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总裁于亮因监管减重12公斤

日期: 2024-01-19 01:00:36|浏览: 378|编号: 2988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万科总裁于亮因监管减重12公斤

万科总裁于亮热爱运动。 这些年来,他一直在不停地爬山。 这次他的目标是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

即使是参加相对轻松的媒体活动,于亮的日程也排得满满的。 9月6日,我从福州坐火车,晚上10点到达杭州良渚。 9月7日晚,晚饭还没结束,于亮就抱歉地离开了餐桌。

于亮笑称,万科是上市公司,买不到私人飞机,所以只能追飞机。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于亮已经乘坐了一百多个航班和火车。

这就是“运动版”于亮。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作为万科掌门人,于亮已经在28岁的万科工作了22年。 作为一个不怎么运动的中年胖子,于亮在2010年成功减肥。

对于体育,于亮的想法很简单。 于亮说,当汗水一滴一滴落下时,那天的烦恼也消失了。

有人说,企业领导者的生活方式和管理理念也会影响企业的企业文化。

无意中,于亮的举动正在给万科带来改变。 郁亮正在努力为万科营造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

减肥和运动

9月7日,于亮在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跑完1200米,成绩为5分37秒,第二名成绩为6分31秒。

当天的晚宴上,于亮笑着表示,这个成绩与他最好的成绩相差甚远。 今年7月25日,于亮在北京朝阳公园跑出了10公里的最好成绩,只用了45分钟。 随后于亮表示:“王石董事长致力于在中国人中推广登山运动,我的立场就是在中国人中推广马拉松运动。”

2010年后,体育一直是于亮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 在一些非常轻松的场合,于亮总是乐于分享他的运动经历。 这个自称45岁之前毫无天赋的男人如今却痴迷于运动。

然而,于亮的运动之旅是从减肥开始的。 开始运动那年,于亮还是个微胖子,万科还没有达到千亿。

2010年是于亮在万科工作的第20个年头。 减肥并恢复到刚加入万科时的体重,是于亮在2010年送给自己的礼物。

关于减肥,于亮常说的一句话是:闭嘴,迈开腿。 如果你没有时间锻炼,你就会有时间生病。

至于一直被问到的减肥原因,于亮偶尔也会调侃自己和王石。

于亮说,现在宏观调控已经实施了,我们无事可做,有时间就锻炼身体。 “看看1994年,国家第一次宏观调控,那一年王石减掉了8公斤;今年号称史上最严调控,我成功减掉了12公斤。”

于亮坚持不打针、不吃药、不让自己挨饿的减肥方针。 因此,开始减肥后,于亮很少吃主食,而是在饭前吃香蕉、苹果,甚至喝汤,只是为了有饱腹感,这样就不会再有“吃”的欲望了。

无论是现在的胖子还是过去的胖子都知道,吃不饱是痛苦的,昔日的胖子于亮也不例外。

于亮说,他喜欢吃东西,是杂食动物。 除了鱼翅之外,其他食物他基本上都会接受。

想要减肥,除了减少主食之外,还需要运动。

在于亮看来,一切锻炼都是坚持的结果。 “刚开始骑自行车的时候,骑到第二圈就想吐,为了不在员工面前丢脸,我只好结束骑行。”

运动方面,于亮的第一个爱好是爬山,其次是骑自行车和跑步。

2004年,于亮到珠峰脚下看望正在登山的王石。 当时,于亮对攀岩有点害怕,因为王石为了攀岩瘦了几十斤,这让于亮感觉自己是在冒着“半条命”的风险。 。

那时的于亮万万没有想到,六年后的他会踏上登山之旅。

2010年10月,于亮登上海拔5038米的四姑娘山主峰; 2011年5月,攻克海拔6206米的七子峰; 今年5月,他登上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于亮说,他爬山不是为了登顶,而是为了快乐地回来。 “登山,对于我来说,是一件有计划、持续不断的自我挑战、自我超越、快乐的事情。”

于的一生

“健康、丰盛”,这是余亮挂在办公室里的四个大字。

对于体育,于亮觉得自己没有天赋,不敢冒险。 “如果能坚持相对科学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成功。”

