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双马”奔跑上海——2023上海半程马拉松旁注

日期: 2023-04-21 20:00:34|浏览: 540|编号: 972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同城“双马”奔跑上海——2023上海半程马拉松旁注

新华社上海4月16日电(记者徐东源)春风吹拂上海,上海半程马拉松16日在东方明珠塔下开赛。 作为2023年上海首个超过万人参与的大型路跑赛事,本次赛事以“申不凡Break The”为口号,与跑者一起激情出发。

4月16日,跑者从上海半程马拉松起点出发。参赛方供图

本次比赛依然采用分炮起跑,一共三炮。 A、B、C 区的跑者分别以三把枪开始。 独立枪开始为跑者留出足够的空间,进一步提升跑者的参与体验。

根据上海半程马拉松官方数据,2023年报名人数将达到78922人,超过2019年42692人和2021年34181人的总和。

——“白金标”,努力的方向

2021年,上海半程马拉松将获得世界田联标志性赛事。 “上海半程马拉松一直坚持按照‘上海’白金标赛事的标准进行备战,稳扎稳打办好赛事。通过每一届的努力,我们将争取更高的世界田联标牌。”最终目标是让上海半程马拉松也成为白金标赛事。” 上海东浩兰生会展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俊伟说。

“一城‘二马’马拉松跑步比赛,一城两‘白金’,一直是我们的目标。” 朱俊伟补充说,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座城市能够做到双“白金”赛事。 有能力实现,也希望能为马拉松选手们为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名城的努力贡献一份力量。

据了解,为实现“白金标”的目标,本次赛事在多方面进行了改进。 与2021年相比,比赛路线有所调整。 考虑到前滩公园路段较窄,今年的路线不再经过公园,而是选择较宽的前滩大道。

此次,上海半程马拉松还恢复邀请国际精英跑者参赛,彰显上海半程马拉松的专业化、精英化特色,为大众跑者和精英跑者提供更多“较量”、相互学习的机会。

——跑步,永恒的主题

“世界上最好的球员回来了。” 来自肯尼亚的男选手Ezra Tanui率先冲过终点,以1小时01分52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 令人惊讶的是,今天改写了女子比赛记录。 埃塞俄比亚选手 Eya Ssayi以1小时10分15秒的成绩获得女子组冠军。

对于绝大多数非职业跑者来说,更重要的是享受马拉松带来的快乐。 64岁的于萌已经跑步近10年了。 “我跑过柏林马拉松、伦敦马拉松、纽约马拉松和芝加哥马拉松,这几年我的目标是再跑一次东京马拉松和波士顿马拉松,征集世界马拉松大满贯。” 于萌说,马拉松给了她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当你开车穿过城市,感觉和在街上、公园边、建筑物之间跑步完全不同,十年后,路上没有人。”在马路边,现在每个人都会为马拉松运动员呐喊加油,我们的健康生活越来越好。” 于萌说道。

于萌在柏林马拉松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陈数和徐云凯是一对“90后”夫妻。 “这次幸运的是我们两个一起中了彩票马拉松跑步比赛,家训提前了三个月。” 陈数坦言,她从三年前开始有跑步的习惯。 自从跑步之后,原本无序的生活变得更有规律了。 . “现在我们还带着爸妈一起跑步,全家人一有时间就出去走走,每次跑完,身心都会放松一些。” 徐云凯表示,半程马拉松只是一个开始,希望他们能成为未来家庭中的“全程马拉松”。

4月16日,陈数(左)、徐云凯在上海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安全,不变的底线

作为大型路跑赛事,组委会始终将跑者的安全放在首位。 “安全应该是第一位的。” 朱俊伟强调,赛事的安全需要跑者和赛事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确保自身安全和球员安全是重中之重。

“无论是场馆内的医疗站、医院内的急救床位、临时观察床位,我们的医疗力量、救护车等等,我们都比往年多进行了预留,全力保障赛事的安全。 . 它将被执行。 上海市卫健委应急管理办公室一级科员李金哲介绍,此次比赛将安排在东方医院、南方医院、仁济医院、浦南医院5家定点医院,和中山医院,共有23家医院。 医疗站,包括5个起点和终点医疗站,沿途18个医疗站,每个医疗站配备1名医生、1名护士和1名急救志愿者。 10公里后,每个医疗站配备1名急救医生。

本次活动共配备救护车18辆; 有23组46人的骑行应急队; 12组150名巡逻志愿者; 比赛设置了130名急救跑者。 轨道沿线共布置7个避难所,每个避难所配备2名急救志愿者,共7组14人。 储物车内有15名急救志愿者,配置表。

早上6点,虽然距离见到第一批跨线队员还有2个小时,但参与保障的医务人员还是早早的到达了比赛的终点——东方体育中心。 在终端区域医疗站,东方医院的团队经验丰富。 他们是首批通过WHO(世界卫生组织)认证评估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具有丰富的医疗保障经验。 自2010年被指定为“上海国际马拉松”收官医疗保障定点医院以来,上海东方医院已连续13年为上海马拉松赛场安全保驾护航。

“这次我们组织了5名队员组成流动小队,在终点线和更衣区之间来回巡逻,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中,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区急诊科主任赵黎明介绍,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配备大伤员转运车、移动手术车等先进设备。 共有来自急诊科、普外科、骨科、ICU、心内科、麻醉科等科室的37名医护人员参与医疗保障工作。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