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跑圈发布《跑步路线白皮书》,揭晓20个城市最佳跑步目的地。
(引文)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积极推动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加快数字中国建设。 大数据应用的发展首先要解决数据资源的共享、整合和流动问题,才能更有效地释放新的数据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副局长杨帆对数据应用融合深有感触。
3月11日,特步·2018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年度新闻发布会在厦门举行。 会上,中国田径协会公布了2018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2019年马拉松新政等内容。 中国体育数据平台悦跑圈也受邀出席了此次会议。 跑跑圈联合创始人兼CEO梁峰在会上发布了《跑步路线白皮书》。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和应用。 月跑圈发布《跑步路线白皮书》,是与行业共享融合、建设“数字中国”的有效实践。
“800人以上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数量总计1581场,同比增长43.43%;马拉松年度消费总额达到178亿,年度赛事带动的消费总额达到288亿。” 2018年,跑步热潮席卷中国。 随着全国跑步环境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从城市街道延伸到乡村步道,数以千万计的跑步者走遍了中国,也产生了大量的运动数据。 在此基础上,月跑圈和特步从跑步者分布、路线类型、不同跑步者选择的跑步路线差异等多个维度对跑步路线进行大数据分析。 他们还发动跑者投票,选出了全国20个城市。 奔跑的圣地。
1、全国跑者分布
2018年9月起,悦跑圈APP“跑步路线”功能上线。 跑者可以通过跑跑圈提交自己过往的跑步记录。 审核通过后即可生成线上路线。 其他跑步者可以使用月跑圈进行跑步。 经过路线后即可打卡。经过6个月的数据积累,生成了大量的线上跑步路线。
跑步人数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是广东、北京、江苏、山东、浙江。
在所有跑步路线中,公园路线占35%,田径路线占26%,其他路线占39%。
2、跑步者路线选择综合分析
跑步者的跑步高峰时间为每天7:00至10:00和19:00至22:00。 其中,公园晨跑的人最多,而晨跑的人以70后、80后的大叔居多; 田径运动夜跑的人最多,而夜跑的人以80后、90后年轻人居多。
在场地选择上,90后、2000后在校学生更倾向于参加田径比赛。 进一步分析发现,田径运动员中,个人最长距离主要集中在3-5KM。 同学们,请先定一个小目标,今年一起突破10KM,好吗?
3、20个城市跑步路线排名
本次评选由月跑圈于2019年2月根据所有数据中最受欢迎的城市和路线进行,并向平台所有用户发起在线投票。 投票活动从场地交通、设施完备程度、城市文化元素丰富度等多个维度对跑步路线进行打分,最终综合得出以下数据。
跑步圣地是都市跑步者的天堂。 它不仅有便利的交通、源源不断的跑步活动、无数常年可以观看的跑步爱好者,而且还有代表城市文化一部分的城市坐标建筑。 无论是老跑友还是新跑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跑友,一起交流跑步经验、分享跑步感悟。 这里也是外地跑步爱好者值得一去的圣地。 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聚集20个跑步圣地,对于每一个跑者来说,大概都是一种非凡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