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忆杀!百年玩具展8月7日开幕:黑猫警长、迪士尼等400件珍品亮相

日期: 2025-11-16 12:03:25|浏览: 9|编号: 10776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能不能回想起来,小时候陪伴着你的,那第一本童书,或者第一只玩偶呀?它们可不单单只是读物还有玩具呢,而是,塑造我们审美以及品格的,那种“良友”哟。

8月7日起,有一个专为“你的童年”精心定制的暑期全新展览就要开幕了!百年之前的儿童读物会出现,还有中国第一代积木和铁皮玩具也会展出,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同样会亮相,童年偶像“黑猫警长”以及迪士尼系列玩具等400余件珍贵展品将第一次集中出现在大家面前,一起前往玩具乐园。

展览时间

2025年8月7日—9月5日

展览地点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周家嘴路3678号 )五楼临展厅

主办单位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上海乃是中国出版业以及玩具工业的摇篮,自100多年前商务印书馆起始,儿童出版物以及玩具的生产,成为承担民族振兴、启迪孩童、教化明德重任的重要媒介,构成启蒙识世的重要美育“课本”。从鲁迅“幼者本位”的启蒙呼喊到新中国“游戏育人”的文化实践,儿童美育借助出版物、玩具等载体,在童真与世界之间铸就了具备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基石。

这次展览,是以“儿童良友”作为题目,借由“美育启蒙”、“美育生活”以及“美育时像”这三个层面,来展现上海近现代玩具跟出版物里边的美育实践 。

展览亮点抢先看

复刻对比图

步入展览,首先入眼的,是一座依照1938年于上海南京东路461号所开设的儿童玩具商店复刻而成的建筑。店内,陈列着色彩鲜明的木质玩具,还有铁皮发条玩具。货架之上,放置着上海自行设计制造的童玩。玻璃柜台里,装满了童年时期的文具以及游戏玩物。电视屏幕中,跳动着展现那个时代的视觉图景,仿佛如同儿童时代的放映机一般。

“美育启蒙”

1919年,鲁迅提出了“幼者本位”思想,该思想确立了儿童作为独立人格的主体性,从商务印书馆一开头的《儿童教育画》,以及中华书局的《小朋友》,近百年来这些堪称经典的儿童读物究竟是怎样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呢?以丰子恺为代表所创作的水墨插画以及第一代国产木制玩具又是怎样去捕捉童真世界的呢?所有的一切都在这儿了。

被称作《儿童教育画》的刊物,是商务印书馆于1909年创刊的,属于中国近代早期幼儿图画类读物,由戴克敦、高凤谦编纂,在中国儿童教育出版史上有着开创性意义,该刊有图画,也有文字说明,秉持“图画之玩赏,引起儿童向学”的观念,能激发儿童自学的兴趣。

《儿童教育画》

商务印书馆,1911年

190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中国第一套儿童识字游戏,名为《学部审定五彩精图方字》,其对中国教育届影响颇为深远,在中华书局于1917年推出的月份牌广告里,有女孩正在阅读中华书局出版的儿童读物,还有两名男孩正在玩由中华书局出品的方字游戏。

月份牌

中华书局,1917年

积木,源于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率先在西方所创,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极具敏锐洞察能力,以一种前瞻性的方式,引进并推行了儿童教育方面的积木玩具。1917年,商务印书馆着手全力开展制造儿童教育玩具的工作,其玩具种类极为多样,其中建筑类玩具又划分成立积木和构造积木这两种类型,并且各自都细分为甲乙丙丁这四种,还附带了建筑模型图。

甲种积木

商务印书馆,20世纪20年代

木制的玩具,它不单单是往昔民间传统的玩具,而且还是近代玩具类别里的一大门类。商务印书馆把“扶助教育作为自己的责任”提出来,设计出国产第一代教育木制的玩具。在1932年的时候,徐文杰、张协明一同合伙创办中国工艺社用来生产积木、六面画、棋类等玩具。该“标准插板”玩具就是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木制玩具产品。

标准插板

中国工艺社,20世纪30年代

游戏棋能使儿童于玩乐期间持续拓展心灵以及认知的界限,1954年12月25日,是康藏公路成功通车至拉萨的日子,人民解放军将西藏跟祖国内地紧密连接起来,一下子终结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康藏公路通车纪念棋”恰是那个时期的产物,它是由公私合营上海中艺玩具厂生产的。