每周跑步五次,成了于亮的必修课。 五次一半是10公里,一半是5公里。

如果不出门,于亮每天早上7点30分左右就会到达大梅沙总部办公室。

由于总部楼下的跑道尚未完工,附近的深圳外国语中学就成了于亮的训练场。 每天早上在大梅沙,于亮都会绕着学校跑一圈,一圈一公里,每次跑5公里或10公里。

万科员工表示,于亮成功的最大因素是坚持。

2011年12月,于亮原计划参加由深圳市登山协会、壹基金与公司长跑俱乐部联合主办的“为爱奔跑”山地马拉松,但在训练时不慎骨折。

这次伤害持续了三个月。

不过,即使在拄着拐杖的这些日子里,于亮仍会坚持锻炼。 至于具体的锻炼方法,在一次与朋友聚餐时,于亮笑称其为“床上锻炼”。

所谓“床上运动”,其实是于亮发明的。 即躺在床上,模拟骑自行车,或者背靠墙做深蹲,一个动作做300次。

据说,一位体力比较强的万科员工听了这个故事,回家后尝试做深蹲,却发现自己最多只能做30次。

工作之余,于亮过着低调的生活。 就像微博一样,于亮也喜欢,但在微博的世界里,于亮是一个潜水者,只会观看和发帖。

据称,万科的一名员工发现了一个微信账号,上面有于亮的头像,并怀疑是哪个孩子冒充于亮。 还没等他骂人,他就和同事查了一下,发现这个人就是于亮。 明亮的。

生活中的于亮并不“高大帅气、富有”。

2012年春节后的一天中午,在深圳市福田区园岭新村的顺德老餐厅大堂,于亮和家人一起吃饭,旁边坐着妻子和女儿。

这是一家小餐厅,楼上有包间,郁亮却坐在一楼大厅的一角,正对着门口。 这一顿简单的饭菜值一百块钱。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认出了于亮。 梁时不时回头看他一眼。

离开时,伤势正在恢复的于亮拄着拐杖,神色平静。

很少有人会想到,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住的既不是豪宅,也不是别墅。 为了让女儿读书,于亮定居在1985年建成的深圳最古老的社区。

万科

在于亮看来,只有能控制体重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私下里,于亮被员工称为老板。 如今,“酋长”于亮已成为万科的首席运动员和推动者。

足球、长跑、自行车是万科发展的运动项目。 每次出差到一个地方,于亮都会和万科当地公司的长跑协会约好第二天早上去跑步。

今年8月,一年一度的“新动力”新员工训练营上,于亮带着200多名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进行跑步。 这条路线是于亮每天跑步的路线。

于亮让新员工跑3公里,他自己则跑5公里。 最终,能跟上于亮的新员工只有五个。 这一年,他们20岁出头,而于亮已经47岁了。

不仅于亮,万科高管团队中还有多名体育高手。

9月8日烟台马拉松比赛中,曾经温文尔雅、小肚腩的万科常务副总裁毛大庆现在可以一口气跑完10公里。 审计监察部总经理周庆平曾在东京、香港等地跑过马拉松。 分管财务的执行副总裁也可以跑半程马拉松。 常务副会长张继文在自行车比赛中的表现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平,而唯一的女性常务副会长肖莉则是徒步旅行的专家。

健康积极的运动理念也对万科的经营产生了影响。

9月7日下午,坐在地上被近百家媒体“围攻”的于亮表示:这个冬天将是长期的,不要心存侥幸。 对于万科来说,在“冬天”里要积极锻炼身体,否则就会被“冻死”。 想要锻炼身体,首先要有钱。 把钱花在身上会让你感到温暖。 这是一项长期任务。

为此,万科准备了大量粮草。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万科持有现金高达470亿元,创下万科历史最高现金持有记录。

在于亮看来,房地产业不再是支柱产业,而应该是配套产业,这样其定位才更加准确。 未来,城市发展更新升级,房地产业要为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鉴于房地产作为“配套产业”的定位,万科调整了与城市同步发展的策略,在这个城市打造配套产业,根据每个城市的发展状况来决定未来做什么。

为长远而战。 万科下半年伊始的应对策略是首先在产品上动脑子。 “房子的面积要越来越小,要进行调整,原来两居室的面积现在改成了三居室。” 于亮表示,除了盖好房子,还要提供好品质的家园。 服务。

“房地产业的上半年太辉煌了。” 于亮坦言,过去房地产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未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将是长期的。

事实上,无论是养老地产、旅游地产,还是房地产国际化的方向性思考,在于亮看来,都是在“冬天”找点乐子的表现。

于亮说,中国有些人已经没有资格买房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海外的一些房子卖给中国人呢? 所以我们启动了万科的国际化战略,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相应的机会。

希望余亮的万科国际化战略能够成功,让我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万科的身影。

广告及内容合作请点击: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