 横纹肌是骨骼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附着在骨头上,受神经和意识控制。 它是人体用来完成所有行为的产生力的肌肉。 在显微镜下,这种肌纤维呈横纹,故称为横纹肌。 横纹肌溶解症是指肌肉细胞膜受到某种刺激而受损,导致肌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密度增加,使肾脏和心脏超负荷而导致衰竭。 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心脏骤停,所以这种情况远比想象的要可怕。 过度的运动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刺激,导致细胞膜的厚度发生变化。 当钾离子补充不充分时,钾离子就会向外扩散,肌红蛋白就会流入血液。 这也是人们常说运动过度适得其反的原因。 。
2、肾衰竭的罪魁祸首:横纹肌溶解症
许多人不知道肾衰竭与横纹肌溶解症有关,甚至认为艰苦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导致肾衰竭。 其实,肾衰竭的根本原因是不科学的运动方法,并不是运动不对。 无需专业人士的锻炼需要遵循循序渐进、低幅度高频次锻炼的原则。 尽量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身体需要的运动项目,不要太长或太大。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可以挑战高强度运动,但也要注意的是,如果运动时感觉身体负荷过重难以承受,就不要坚持,以免自由基分泌过多,渗透性增加细胞组织。 ,从而引发钾、磷、肌酐、肌球蛋白等物质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阻塞肾小管,导致肾功能衰竭。 尤其是长期缺乏运动的人更要注意运动强度过大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
3.运动量多少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症?
多少运动量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其实,没有必要害怕锻炼。 稍微超载就不敢做。 这和每个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 有些人运动量大时肌肉会疯狂增长,而有些人运动强度大时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因此不可能从一个部分概括到另一部分。 因此,建议大家在运动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延长身体的适应时间,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时间和种类。 体质虚弱的人可以延长每个阶段的时间,避免身体不适。 运动时避免太热。 处于空气流通的环境更有利于身体循环。
4、中老年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
对于体质虚弱、脏器健康状况较差的中老年人来说,应加强锻炼,增加血液循环。 同时,还需要注意运动类型的选择。 中老年人最推荐的运动是散步。 步行可以增加四肢的协调性,增强心肺功能。 对于体质虚弱的人增强体质有很好的效果。 第二个是太极拳。 不要小看太极拳,因为它可以最大程度地伸展四肢,训练平衡能力,而且动作幅度缓慢,可以陶冶身心,调节情绪。老年人适当打乒乓球,因为乒乓球是一项小球类运动,可以增加肢体协调性,锻炼小脑平衡和反应能力,加强腰腿肌肉训练,可以锻炼全身。 运动的
人的生命与运动息息相关,所以“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人。 然而,近年来由于年龄的低龄化和疾病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运动已经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正确的运动项目和方法,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否则就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得不偿失。
参考:
[1]张欣[1],张海平[2]。 过度运动也会“溶解”肌肉[J]. 家庭科学,2017:12。
[2]薛媛,童朝阳。 过度健身如何导致“肾衰竭”[J]. 大众医学,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