康藏公路通车纪念运输竞赛游戏棋

公私合营上海中艺玩具厂,20世纪50年代

“美育生活”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因社会观念的革新,儿童被视作城市未来的主体 ,当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 ,就会发觉从洋装校服到现代玩具 ,从家庭陈设到食品包装 ,均与现代物质文明以及工业美学的发展紧密相连 。在这一篇章 ,且瞧“儿童良友”怎样与生活美学自然融合着 ,并成为儿童成长里的“无声导师” 。

《美术生活》在1935年的第十九期,有个“儿童生活特辑”,这里面刊登了一组插图,这组插图是由梁白波绘制的儿童服饰设计图。梁白波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第一个油画艺术团体“决澜社”的成员。那组图从服饰的视角,呈现出了近100年前儿童生活的审美潮流。

《美术生活》(儿童生活特辑)

美术生活杂志社,1935年

在20世纪早期的时候呀,于上海这个地方呢,诞生了好多好多极为知名的民族食品企业哟,像冠生园食品公司啦,也有马宝山糖果饼干公司呀,还有三星糖果饼干厂以及沙利文糖果饼干公司等等呢,一共有七十余家之多呀。而该展品呢,是冠生园所创建的,这个冠生园是在1915年创建的咯,在20世纪20年代之时推出的儿童糖果玩具食品包装呢,它存世的数量非常少哟 。

“冠生园”铁皮汽车糖果罐

20世纪20年代

在1954年的时候,举办了一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儿童玩具展览会”,此展览是由上海文联处以及上海市中苏友协共同举办的,展览中展出了189种玩具,这些玩具一共有2070件。到了1956年6月1日的时候,在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四楼又举行了一场“儿童玩具展览会”,这场展览会展出了一千余种儿童玩具。而有一幅宣传画,它呈现出了这样一种幸福图景,那就是孩子们被“玩具制造”所包围 。

玩具展览会

宣传画,20世纪50年代

吕孟雄身为一个设计师,在对幼儿园进行探访期间,瞧见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奔向鸡窝,目的是想看母鸡下蛋这一情景,由此获得灵感,运用铁皮材质精巧地描绘出母鸡那圆润的形态,此外,在动作以及结构方面不断进行实验,极其逼真地模拟出母鸡下蛋的场景,与此同时,借助纸鼓摩擦发声装置达成对母鸡叫声的模仿 。

“母鸡下蛋”铁皮玩具

上海康元玩具厂,20世纪60年代

这款玩具,把兔子形象和劳动场景巧妙、独特地结合起来,只要轻轻转动发条,兔子就即刻欢快地动起来,模拟出真实的洗衣动作的模样,好像在认认真真地完成家务,让孩子们在玩耍期间,能深切体会劳动的那些乐趣与蕴含的意义,它是由本世纪60年代上海玩具二厂精心设计出来的。

“兔子洗衣服”发条玩具

上海玩具二厂,20世纪60年代

“美育时像”

从迪士尼的米老鼠,到上美影的孙悟空,卡通角色不单单是娱乐的象征,更是特定时代文化心理以及美学教育的载体,它反射着时代的精神气候 。玩具所衍生出来的,让其拥有了更具象化的表达 。在“玩具世界”里徜徉,一同去探寻这些经典形象怎样影响且塑造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

自20世纪20年代起,上海变成了欧美卡通片输入的最大窗口,上海成为了欧美卡通片输入的最大舞台。以迪士尼为代表的卡通片开始放映,以迪士尼为代表的卡通片变得流行,米老鼠形象陆续在广告、商品、银幕上出现,白雪公主等形象陆续在广告、商品、银幕上出现,米老鼠、白雪公主等形象还辐射到儿童玩具的设计方面,米老鼠、白雪公主等形象还辐射到儿童玩具的生产方面,比如上海康元制罐厂,比如上海金门木工厂等 。

米老鼠拖拉玩具

上海金门木工厂,20世纪30年代

1938年6月2日,迪士尼首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于上海的影院上映了,它创造出了700多万的空前票房纪录,“白雪公主”马上成为了上海众多儿童产品的代言人,玩具、食品包装纸、糖果罐、游戏棋、文具、儿童用品等等一应俱全。

白雪公主枱球游戏

上海中国工艺社,20世纪30年代

国产动画片《黑猫警长》,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戴铁郎老师所导演的,在1983年至1987年期间,总共推出了五集系列,此动画片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儿童的那段美好回忆,黑猫警长正面形象延展出来的玩具产品,不但成为了儿童心中的英雄符号,还在潜移默化当中传递了勇敢坚韧的那个时代的价值观。

电动黑猫警长巡逻摩托车玩具

上海康元玩具厂,20世纪80年代

跨时空互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