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多走路可以磨掉膝盖上的骨刺。 这是真的?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普及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骨刺?
骨刺又称骨赘或骨质增生,常见于中老年人。 它们大多形成于骨骼边缘,并以新骨组织的形式出现。 它们在 X 射线上显示为具有宽基部和细尖端的突出物。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等症状。
骨刺是怎样形成的?
骨刺的形成是伴随人体骨骼衰老过程的自然退化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周围与软组织接触的区域长期承受压力,导致软骨磨损,刺激骨膜增生,逐渐在骨骼边缘形成唇状骨突起,形成骨赘。
骨刺与过度的体力活动、运动、年龄等有直接关系。不适当的活动或运动会导致关节内的骨头过度磨损,造成软骨损伤,造成关节受力不平衡,刺激骨刺的形成。
骨刺有哪些症状?
骨刺最早的症状是关节疼痛,可能是持续性钝痛,也可能是活动时突然刺痛,并伴有酸胀感、有倒下的感觉。 受影响的关节通常会僵硬。 即睡了一整夜或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突然站起来开始活动时,会感到僵硬、疼痛。 活动一段时间后可以缓解。
那么,多走路真的能磨掉骨刺吗?
骨刺本身是由关节退化引起的。 通俗地说,骨刺就是从骨头里长出来的突出的骨头。 骨刺一旦形成,就不会随着运动而消失。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症状。 、延缓关节退化,一味地想通过大量运动或手法按摩来“磨掉”骨刺是不现实的。 这样反而会因关节疲劳、摩擦、骨刺刺激等而引起疼痛。一般来说,骨刺是膝关节的伴随表现,不需要特殊治疗。 如果骨刺较大或脱落造成关节碎片,可根据情况进行关节镜清理手术,但可能会出现复发。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药物可以缩小或去除骨刺。 因此,通过运动“磨”骨刺或吃药消除骨刺是不可行、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