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 如果你不知道这一点,最好不要做这项运动!

日期: 2024-01-16 23:00:58|浏览: 340|编号: 2973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震惊! 如果你不知道这一点,最好不要做这项运动!

前段时间,一位行业领军人物在长跑后突然去世。 很多人都震惊不已,议论纷纷。

这位通信业大亨生前负责公司最大的两个营收部门。 53岁的他,正值壮年。 据说,在完成28公里长跑后,他“因心脏问题无法醒来”。

近年来,运动后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 关于这件事,网上有很多讨论。 声音主要分为两派:有人说没事就别跑,也有人说不跑的人死得更快……

我们组也炸了。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有跑步的习惯。 他们早上步行三公里,晚上步行五公里。 很多人还聚会成为跑友,互相监督。 这很容易让人上瘾。 。

消息一出,大家都很“害怕”,纷纷问道:慢跑算剧烈运动吗? 难道睡不好或者熬夜就跑不了?

大多数人沉迷于跑步,不仅是为了改善身材、恢复健康,更是为了调节心情、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不过,喜欢跑步的人都知道,在这项看似简单、无障碍的运动中,必须特别注意防止受伤,而且方法有很多种。

尤其是近年来,跑步导致关节受伤的案例频发,甚至在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比赛中猝死,让很多人对跑步敬而远之。

跑步对身体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我们询问了几位经验丰富的体育专业人士,包括跑过各种马拉松的大师、铁人三项运动员、康复医生。 根据他们的回答,我们整理了一份《正确跑步指南》,一起来看看吧~

跑步真的会导致猝死吗?

事实上,任何运动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跑步是一项耐力运动,对于提高心肺功能很有帮助。 它也被医学界认可为有益于心脏健康的运动。

师傅说,以常人的耐力,跑五六公里就已经很厉害了。 只要做好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可能还有很多好处。

不用说,我有一个朋友通过跑步治愈了他的入睡困难。 从前年开始,他开始每周四天在公园跑步3到4公里。 现在他的日程安排正常多了。

同事西瓜坚持夜跑,说精神状态好多了~

不过请注意,当我们谈论跑步时,一般不包括马拉松。

近年来的马拉松热潮,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尝试赛马。 在朋友圈里,我们确实看到一些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突然挑战半程马拉松。 对于业余跑步者来说,这隐藏了许多风险因素。

Q1:28公里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强度?

它比半程马拉松更长,也远远超过日常运动强度。 它已经是一项竞技运动了。

跑完28公里,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在操场跑70圈,绕故宫跑7圈。

运动量与健康并无正相关关系。 当运动量超过一定阈值时,不仅会损害健康,还会带来风险,所以一定要适量运动。

有临床医生指出,剧烈运动之所以会导致猝死,很可能是因为已经存在某些基础疾病或健康风险。 运动常常是死亡的诱因,而不是死亡的直接原因。

如果想长距离跑步,建议先进行身体检查。 如果心脏本身是健康的,即使是因为高强度的运动而受损,经过充分的休息也可以修复,并且会随着练习而变得更强。 不过,如果心脏出现了问题,超剧烈的运动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所以一定要先检查一下。 自己的身体状况。

Q2:熬夜或者运动量少就不能跑步吗?

猝死往往与长期加班熬夜、长期透支身体有关。 再加上饮食不健康、抽烟喝酒,更容易让自己面临猝死的危险。

国外科技期刊文章指出,35岁至65岁男性进行耐力运动时心源性猝死的比例高达40%,高强度运动可直接使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10倍。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说,我们不动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不,对于长时间坐着的人来说,风险会飙升至50倍。

这意味着平时运动量少而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比平时运动的人猝死的风险更高。 因此,长期没有运动的人应该从小量运动开始,让身体适应。

Q3:每个人都可以跑马拉松吗?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半程马拉松是猝死事件最多的赛事。

正是因为半程马拉松的门槛较低,而且距离是全程马拉松的一半,所以很多没有经验的新手都会想尝试一下。 一旦尝到“自由如风”的甜头,他们就跃跃欲试地报名参加半程马拉松。 ,实在是太仓促了。

大家都忘记了学校里的800米、1000米体能测试有多痛苦吗? 如果你没有长期跑步的习惯,无论你的体质如何,都不能贸然开始跑马拉松。 专业人士建议至少提前2个月开始定期培训。

乔伊大师的日常锻炼

同时,对于跑步过程中遇到的高温、水分和电解质流失过多等问题,我们也不能放松,因为中暑本身也会诱发心脏骤停!

我在假期期间经历过一次这种情况。 爬山时,我感到心慌、气喘吁吁,然后感到恶心、头晕。 我不得不靠边停车蹲下休息两次才恢复过来。 后来回想起来,其实只爬了一个很短的坡,但山腰上没有任何遮挡,阳光炽热,地表温度接近50℃。 这时我才意识到,天气是户外运动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图/摄网络

新手跑步要注意什么?

对于新手跑步者来说,几位专业跑步者给出的最好建议是:量力而行。

新手跑步者要特别注意跑步强度,循序渐进,学会适应变化。

例如,如果你原来的目标是跑5公里,但3公里后感觉体力跟不上,接下来的2公里你可以用快走代替,仍然可以达到同样的运动量。

Q1:什么强度适合我?

