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色彩游”出圈 江苏旅游市场“淡季不淡”
秋冬“色彩游”出圈 江苏旅游市场“淡季不淡”
微博江苏2023.12.0407:52
温柔温暖的夕阳下,南京中山陵园景区的黑色柏油路平坦宽阔,两旁高大的梧桐树形成大片的金黄色。 私家车缓缓驶过,两边行人手拉着手……在抖音APP上,一段7秒的视频,伴随着轻松的背景音乐,获得了超过53万的点赞。 小红书APP上有关于无锡寄畅园的笔记1万多条,关于南京梧桐大道的笔记4万多条。 相关标签大多是# 和#江苏西沪秋秋。
这个初冬,南京旅游十分火爆。 冬季,江苏本应进入旅游淡季。 但由于秋冬之交景色绚丽多彩,一些景区反季节接待了大量游客。 多地文旅部门与景区一道,抓住窗口期,努力变“流量”为“留存”,助力旅游市场“淡季不减速”。
色彩出圈,更多游客追求新的审美体验
秋冬旅行不再只是游玩,更是一场追求美的体验之旅。
“在家乡的时候,自古以来一直都是‘秋之悲凉’,但在南京生活时却显得有些不同。南京的秋天如此美丽,我终于体会到‘我说秋天比春天好。” 有网友在网上分享了这一消息。
秋冬之交,江苏各地色彩缤纷。 很多人都会用“颠覆调色板”来形容江苏的秋天景色。
冬天的江苏有一片“亮黄”——12月初,秋意尚未褪去,冬意尚未浓烈。 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古镇,微风吹过后,金色的银杏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为古镇增添了一抹色彩。 诗歌。 南京朝天宫的庭院里,银杏树已经变成了金黄色,显得古朴而明亮。 景区围绕冬季风光、暖冬文物、银杏等开展冬季活动,赋予冬季独特的风情。
有的景点一片火红——一夜之间,南京明孝陵胭脂雪阁的枫叶红得像火红。 再加上屋檐下的红漆木柱和镂空格子,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古典屏风。 作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栖霞红枫”,此时的南京栖霞山正值最美,一年一度的栖霞山红枫节也如期而至。 12月2日,栖霞山风景区、栖霞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开展赏枫学习活动,带领孩子们感受红叶魅力。
有些景点“不止一种颜色”。 “秋冬之交,是古镇最美的时节。” 金世胜,无锡惠山古镇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园艺景观处处长,从事园林管理工作30余年。 他说,惠山古镇景区已种植树木超过100万棵,特别是彩叶树。 11月中旬以后,枫树、银杏、榉树、枫香、乌桕、无患子等不同颜色叶子的树种逐渐形成红、橙、黄、紫等色系,形成绚丽多彩的秋天。 景观。
南通市的古浩河碧蓝清澈,宿迁骆马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芦花洁白如雪……各个景点的色彩不断出圈,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游客如潮。
“这两周天气很好,照片拍出来的效果特别好。” 12月2日,在南京金融城工作的白领曲亚辉利用周末在六合直马岭拍照。 她告诉记者,上周末,她和朋友去燕雀湖拍摄水杉。 人太多了,我们只能拍到树顶的照片。 当我们看全景时,树下有人头。 “没想到这个季节会有这么多人!”
