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该如何发展?

日期: 2024-04-11 04:02:51|浏览: 164|编号: 4501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什么是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该如何发展?

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从具体应用来看,我们一般将“三产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绿色农业是协调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确保农产品绿色无污染的同时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发展方式。 绿色农业涉及生态物质循环、农业生物技术、养分综合管理技术、轮耕技术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概念。

农业农村部发文,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创新为支撑——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空间布局优化。 节约资源,保护产地环境,推动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坚持走产量高、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增强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得到了显着增强。 绿色农业不是对传统农业的回归,而是一种内涵丰富、避免各类农业之弊、取长补短的新型农业。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3.46提高到76.12,增长3.63%。 从分维度指数变化来看,富裕美好生活项提升明显,指数增幅达20.93%; 生态环境安全项目成效显着,指数上涨3.92%; 资源节约和节约项目、绿色产品供给也明显改善,指数分别上升。 1.26%和1.17%。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验区开展试点试点,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较高。 20年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平均达到83.05,比全国水平高出9.1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向绿色转型

通过推进种植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向绿色转型升级,绿色农业发展扎实推进并稳步前进。

大河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种植业标准化生产。 完善标准体系,加大清理、制定和修订各类标准和生产规程的力度; 全面建设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引领种植业绿色标准化发展,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制定发布技术指导方案,加强技术合作攻关针对问题,开展巡回指导服务,提高绿色优质高效技术到位率。

持续提高健康养殖水平,全面推进示范县(区)和示范田(基地)创建,大力推进稻渔一体化。

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成效显着。 全国共建成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80个、有机农业示范基地30个。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已达157亿亩。 “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效应逐步扩大。 2018年,绿色食品国内销售额达4557亿元,出口额达32.1亿美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130%和26.1%。

下面总结北京市顺义区和河北省曲周县的两个典型案例,详细介绍绿色农业的相关情况。

北京顺义区构建绿色农业发展新格局

北京顺义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开展试点,建立区级协调机制,坚持顶层设计,拓展农业绿色发展空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衣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6。

强化源头控制,夯实绿色农业发展基础,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用有机肥替代常规肥料,控制化肥使用,大力推广绿色防治应用控制产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建立了“市场回收+专业机构处置”的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体系。 废旧农膜回收率近90%。

推动循环利用,创新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构建“乡镇设立蔬菜回收点+生产主体分类堆放+当地有机肥企业储存、运输、加工、再利用”的体系,利用“复合分解菌、十转好氧发酵”处理技术,菜地废弃物制成有机肥,成功打造政府支持、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顺义模式”,实现了菜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全区采取“一还两收”方式,实现小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95%以上。 通过配备收集、储存和运输设施,实现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的生态消纳。 目前,全区现有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率已达100%,粪污得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率达到85%以上,环境污染程度得到有效控制。

筑牢质量屏障,为农业绿色发展增添动力。 以绿色生产增效为目标,推动传统农业与精深加工、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农业+”多元产业发展态势。 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推动顺义区优势绿色农产品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不断取得成效,农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100%,有效保障了“菜篮子”的安全供应。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创建市级体育休闲农业明星园区,重点实施“乡村一品”+休闲服装产业”试点,逐步形成乡村特色旅游产业。

河北省曲周县打造首个“科技大院”

河北省曲周县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县。 自1973年中国农业大学迁入衢州改善土壤、碱处理以来,科技已成为衢州农业最大的名片,绿色发展基因已融入衢州的每一寸土地。

(一)首家提前培育绿色基础的科技院

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打造首个“科技大院”模式,搭建农业绿色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平台,打通绿色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 全县拥有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 16年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同时,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奠定了为衢州创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深化技术改造,重点建设六大体系

坚持“技术、质量、产业、政策、管理、数字”六大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六大体系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农业绿色发展格局。 以技术为核心,打造优质小麦绿色产业发展模式、甜叶菊绿色种植-加工-废弃物利用经济作物产业模式、绿色种养一体化养殖产业循环模式。 以质量为基础,建立了20多个国际国内标准农产品基地,并认可了辣椒红、甜菊糖苷等36项国家标准。 以产业为支撑,推动产业集约发展,年繁育苗木5亿株,带动设施蔬菜绿色种植20万亩。 产品辐射全国,被评为省级服装产品优势区。 以商业为载体,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一体化服装产业商业组织联盟。 以数字为引领,依托衢州实验站和全县科技院网络,建立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定点观测实验站,建设衢州第三个土壤植物无损检测实验室。世界。

(三)聚集人力资源,持续放大创造效能

聚集优质要素,深挖高端人才资源,打造立体“绿色发展试验田、科技驱动新模式、乡村振兴新模式、现代化新标杆”农业。” 不断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县校合作,融合高端国际化,吸引张福锁院士团队以及荷兰、英国等国国内外顶尖专家团队落户衢州,引领绿色发展。 中国工程院还以衢州县为研究模式,设立综合健康产业园、粮业强镇等重点项目,探索全市农业绿色发展之路。

(四)加强绿色融合,打造生态产业集群

结合县域重点任务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工业与生活绿色融合。 坚持铁腕治污和生态修复协调推进,落实间隙绿化、空地添绿、补绿造绿。 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垃圾处理企业化运营等重点工程,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为肥料、基料、燃料、饲料。 突出生物健康核心发展地位,形成集天然提取物、中药综合利用、营养保健品、绿色有机食品、健康包装材料等为一体的生物健康产业集群。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高奢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