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四年多,公共场所室内禁烟深入人心,但室外禁烟区常被忽视

日期: 2024-11-09 07:02:56|浏览: 261|编号: 7895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北京市控烟条例》实施四年多以来,公共场所室内禁烟已深入人心,但一些室外禁烟区域却常常被人们忽视。记者连日走访发现,在公交车站、学校、幼儿园门口排队时,经常能看到吸烟者“吐烟”的身影。控烟专家表示,户外并不是控烟的“禁地”。排队时禁止吸烟。他们希望吸烟者遵守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控烟力度,防止室外禁烟区成为控烟盲区。

现象:校门外站台吸烟者普遍

15:00左右,在朝阳区白家庄小学门口,等待接孩子的家长们排起了长队。有的家长拿出香烟来抽,就好像没有人在看一样。周围的人都捂着鼻子皱起了眉头。学生放学后,家长们熄灭香烟,扔掉,然后迎接他们。

这种现象每天都在本市很多小学、幼儿园门口发生。孩子们一离开学校就接触到“二手烟”。在市控烟投诉举报平台上,一位举报人称:“在黑芝麻马胡同小学织染局校园内,每天都有不少家长接孩子时在校门口拥挤区域吸烟。”据北京市控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小学校等未成年人参与场所的吸烟投诉已超过500起。

在公交车站,排队等候的乘客抽烟也很常见。日前,一名记者蹲在广渠门大桥下的公交车站。 10分钟内,四名男子开始抽烟。有的坐在距平台约2米的石台上抽烟。有些人只是站在等候乘客的队列中抽烟。毫无顾忌。公交车一到,这些烟民就扔掉烟头,上车离开。

斑马线上经常可以看到吸烟者。学知桥下自西向东,人行道信号灯长时间呈红色。记者看到,等候的人群中,不时有人点燃香烟,旁边绿化带的草地上散落着不少烟蒂。 “通常,当我在路上遇到有人抽烟时,我会躲开。但当我排队等公交车或过马路时,我无处可躲。”一位市民无奈的说道。

解读:等候区禁止吸烟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区域、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为了便于记忆,这条规则通常被解释为在“有遮盖”的区域禁止吸烟。

事实上,“无顶”区域也设有禁烟区。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禁止在禁止吸烟场所、排队等候吸烟”。 “无论是在学校门前,还是在公交车站,如果有人在排队时吸烟,就违反了控烟规定,属于非法吸烟行为。”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树说。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还规定,幼儿园、中小学、少年宫、儿童福利机构等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向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场馆、健身场的比赛区、休息区;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等公共场所室外区域也禁止吸烟。

建议:不要让公共设施方便吸烟者

学校门口和公交车站上经常有吸烟者。除了吸烟者自身素质需要提高之外,这些地区缺乏禁烟标志以及周边垃圾桶没有烟灰缸也是重要原因。

“解决家长在校门口吸烟的问题,需要与学校多沟通。”家长夏女士建议,学校门口应该张贴更醒目的禁烟标志。家长还可以向老师汇报,共同努力控制家庭和学校吸烟。

“有些公交车站设置的垃圾桶上有放置烟头的凹槽,这不是给吸烟者带来了方便吗?”北京市控烟协会多次接到市民举报,反映一些垃圾桶的设置实际上为吸烟者提供了方便。 。张建树建议,有关部门应将装有烟灰缸的垃圾桶尽量远离公交车站,距离公交车站至少10米。同时,在公交车站、学校入口等人群排队区域张贴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标志清楚地表明这里也是禁烟区。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