探索多元化业态,形成秋冬旅游品牌特色
秋冬旅游不仅仅是色彩。 一些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和景区抓住窗口期,向外“推”特色资源。
11月22日,以“春暖冬、晶彩东海”为主题的2023东海冬季文化旅游推介会在洛阳举行。 这个小镇拥有“石、泉、湖、井、花”五种特色旅游资源。 游客可春赏花、夏赏湖、秋采果、冬沐浴春,“买水晶、泡温泉养生、观双湖”、“深井探秘、畅游海”花儿”已成为东海旅游特色品牌。“春暖冬·东海晶彩”2023暖冬东海文化旅游消费季启动仪式举行同时,现场签署了“互送游客”战略合作意向。
冬天的江苏,除了温泉,还有美食值得期待。 11月30日下午,2023扬州冬季文化旅游消费促进季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扬州向全国各地游客发出“冬日邀请函”:泡温泉、尝美食、逛古城、赏美景。 促销季期间,扬州策划了“食之美、汤之美”等十大主题近50场重点文旅活动,将持续至明年2月。 同时推出美食温泉休闲游、文化探索体验游、养生保健休闲游三大主题系列以及10条特色冬季旅游线路产品。
“今年冬天,扬州将进一步整合淮阳美食、温泉、洗浴等特色冬季旅游资源,用好‘食泉十佳’这块金字招牌,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扬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令春介绍,当地深化“旅游+”发展,开展“养眼、养胃、养心”系列活动养心、养身”为游客提供冬季养生保健新体验。
除了对外“呐喊”外,各地还趁着秋冬季“苦练内功”。 10月22日下午,以“海洋温泉如意东方”为主题的2023年如东文旅(南京)招商推介会在南京举行。 当日,第六届如东小洋口海洋温泉文化旅游节启动。 例如,东方股份已与启迪高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阳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11家投资方签订项目合同,总投资10.75亿元。 同日,为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如东小洋口旅游度假区还与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如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海军表示,希望通过集中推介文化旅游资源和产业优势,不仅能吸引游客,还能吸引更多客商。
流量变“留存”,改善旅游供给拉动冬季消费
江苏的冬天比较潮湿、寒冷。 如何真正将“流量”转化为“留存”,进而促进冬季消费?
徐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旅游推广处处长雷增虎表示,随着冬季的到来,徐州集中开展冬季旅游宣传营销活动,如举办徐州冬季文化旅游节等。消费促销季暨贾王冬钓节,以及2024文旅跨年夜直播、中国风年货集市、“七彩冬日童山”汉文化旅游节等消费促销活动; 同时打造冬季冰雪旅游项目,第十届全国群众性冰雪季江苏分站、江苏省社区运动会单人、双人单板滑雪邀请赛、磐安湖彩灯世界大型灯光秀吸引游客与事件和活动。
“吸引游客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想办法让游客‘留下来’。” 雷增虎表示,今年冬天,徐州各大景区还将推出特色活动,如徐州奥莱堡海洋极地世界水下汉服秀、汉服巡游、徐州乐园跨年电音晚会、城堡光影秀等。同时借助鹏城一号、1818美食广场、户部山-回龙窝等主要消费聚集区的带动作用,提升美食、演艺、休闲、购物等体验,扩大文化消费旅游企业。”
素有“马良故里、花里水乡”之称的富宁县马家荡旅游景区提早谋划冬季旅游淡季,全面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文化拓展和市场开发。 马家荡旅游景区副总经理张宏文告诉记者,一方面,景区完善了配套的景区智能停车场,并将免费停车期限延长至明年1月底。 《铲土》传说还原了马良“开仓放粮”、“为民治水”等场景,丰富了景区文化内涵,同时加强了短线旅游市场的开发,与盐城宏宇旅行社等当地旅行社签约,提供团购30折等优惠。 吸引当地游客的政策。 “通过这些措施,马家荡旅游区周末游客量保持在每天5000人次左右。”
“目前玄武湖周末日客流量在4万到5万人之间,但随着气温的持续下降,预计会有所减少。一般来说,冬季是一年中玄武湖游客量相对较多的季节。小的。” 玄武湖公园管理处主任荣飞霞告诉记者,对于玄武湖来说,开展冬季旅游的主要困难是天气寒冷会影响户外活动的体验。 为增强景区冬季活力,景区努力盘活利用冬季资源。 比如,以玄武湖为基地的越冬候鸟数量增多,“后湖鸭子飞”的美景再现。 景区开辟了湖边观鸟专线,开展观鸟研究活动。 根据游客需求,在游船上穿上“冬装”,让游客在赏湖、赏景的同时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