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五公里,什么样的速度才算合格?配速标准告诉你如何保持健康
相信大家都对跑步不陌生。 常见的跑步长度有800米、1000米、2000米和5000米。 对于不经常运动的人来说,5000米还是有一定挑战的。 对于经常跑步的人来说,难度并不大。
但是大家会发现,同样是5000米,不同人的配速是有一定差异的。 有的人需要30分钟,有的人需要40分钟甚至更长。
那么什么样的速度才算跑5000米的标准呢?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跑5000米的人分为三类:第一类,不常跑长距离的人; 第二类,有长跑习惯的人; 第三类,职业跑者。
不经常跑长跑的人:对于这类人,前期不需要考虑配速。 只要能慢慢查看,就已经算不错了。
当然,对于刚开始跑步的人来说,直接挑战5公里还是有难度的。 所以,跑步的时候,不必急于求成,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如果一开始很难跑到5公里,可以先跑完1公里,然后再慢慢增加。
有长跑习惯的人:对于有长跑习惯的人来说,跑5公里并不难。 一般情况下,只要能保证40分钟内完成5公里的配速,就是合格的。
当然,体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发生变化,此时的步伐也会相对拉长。 50岁以上不建议长时间跑5000米。 以免影响健康。
·职业跑者:对于这类人来说,5000米微不足道。 这类人的5000米配速应保持在30~35分钟以内。 如果配速控制在30到35分钟以内,难度也会增加,既要保证速度匀速,又要保证心肺健康。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每天走一点就会觉得累。 为什么有很多人愿意跑5000米长跑? 他们不累吗? 主要坚持长跑,如果坚持下去,你会收获很多。
坚持5000米长跑对你有什么好处?
01 可以燃烧体内脂肪
长跑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倒着跑步有什么好处,可以更好的燃烧体内堆积的脂肪,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减肥成功后,可以减少一些慢性病的发生。
02皮肤状况会改善
如果每天坚持长跑,皮肤状况会越来越好。 因为人体在长跑过程中会出汗,从而将皮肤表面的毒素排出体外,让人的皮肤状态越来越好。
03可以防止钙流失
随着年龄的增长,钙质流失会越来越严重。 这时候,很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但是,当你每天坚持长跑时,身体会受到阳光的照射,会促进体内钙的吸收,从而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生命在于运动”。 虽然说天天跑步有益健康,但是也不能盲目跑,尤其是这种5000米的长跑。 如果在跑步过程中有不当行为,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跑5000米要注意什么?
跑步前需要适当的热身运动
跑5000米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这样可以及时调整身体状态,避免跑步时不适应运动状态造成的意外伤害。
另外,运动前适当的热身运动,可以让身体提前适应运动的状态,从而在跑步的时候更好更快,让运动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跑步时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
跑步的练习虽然很简单,但是在跑步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细节的,尤其是在做长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跑步姿势,避免姿势不当造成的伤害。 例如:跑步时一定要注意双脚的着地点,尽量保证脚后跟先着地,但脚尖着地时脚后跟向上推,这样不仅避免运动时受伤,而且还可以减轻运动负担。
跑步后不要立即倒地休息,需要适当拉伸
跑完之后,很多人都会马上停下来休息。 事实上倒着跑步有什么好处,这种轻微的危险是非常危险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健康。
因此,建议在跑完5000米后,可以简单的走一段时间,让身体慢慢放松。 当然,如果此时出汗过多,出现低血糖和能量不足的情况,可以及时补充身体的需要。 对于能量,你可以准备一些葡萄糖。
营养补充完成后,可以简单地进行拉伸运动,可以缓解运动中的肌肉紧张,使人体的肌肉慢慢放松,缓解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参考:
[1]《每天坚持跑5公里,你最终会得到什么?三大好处还是终生受益》光明网20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