根据跑步速度分为有氧跑、马拉松跑、混合氧跑和间歇跑。 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运行方法。 有氧跑适合跑步初学者。

以同样的速度跑步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放松,而另一些人则气喘吁吁。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判断强度是否适合自己:

如果运动时能正常说话,说明运动强度适中;

如果运动时说话气喘吁吁,说明运动强度大。

总而言之,新手不宜跑得太快。 应注意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 跑步、说话的时候能够保持放松的状态就更好了。

此外,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参数是心率,可以通过运动手环或手表实时监测。 慢跑时心率应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间。 大多数人可以以 140 至 150 次/分钟的目标心率跑步。

Q2:什么是适度运动?

初学者一开始可以进行规律跑或定量跑。 例如,他们可以设定跑15分钟或2公里的目标,然后逐步增加运动量。 当然,为了达到锻炼的效果,每次锻炼时间最好不少于10分钟。

图/摄网络

对于有一定运动习惯的人,可以按照权威机构推荐的运动量来规划:每次跑步30至60分钟,每周3至5次。

还是要提醒大家,虽然跑步有很多好处,但是如果你有心血管问题,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Q3:新手跑步有哪些禁忌?

1. 没有热身

跑步达人Micky表示,她曾多次建议刚开始跑步的朋友热身,但建议并没有起到作用。 她已经跑步5年了,发现热身真的很重要。 它可以调动我们身体的机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图/摄网络

如果你实在不想做伸展运动,那么开始时跑步和步行结合5到10分钟让身体慢慢适应仍然是一个合格的热身。

2、专门在坡道上跑步

为了增加运动强度,有些人选择在坡道上跑步。

我问了一位多年长跑的朋友,他说以前跑马拉松的时候,每次下坡都会感觉到膝盖有明显的压力,因为下坡的速度会比较快比在平坦的道路上。 速度越快,同样的重量就会由膝盖承受。 冲击力越大,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

图/摄网络

所以他会建议大家在平坦的道路上跑步,尤其是如果你的跑步姿势或协调性不太理想。

3、盲目跑步,不听身体的声音

跑步时,身体会分泌内啡肽,让跑步者感到快乐并让人上瘾。

这种上瘾的感觉让人很容易“得意忘形”,跑得太多。 如果身体的肌肉力量跟不上,就很容易受伤,比如髂束综合症、足底筋膜炎、跑步膝等。

当身体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切记不要坚持。 如果双脚感觉不舒服,请停止伸展或慢慢行走,让身体适应。 如果你累了或者感冒了,一定要休息充分恢复后再跑步。

大家最关心的其他问题还有哪些?

Q1:跑步会对膝盖和关节造成伤害吗?

一名公司高管在长跑中身亡,再次将跑步运动推向风口浪尖。

很多人借机以“膝盖受伤”为借口避免跑步,但这是没有必要的。 研究表明,如果跑步正确,就不会伤害膝盖。 相反,久坐、不运动的人,比随便跑步的人,关节炎的发病率更高。

就像之前的《大心脏》文章一样,控制运动量,防止关节受力过大,并充分休息,让关节得到恢复。 这样关节就不会受到损伤,运动后反而会变得更强健。

正确的跑步姿势,膝关节最重要的核心点是抬起大腿,始终保持弯曲,不要伸直、锁死; 步频高,步幅小,全脚着地,落地后迅速滚离地面。

很多人会讨论是脚底着地还是脚后跟着地。 几乎所有优秀的跑步者都是用脚底着地的,但初学者不需要盲目学习。 慢跑时,尽量轻落地,不要发出撞击声,并减少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

另外,身体要稍微前倾,这样身体会本能地抬起双腿以保证平衡,这比上身挺直或向后倾斜跑步更省力。

同事西瓜说,她因为跑步姿势不正确,得了膝盖肌筋膜炎。 经过治疗和调整跑步姿势后,她现在可以继续跑步了~

Q2:跑步需要哪些装备?

几位跑步专家都提到,跑步最需要的装备就是一双适合自己的好跑鞋。

好的鞋子应该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足够的抓地力、良好的包裹性、透气性、轻便性。 最好比平时穿的大半号到一号,因为跑久了脚会充血、肿胀。

而且,每个人的脚和腿的形状都不同。 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所以你一定要尝试。

基思表示,跑步并没有对膝盖造成伤害,但对足弓造成了伤害。 那个时候,就是选鞋的问题。 需要考虑跑步距离和个人体重。 至于品牌,根据自己的习惯购买即可。

图/摄网络

很多人在跑步时喜欢听音乐解闷,所以记得佩戴骨传导耳机,不仅可以听音乐还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比较安全。

Q3:寒冷天气跑步要注意什么?

秋冬季昼夜温差较大,跑步时需要注意保暖。 不要以为运动时不怕冷就穿得太少。 多穿几层衣服,身体变暖后酌情脱掉衣服。

天冷跑步时不要穿太紧的运动服,这样会影响血液循环,更容易体温散失,导致感冒。

对于超负荷运动后的猝死,我们无法给出任何结论。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日常运动中掌握好适当的程度,不要让身体超负荷,也不必太担心身体的耐力,多运动、适当运动。 运动对身体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

“跑步,在我一生中养成的众多习惯中,可能是最有益、最有意义的一个。”

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享受跑步的快乐,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 记得转发这篇文章给身边热爱跑步的人,帮助他们解锁正确的跑步姿势!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